減配?國產特斯拉能買嗎?

“沒有套路,才是最高級的套路”。


國產特斯拉,還是特斯拉嗎?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

2013年國慶剛過,浙江小夥豪擲250萬元,從香港購入中國大陸第一輛特斯拉。此事一經報道,引來眾多汽車發燒友圍觀。於是,這輛沒有牌照、只能靠板車出行的特斯拉就成了眾多房地產開發公司的“常客”,最貴單場出場費15萬,半年內賺回了本錢。要不說思維決定命運呢,這種大手筆的投入,一般人想都想不到,還有一些想到了也是停留在嘴炮階段,偏得是敢想敢做才行。

減配?國產特斯拉能買嗎?

2014年4月,特斯拉正式進入中國,當時 Model S起步價約73萬元人民幣。

2019年10 月 17 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建成,正式開啟特斯拉國產化進程。國產特斯拉Model 3 補貼後售價僅為29.91萬元,較此前 35.6萬元購車且無補貼的整體降幅 15.98%。

減配?國產特斯拉能買嗎?

每個人買特斯拉的初衷並不盡相同,但是無礙乎就技術、外觀、面子這麼幾個,別不承認,面子在很多時候還是佔據了第一位的。

只是,以高姿態進入的豪華品牌,遭遇了減配確實有損其中國市場的形象。因為,無論是產品策略上的“三步走”,還是“一分價錢一分貨”,亦或是全面國產化,終究都不應該以犧牲產品品質為代價。

特別是搶佔中國市場,直接進入到第三個階段——下探到用戶數量龐大的大眾化市場,進入衝量盈利階段。知頓君相信:國產特斯拉一定還是特斯拉,只是更接地氣了。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減配將自己推至風口浪尖

“毀人者,自毀之;譽人者,自譽之。”

減配?國產特斯拉能買嗎?

中國,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狹義新能源車銷量達到221萬臺,其中,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120.6萬輛,全球份額達到55% 。而作為新能源汽車中的標杆——特斯拉當然不會放棄潛在空間超百萬輛的市場。於是,買地、建廠、投產、加速狂奔,TA不捨得浪費每分每秒。

減配?國產特斯拉能買嗎?

以 “技術”著稱的特斯拉,號稱”全美國最先進的自動化工廠。各種黑科技更是讓人目瞪口呆。“鷹翼門”、“直升機視野”、遠程診斷、提速快、大數據等應用、環保又省錢……讓其成為網友心目中的“電車中的戰鬥機”。當然,他們對於自己的技術也相當滿意。於是,在網上開始了一系列的調研,其中這一條引起了知頓君的注意。

減配?國產特斯拉能買嗎?

素材來自於“特斯拉官方微博”

這一互動,在評論下方很輕鬆就能找到一如下評論。

減配?國產特斯拉能買嗎?

素材來自於“特斯拉官方微博”

然而,就是這自己都認為“相當牛”的自動輔助駕駛功能,卻將親將自己推至風口浪尖。陸續有網友爆料自己所買的Model 3遇到清單與實際不對標不的情況——購車文件裡寫著HW3.0自動駕駛硬件,而車輛實配的卻是HW2.5。

減配?國產特斯拉能買嗎?

素材來自於網絡

那麼,這兩者究竟有哪些差別呢?大體歸結起來主要是以下兩點:

第一,目前所有的新應用都是基於HW3.0的硬件開發的,如果不升級可能會造成一年以後產生天壤之別;

第二,算力上的巨大差距——HW2.5版本每秒能處理110幀圖像,而HW3.0版本每秒可處理高達2300幀的圖像。

對於車主、網友和媒體的質疑,特斯拉官方做出這樣的“解釋”。

減配?國產特斯拉能買嗎?

是的,特斯拉官方簡單地將這個“包”甩給了供應鏈,而後加上一些無關痛癢的說辭。或許,這就是所謂的“為全自動駕駛留一手”的技術控,這就是為了達成全自動駕駛的目標?究竟是特斯拉的危機公關能力不足,還是不把消費者的事當回事?每位讀者都自有判斷。

減配?國產特斯拉能買嗎?

誠然,如果說HW2.5(與英偉達等合作)和HW3.0(自己為FSD打造的新計算平臺)的問題可以歸結為供應鏈問題所導致,後期可以免費升級,那麼,“買車看運氣,電池隨機配”應該如何解釋?運氣好松下電池車、運氣不好LG化學電池車、寧德時代電池車,續航里程有20公里的差距,你會有什麼感受?

買到進口電池暗喜,而如果“運氣差”的消費者,是會選擇“七天無理由退車”,還是悄悄吃了啞巴虧?


“網紅”特斯拉,該“打下山頭”,還是“搶佔心智”?

“佔領市場必先佔領消費者的心靈”——李奧貝納

從工廠建成到10月23日正式投入使用,“一路向前,捨命狂奔”的特斯拉並不想浪費每一秒,首批國產Model 3已在1月進行交付。即使受疫情影響,2月10日仍然正式復工生產,成為國內最早復工的車企之一。

減配?國產特斯拉能買嗎?

無論是搶佔中國市場的戰略車型Model 3,還是或將於2020年秋季上市的Model Y,都可以稱之其搶佔中國市場“只許贏,不能敗”的車型。然而,中國老百姓不是傻子 。在其爭分奪秒、加班加點生產的背後,究竟是需求量足夠大,還是想趁熱打鐵攻下儘快分割中國市場的這塊蛋糕?

當今這個信息流通超速的時代裡,消費者但凡用心去研究和調查,那麼。眼睛裡就絕不容下半顆沙。因為,沒有誰心甘情願拿錢去打水漂,更沒有人願意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無論是2018年布魯塞爾一輛特斯拉連撞五車,還是在加州失控撞牆起火,亦或是在未充電、未被碰撞的情況下在重慶發生自燃……車輛安全,是安全出行的保護網。

減配?國產特斯拉能買嗎?

沒必要說:究竟是誰動了誰的“奶酷”,更別談誰動了誰的錢包。即便買賣自由、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也要以堅守底線為原則。技術性故障一定會存在,意外和事故每天也都在發生,只是我們更願意看到的是:企業在用心服務消費者。

消費者的心智可以影響,中國新能源這塊市場值得“攻佔”。但是,特斯拉以及所有車企請記住:中國消費者眼睛是血亮的。


品牌下半場,“老實做產品”才是王道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特斯拉敢用大手筆來搶佔中國市場,攻佔消費者的心智,那麼,一定做好被中國消費者監督的準備。畢竟,馬上就315了(當然,在法制社會里天天也都可以是315)。

無論從世界層面上,還是中國市場來看,加速新能源發展是正確的。

每一個我們所期待看到行業的良性、健康地發展。而且,不但要做正確的事,還要把正確的事情做好。畢竟,態度終將決定一切。擇一事終一生,老實做人、認真做事、不欺騙、不忽悠才是正道兒。

減配?國產特斯拉能買嗎?

做企業也好,做品牌也罷,歸根決定還是做人,這是一場不到最後一刻不罷休的馬拉松。所以,無論開場多精彩、多激進,只有被消費者所認可和支持,才是品牌發展的硬道理。

對於中國乘用車市場而言,無論是存量市場還是增量市場,無論是BBA還是眾多國產新能源品牌,品牌的拼殺已經接近白熱化,野心每個企業都有,也都不服輸。所以,以服務好消費者,從而驅動市場才是“王道”。既“敏而好學”又“勇往直前”,不“固步自封”、“不裹足不前”才能真正搶佔市場。特別是像特斯拉這種“新新新新來的孩紙”,每一小步都極為關鍵和重要 。

減配?國產特斯拉能買嗎?

2020年,第一批90後奔三,這批消費者註定將成為特斯拉的消費主力軍,而他們具有極強品牌意識強,他們追求高品質、期待外觀與質量並重、關注消費感受、並且擁有極為強烈的自我表達欲……因此,對於特斯拉而言,讓自己成為一種符號從而影響消費者心智,比短時間賣更多的車可能更直接有效。

有人說:進口品牌的第一批國產車不能買;也有人說:根紅苗正差也不會差到哪兒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主張,如果是你,你會買國產化的特斯拉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