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6名ED患者中,僅有1 人就診


導語:姜輝教授介紹,亞洲一項研究顯示,中國ED 就診率很低。2007年亞太地區一項調查顯示:日本ED 患者的就診率為43%,馬來西亞為33%,韓國為30%,中國臺灣地區為30%,中國僅僅為17%。也就是說,中國每6 名ED 患者中,只有1 人就診。


男人一生中,會遭遇很多“男”題,不僅僅關係到個人健康,也關係到婚姻和諧。拋開顧慮,積極尋求正規男科醫生的幫助,或可迎刃而解。


中國“男”題之一:6 名ED 患者僅1 人就診


凌晨1 點,夜已深。一位出租車司機將車停在了家門口附近,但卻遲遲不下車,眼睛一直朝著自己家張望。直到看見窗口的燈光熄滅後,他才長舒一口氣,下車往家走。他這樣做,究竟是為什麼呢?


原來,這位出租車司機是勃起功能障礙(ED)患者,性生活對他成了一項很大的負擔。他擔心無法向妻子交足“功課”,只能躲。


中國每6名ED患者中,僅有1 人就診


這是姜輝教授向記者講述的一個患者故事。


姜教授在國內男科醫生圈中,無疑是男神一般的人物。一來因為他是中國男科學界的掌門人;二是由於姜教授口才極佳,幽默風趣,談論專業問題深入淺出,妙語連珠,經常在央視、北京衛視中的節目出鏡,引用當下流行語稱之為“男神”並不為過。


在姜輝教授看來,這位司機遇到“男”題,不懂求醫,“躲以待斃”,實在不值得。姜教授表示,像勃起功能障礙這類男科疾病,通過生活方式的轉變能獲得一定的改善。而通過偉哥類(PDE5 抑制劑)藥物能使七八成患者起效,並獲得較為滿意的性生活。在心理輔導及藥物的幫助下,更可以使很多心理性的ED 逆轉,重新回到正常的軌道中來。


他打了個比方:剛學自行車時,因為害怕摔跤而精神緊張,注意力會分散到防止摔跤上,而不是專注於平衡自行車上。如果此時後面有人為他扶住自行車,那其注意力就能全部放到掌握平衡的技巧上,就能很快學會騎自行車。治療心理緊張因素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礙,也和學騎自行車一樣,在藥物的幫助下,經過幾次成功的性生活後,男性的自信心會大增,性交前緊張焦慮的情緒也會逐漸消除,自然就會找到勃起的感覺,走上和諧性生活的”性福之路”。


據姜教授介紹,亞洲一項研究顯示,中國ED 就診率很低。2007年亞太地區一項調查顯示:日本ED 患者的就診率為43%,馬來西亞為33%,韓國為30%,中國臺灣地區為30%,中國僅僅為17%。也就是說,中國每6 名ED 患者中,只有1 人就診。


儘管偉哥是ED 患者的一線治療藥物,但據調查,在我國的初診ED患者中,使用“偉哥”類產品者大約只有30%,一半以上(54%)的病人首選保健品和中成藥,服藥後效果並不理想。


中國“男”題之二:雄激素缺乏導致身心困擾


很多40 歲以上的中老年男性,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全身性症狀:潮熱、陣汗、心悸;睡眠障礙(嗜睡或失眠)、煩躁不安、易怒、抑鬱;體力下降、肌肉萎縮、腹部脂肪增加(腹型肥胖);性慾減退、勃起功能障礙;體毛脫落或生長速度減慢、睪丸萎縮……


中國每6名ED患者中,僅有1 人就診


這些五花八門的症狀,最後卻指向同一個病因——雄激素缺乏,這也被稱為男性更年期綜合徵。


很多男性卻認為這是身體的自然老化的表現,無法阻擋,只能無奈地聽之任之,不僅自己默默承受著諸多痛苦,而且家庭的幸福和諧也大受影響。而這些症狀,通過補充雄激素後,情況可以大為改觀。


姜教授在北京電視臺錄了幾期男性健康節目,其中有一期談的便是“雄激素缺乏(男性更年期)”問題。節目播出第二天,便有一些中老年男性便到姜教授所在的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來抽血檢測雄激素。節目播出後一週,在北京市的各大醫院男科,求診的病人都明顯增多。甚至,像北京天壇醫院,這所以神經外科聞名但並無開設男科的醫院,亦有一些做過腦部手術後性功能不佳的病人也開始找醫生檢測雄激素。


姜教授坦言,節目播出後,沒想到反響這麼大。姜教授感嘆,病人確實不容易。有位老年患者對中日醫院男科主任王傳航教授說,20 多年都沒有性生活了,但卻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兒、到哪兒去看病,看完節目後才發覺問題所在,也知道該找誰求助了。


雄激素缺乏引發的各種“男性更年期綜合徵”,是世界性的普遍問題。姜教授提供的數據顯示,2007年以來的全球市場中,雄激素使用以每年23%的速率增長。而2011 年中國雄激素市場才500 萬美元左右,僅佔全球0.4%的份額,這相對於擁有4.6 億18 歲以上男性人口的中國來說實在太低了。在美國,每100 萬人口中,有128 人使用雄激素,而我國僅16人。


中國“男”題之三:互聯網上男科亂象


姜教授時常告誡男科醫生:“醫生上臺手術,每天能治療的病人屈指可數;線下講一堂課,卻能影響幾百人;上個電視,能影響百萬甚至千萬人。哪種途徑效率高,不言而喻。因此,做好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可以造福很多人。醫生們放下身段,做更多的健康教育,在百姓面前讓高科技傻瓜化、大道理簡單化、大專家說人話,這是老百姓求之不得的。自媒體時代,男科醫生也需要利用自媒體不斷進行宣教和推廣。”


中國每6名ED患者中,僅有1 人就診

曾經有調查顯示,當問及“如果您對性福狀況不是十分滿意,您會向誰尋求幫助”,結果36% 的受訪者表示,會到網站查詢資料,排第二位的是“性伴侶”,第三是“順其自然,無需改善”。只有13% 的人會向醫生尋求幫助。尋求健康知識是改善性福問題的重要渠道。但姜輝表示,關於男科,網上充斥著大量虛假和不正確的內容。


姜教授表示,他們已經與百度等搜索引擎合作,根據搜索量最高的前10 個男性健康類關鍵詞詞條(如陽痿、早洩、不育、陰莖、睪丸疼痛等),由中華醫學會男科學分會的專家分別錄製10 個視頻講座,每個視頻5-10 分鐘,將視頻放在網上。以後只要患者搜索這些關鍵詞,首先出現的就是這些專家的視頻。這樣,就能把正確的男科知識傳播出去。


幸福感構成:性生活排前三


姜輝教授同時兼任中華男科學會和中國性學會的主要領導職務,同時他還擔任著北京健康教育協會性生殖健康教育專委會主任委員一職。


從2010年開始,姜輝教授在健康教育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先後製作出版了男性健康類科普讀物《夜問36》、《男人枕邊書》、《排憂解“男”題》等,印刷近百萬冊。他還頻繁在電視臺亮相,並通過電視、廣播、報紙、雜誌、網絡等各種媒體上進行了各種男性健康的宣講。2013年級2014年男性健康日期間(10月28日),他倡導的“主題宣傳活動”引起了新聞媒體和大眾的廣泛關注,極大地推動了男性健康教育。


中國每6名ED患者中,僅有1 人就診


姜教授的感受是,大眾對性健康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


他援引了《小康》雜誌2010 年發佈“中國人婚姻及性幸福”的調查報告。該調查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受訪者的年齡分佈為80 後、70 後、60 後和50 後,分別約佔4成、3 成、2 成及1 成,共1016 人。婚齡分佈為7 年及以下、7-15 年、15 年以上。


從所有受訪者的回答來看,居幸福感構成第一位的是適當的收入,第二位的是健康可愛的孩子,第三位的和諧的性生活,第四位的是相互忠誠,第五位的是婆媳和平相處。

而在80 後人群的幸福感要素排位來看,和諧的性生活高居第二位。


“在離婚者中,因為性生活不和諧而離婚者佔了三分之一左右。”也許是接觸了太多類似的患者,讓姜教授不勝唏噓,如果有正確的引導,很多遭遇“男”題的患者就會有正確的就醫渠道,和諧的性生活可以大大增加婚姻的穩定性和家庭的幸福指數。


姜教授指出,性健康是大健康的一部分。如果性健康得到改善,患者的總體健康也能得到改善。經過治療,患者不僅身體性能有明顯提高,精神狀況也可以得到改善。


最後祝願中國的男人們“精神愉快,身體性福!”這是男人們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全體男科醫生的共同心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