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多大會自己吃飯?會吃的時間不是關鍵,培養自主進食是重點


餵養是養育孩子這一過程中,既關鍵又繁瑣的一件事。說它關鍵,是因為餵養既關係著孩子幼兒期、兒童期、青春期的身體發育,還關係著孩子長遠一生的健康飲食習慣。

基於我們成人既定的飲食習慣,去照顧一個剛開始添加輔食的孩子,推翻腦袋裡固有的經驗和方法,從頭開始學習科學餵養的方法,讓帶娃顯得略微繁瑣起來。

寶寶多大會自己吃飯?會吃的時間不是關鍵,培養自主進食是重點

不管是隔代養育還是媽媽親自帶娃,都曾有過這樣一個疑問,寶寶多大會自己吃飯?

沒有百分之百準確又固定的答案,寶寶會吃飯的時間,取決於,這個家庭的養育方式、養育觀念、家庭飲食環境、寶寶手部精細動作的發育,還有孩子咀嚼能力的發育,以及孩子自身對食物的感知能力。

孩子在這些主觀和客觀的因素上,得到的支持和鼓勵不同,孩子能自主進食的時間也不同。

有的孩子是媽媽自己帶,從小就給孩子自己吃飯的機會,並且懂得抓住時機鍛鍊孩子自主進食,這樣的孩子往往在咀嚼能力、味蕾的刺激、手部動作上,有突出表現,對食物的感知能力更強。能獨立吃飯的時間較早。

一般1歲左右就會自己吃飯。有些孩子鍛鍊的早,手部精細動作發育較好,在10個月就會自己用手拿東西吃,而有些相對發育弱一些的,在1歲到1歲半之間會自己用手拿東西。

我自己的孩子,9個月時,會自己用手拿東西放進嘴裡吃,勺子捏得不是很好,所以無法完全實現自己獨立吃飯,全程需要一半餵食,一半他自己用手拿著吃。到了一歲零兩個月就能自己用勺子吃飯了。

講一講兒子從學吃飯到自主進食的過程。

1、準備寶寶餐椅。

從添加輔食起我就讓他獨立坐餐椅,餐椅是幫助寶寶自主進食的幫手,有了餐椅,寶寶吃飯會養成固定在一個位置的習慣,沒有到處亂跑的機會(為以後自主進食作鋪墊)。

寶寶多大會自己吃飯?會吃的時間不是關鍵,培養自主進食是重點

2、培養寶寶主動尋找食物。

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寶寶只有6個月,沒有出牙,沒有咀嚼能力,輔食基本是沖泡的米粉類流食。這個時期以“主動餵食為主,培養寶寶主動尋找食物為輔”。

寶寶多大會自己吃飯?會吃的時間不是關鍵,培養自主進食是重點

勺子貼近嬰兒嘴邊,鍛鍊寶寶主動夠取食物

在喂寶寶吃米粉時,不要讓孩子養成被動接受食物的習慣,可以把勺子放在貼近寶寶嘴邊的位置,吸引寶寶自己主動夠取食物。在添加輔食初期,孩子本身對食物會出現兩極分化的反應,要麼不接受,要麼很喜歡吃。不管是一上來就接受食物的寶寶,還是拒絕體驗新味道(乳類以外的食物)的寶寶,通過這樣的方式,寶寶會有成就感,吃飯的氛圍就好,他就會對吃和食物更有興趣。

寶寶多大會自己吃飯?會吃的時間不是關鍵,培養自主進食是重點

寶寶張大口,等待食物送入,這樣的餵食方式屬於被動接受食物。

3、飯前做好準備工作,多準備幾把勺子。

剛開始鍛鍊自主進食時,寶寶會吃的很髒很亂,可以提前給孩子穿上飯兜,在地板上鋪一些廢舊紙張,方便清理。吃飯時多準備幾把餵食勺子,放在餐椅上,寶寶會因為好奇,拿起來模仿媽媽用勺子挖食物,也有可能會扔地方,還有可能會挖起食物喂媽媽吃。這個時期還是餵食為主,鼓勵自己吃為輔。

在添加輔食初期,寶寶已經對食物和其他的味道有所接觸,進入中期後(大概加輔食兩三個月以後),可以根據孩子目前吃輔食的情況,讓孩子嘗試自己拿勺子吃飯。此時的輔食,也不僅限於米粉,還可以嘗試粥類、嬰兒麵條類。

4、根據咀嚼能力,以及孩子對食物的消化情況,改變食物形態。

如果餵養順利,孩子對食物的接受度好,寶寶也出牙了,此時的食物已經不需要再打成泥了,直接從泥糊狀過度到粥和軟麵條,再提供一些小顆粒狀的食物,可以把蘋果切成小薄片,給寶寶拿著吃,也可以做一些軟軟的鬆餅,撕成寶寶現有咀嚼能力能接受的小塊,給孩子機會,嘗試自己吃。

寶寶多大會自己吃飯?會吃的時間不是關鍵,培養自主進食是重點

溫馨提醒:

在寶寶嘗試,改變了形態的食物時,身邊要有人看著孩子吃,以免孩子在初期對食物的處理能力不熟練,而導致噎住、咔住。

寶寶多大會自己吃飯?會吃的時間不是關鍵,培養自主進食是重點

5、加強孩子對餐具的使用能力。

寶寶一天天在長大,對食物的把控能力和吃飯的技能在慢慢提高,當孩子能熟練用手拿東西吃時,再倒回去,教他使用餐具吃飯,比如勺子和叉子的使用。這是一個辛苦又漫長的過程,每吃一頓飯,家裡就像打仗一樣,會弄得桌子上,椅子上,地上,都很亂。還有可能媽媽辛苦做的飯,寶寶不愛吃,所以要有心理準備,鼓勵、接納寶寶在吃飯這件事上,各個時期不同的情緒表現。

總結:輔食的添加,要遵循均衡適量、多次少量的添加原則,循序漸進的慢慢引導、培養。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有耐心陪伴孩子成長。

有的孩子可能10個月就會自己吃飯了;有的孩子可能1歲會自己吃;但也有一些在一歲半左右才會自己吃飯。能自己吃飯的時間有早有晚,允許孩子跟別人不一樣,但如果超過兩歲,還需要父母餵飯,就要引起重視。

寶寶多大會自己吃飯?會吃的時間不是關鍵,培養自主進食是重點

因為對於兩歲的孩子來說,無論是咀嚼能力還是動作發育,正常的孩子,都具備自己吃飯的能力了。不需要再依靠父母餵食,而有些孩子,之所以還需要餵飯,是缺乏自主進食的鍛鍊和培養,對於一個將要踏入幼兒園的兩歲孩子來說,最重要的不是提前學習一些知識,而是自理能力的培養,會自己吃飯是適齡入園孩子所應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

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有的孩子吃飯,家長從小喂到大,上幼兒園後,不會自己吃飯,在學校老師餵飯,最後學會自己吃飯還是幼兒園老師教會的,這樣的情況並不稀奇,我兒子班集裡,就有兩個這樣的孩子。

所以如果孩子兩歲了還不會自己吃飯,就要引起父母的重視,從此時起,培養孩子自主進食是重點。

讓孩子吃好飯,好好吃飯,不是通過孩子的成長,一夜之間因為長大就能改變的事情,良好的飲食習慣,需要在平時日積月累的教育引導下才能實現。孩子在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後,受益的不僅是一時的身體發育,還是一生的健康保障。

有的寶寶手部精細動作發育的好,1歲就能自己吃飯,而有些孩子發育較弱一點,可能在一歲半左右才能自己吃飯,而平時不注意培養習慣,依賴父母長輩餵飯的,可能到了兩三歲,還不會自己吃飯,你家寶貝什麼時候會自己吃飯的呢? 歡迎留言討論哦~

歡迎關注:佳楠育兒記 我是佳楠,育有一男孩,每天為您分享科學實用的育兒小知識,讓您在育兒路上不孤單,我們相伴而行,陪伴孩子一起健康快樂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