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曾與阿拉伯人作戰?安西軍的滑鐵盧,怛羅斯之戰不勝而勝

兩次翻越蔥嶺作戰的勝利使唐帝國在西域的控制區域達到了自己能力的極限。本就不多的安西四鎮兵馬被分散在廣大的區域內不能夠及時的調動集結。

這時的安西四鎮不但控制著現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流域,伊犁河流域,也控制著現在屬於中亞諸國的伊賽克湖,塔什干,帕米爾山谷,喀布爾,克什米爾等地區。

天寶九年即公元750年是高仙芝軍事生涯的重要一年,在這一年裡,他擊破了羯師國,使自己在西域的聲望達到了他軍事生涯的極致。然而同樣是在這一年,他對石國的進攻卻為自己埋下了失敗的種子。

唐朝曾與阿拉伯人作戰?安西軍的滑鐵盧,怛羅斯之戰不勝而勝

石國是大唐在西域的屬國,位於今天的塔吉克斯坦首都塔什干附近,基本已經處於唐帝國統治區域的最西端了。這一年,朝廷用“不守臣禮”的理由命令剛剛結束了羯師國戰役的高仙芝對石國發起了討伐作戰。

勝利是沒有懸念的,石國面對著威震中亞的安西軍根本就不敢抵抗,立即向高仙芝提出了投降,令人想不到的是高仙芝先是應允了石國的投降卻在隨後反悔了,經過安西軍以屠殺和劫掠為目的進行的血火洗禮之後,石國國王和王后被俘,太子流亡,石國滅亡了!

後世的學者們認為高仙芝的出爾反爾顯示了他在處理民族矛盾和民族關係上的幼稚和殘暴。然而我卻認為高仙芝是有他無法言喻的苦衷,這一年裡他的軍隊連續發起了羯師國戰役和石國戰役,沒有得到時間進行修整,長途跋涉的艱難行軍對軍隊的士氣和凝聚力產生了不利的影響,所以最初希望用一場兵不血刃來結束戰鬥的高仙芝在察覺了這種不安之後不得不選擇了自食其言,希望通過劫掠和殺戮這種遊牧民族常用來振奮士氣的手段來穩定住軍心。

唐朝曾與阿拉伯人作戰?安西軍的滑鐵盧,怛羅斯之戰不勝而勝

天寶十年即公元751年正月,高仙芝返回長安獻俘於唐玄宗李隆基闕下,李隆基龍顏大悅,加封高仙芝右羽林大將軍,然而已經日漸混亂的朝廷讓高仙芝失望了,除了升官他沒有在兵源和武器等方面得到任何的協助,西域兵力不足的情況並沒有得到改善。

返回西域不久的高仙芝得到了一個壞消息,逃亡的石國王子聯絡了西邊的黑衣大食準備對安西軍發動進攻了!

今天的我們可以在地圖上輕易的量出從新疆庫車到哈薩克斯坦的塔什干有多遠的距離,高仙芝敏銳的意識到一旦坐等黑衣大食發起對石國故地的攻擊,安西軍是無論如何沒有辦法及時進行支援的。而一旦石國失守,安西軍在各地散亂的部署將給予敵人各個擊破的機會。這絕不是高仙芝想要的結果!

四月,安西軍在高仙芝的率領下再次出發了。這次他們將再度翻越蔥嶺,士兵們相信這次也會和前幾次一樣,將軍會帶領著他們勝利的回到庫車,回到他們的家!

七月,高仙芝到達了他軍事生涯的滑鐵盧--怛羅斯並展開了攻擊,安西軍這次戰鬥出動的兵力約2萬人,這支部隊是安西軍最精銳的野戰軍團,裝備精良訓練有素。還有就是隨同安西軍出征的僕從國軍隊約有一萬,但是戰鬥力十分可疑。

唐朝曾與阿拉伯人作戰?安西軍的滑鐵盧,怛羅斯之戰不勝而勝

黑衣大食一直在準備著與安西軍的戰鬥,十餘萬援軍很快來到了戰場,唐帝國和阿拉伯黑衣大食這兩個東西方的龐大帝國終於碰撞了,雙方歷史上唯一的一次主力會戰就此拉開了序幕。

戰役雙方的兵力對比約略達到了1:7,阿拉伯人和它所糾集來的僕從國軍隊不下二十萬人,而安西軍主力兩萬,僕從國軍隊一萬,合計三萬人。雖然在兵力上處於劣勢而且是勞師襲遠,但是安西軍卻一度牢牢的壓制住了阿拉伯聯軍,這得益於唐軍精良的武器裝備和良好的訓練以及豐富的戰鬥經驗。

安西軍的步兵擁有著包括床弩在內的四種強弓硬弩,這給予了阿拉伯騎兵以重大的殺傷,強悍的陌刀兵在陌刀將李嗣業的率領下牢牢的阻擋住了阿拉伯騎兵的衝擊,所有敢於衝擊到他們面前的騎士全都變成了碎片。在阿拉伯騎兵退回去的時候安西軍的騎兵就會發起反突擊,安西軍,好樣的!

然而1:7的兵力對比也使高仙芝無法對阿拉伯聯軍發動毀滅性的打擊,雖然在安西軍面前傷亡慘重,阿拉伯人總是能穩固住自己的軍陣避免崩潰,他們的人實在是太多了!

唐朝曾與阿拉伯人作戰?安西軍的滑鐵盧,怛羅斯之戰不勝而勝

血腥的戰鬥一直進行了五天,雙方都拼盡了全力去戰鬥,雙方都咬牙切齒的將最後一點力量投入戰場,雙方的指揮官都很清楚,勝負只在於誰能夠堅持到最後。

根據史料的記載,在第五天的傍晚,戰鬥即將結束的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變數突然的出現了--葛邏祿騎兵叛變了!

葛邏祿騎兵是作為安西軍的僕從軍出現在戰場的,它的背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後世在解讀這段歷史的時候通常認為高仙芝在石國的出爾反爾使這些僕從國失去了對唐帝國的信任,他們害怕會成為下一個石國。

壓倒安西軍的最後一根稻草終於落下了,葛邏祿的背叛讓安西軍措手不及,本來就不足的兵力在此消彼長之下更加的捉襟見肘,在阿拉伯軍隊和叛軍的圍攻之下,安西軍崩潰了!

最終返回庫車的殘軍據記載只有數千人,相信這些人中應該是以騎兵居多吧,安西軍損失的不但有大量精銳的步兵,最可惜的就是那支久經訓練,威震西域的陌刀軍了,精疲力盡的他們無力脫離戰場,最終大部分不是戰死就是被俘虜了。

唐朝曾與阿拉伯人作戰?安西軍的滑鐵盧,怛羅斯之戰不勝而勝

此戰之後,安西軍的精銳野戰軍團失去了作戰能力,再也無力發動主力會戰了。

然而雖然戰敗,安西軍的勇猛頑強也給予了阿拉伯人巨大的殺傷。此戰阿拉伯人的傷亡達到了安西軍的四倍以上,元氣大傷之後也震驚於唐帝國軍事實力的強大,懾於安西軍的餘威,阿拉伯人沒有敢於向安西軍的腹地發起進攻。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高仙芝遠征怛羅斯並非是絕對意義上的失敗,從戰術上來說安西軍主力軍團遭到重創無疑是安西軍失敗了,從戰略上說高仙芝以攻為守,阻止阿拉伯人攻擊安西都護府統治區腹地的目地其實是達到了的。

唐朝曾與阿拉伯人作戰?安西軍的滑鐵盧,怛羅斯之戰不勝而勝

戰後第二年即天寶十一年開始,黑衣大食在6年內年年來朝,雙方再也沒有發生過戰爭,安西軍對中亞地區的統治並未因怛羅斯戰敗而動搖。

對失敗耿耿於懷的高仙芝重新訓練了安西軍希望能夠一雪前恥,然而安史之亂的爆發使他永遠失去了報仇的機會,新的安西軍主力被全部抽調回去平定叛亂,從此再也沒有能夠返回他們的家鄉。

而留在庫車的安西軍的老弱婦孺們卻承擔起了保衛西域的重任,他們,還將為唐帝國捍衛這片熱土達幾十年之久!

安西軍,威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