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裡花落知多少》:荷西死後,三毛的愛與重生...

三毛與荷西的故事無論幾次讀來都是感動,荷西走後,三毛的生活如何度過?點叔邀來十點君,給你說說...

第 1174 篇好文

來源 | 十點讀書

推薦 | 十點書店

愛,到底是什麼?

初次讀三毛時,總是不懂她所說的:

“愛到底是什麼東西,為什麼那麼心酸、那麼苦痛,只要還能握住它,到死不肯放棄,到死也是甘心。”

她曾擁有幸福安詳的生活,卻在丈夫荷西意外溺亡後,深深陷入痛苦的深淵。

於是,有人說,荷西死後的三毛是半瘋的。

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今天,十點君為大家介紹三毛在荷西去世後的作品《夢裡花落知多少》。

《夢裡花落知多少》:荷西死後,三毛的愛與重生...


看完後,你會發現,她依舊是那個灑脫的三毛。

《夢裡花落知多少》用細膩的筆觸,刻畫出三毛在經歷喪夫後的苦痛,同時也展現了她再次堅強面對生命的心路歷程。

正是生活中的愛,讓她走出了人生的低谷,重新踏上人生的征途。

《夢裡花落知多少》:荷西死後,三毛的愛與重生...


生人之愛,若初晨朝露

我們一生中會遇到大約八百萬人,但卻只會與其中兩百人親近。

其中大部分的人,如同數之不盡的露水,於時間的蒸騰下,在我們的生命裡轉瞬即逝。

可其中的甘甜滋味,卻足以滋養那漫長的一生。

丈夫死後,三毛常常在墓地悼念,那是怎樣一段漫長難熬的日子。心愛之人永遠沉睡於地底,只留她獨自承受那撕心裂肺的苦楚。

而在她不斷往返於墓地的途中,從不乏安慰鼓勵她的陌生人。

或許自己也沉浸於失去家人摯友的哀傷之中,但當他們在墓地上看到這個可憐的人兒時,他們選擇停下來,握住她的雙手,親吻她的額頭,真誠地向她表示哀悼。

《夢裡花落知多少》:荷西死後,三毛的愛與重生...


花店裡的老闆,看到她去買康乃馨時,執意不收她的錢。

為她刻墓碑的老木匠閃爍著淚光,雙手重重拍在她的兩肩說:“我給你用最好的木頭刻,孩子,要堅強啊!”

在短短的時間裡,便收穫了滿滿的愛,他們與她素不相識,但卻誠摯地奉獻出自己的善意。

再次回到墓地,當她發現父母將花錯放在了旁邊一位老奶奶的墓旁時,她溫柔地對老奶奶說道:“老婆婆,花給你是最好的,請你好好照顧荷西吧!”

她輕輕撫平了老奶奶墓旁四周鬆散了的泥沙,又將那花好好地扶正了

這何嘗不是愛對三毛的觸動呢?

她不再完全沉浸於喪偶的悲痛中,有時也會選擇抬頭看看身邊的人,並嘗試著把這份愛傳遞下去。

陌生人之間的愛,或許並不那麼驚天地泣鬼神,也不會對我們的人生軌跡有什麼重大影響。

但這些短暫的愛意,卻是如此的晶瑩透亮,純正乾淨。

三毛說,在夜間一輪明月的照耀下,將這拿走荷西生命的海洋愛撫得更是溫柔

而真正讓這悲劇溫柔的,又何嘗是明月的照耀呢?

其實,是那些陌生人聚集起的力量,讓三毛的生活重新有了溫度。

這讓她明白,除了丈夫之外,自己依然有為生活努力下去的理由。

《夢裡花落知多少》:荷西死後,三毛的愛與重生...


友人之愛,若正午陰涼

紀伯倫說:“友誼永遠是一個甜蜜的責任。”

孀居時的三毛,身邊雖沒有丈夫的時時照料,可她的朋友們卻似乎從未在她需要時缺席。

即使不常常聯繫,可在苦難時,朋友卻總能跳出來說一句:“嘿,別不高興了,我會陪著你的。”

三毛的友誼或許正詮釋了這樣一種恰到好處的關係。

有一次,三毛與拉蒙等一眾朋友決定去荒山打獵。

在這一小時的山路中,他們幾乎沒有任何的交談,彼此相伴卻並不相連,只是互相能看到對方的身影,便已安心。

當他們登頂之後,在火堆旁隨意地擺放著自家帶來的食物,大家毫不顧忌地半躺著,互相之間仍沒有交談。

是啊,真正的友誼不必我說你聽,也許,彼此之間的一個眼神和動作,便已是情深義重。

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正如她自己所說:

若即若離,可愛可怨,可聚而不會散,這才是最天長地久的一種好朋友。


就這麼仰看著天上浩渺的星空,音樂在微風中飄散。

可就在夜深之時,三毛卻胃痛了起來。

她焦急地尋找著緩解疼痛的草藥,卻讓拉蒙從睡夢中醒來。

三毛忍不住疼痛,想要獨自下山。

卻被緊張的拉蒙叫住:“要走怎麼不喊人送!”

三毛雖然再三拒絕,拉蒙還是決定把她送到停車的地方。

這便是朋友啊,無事時,悄無聲息地伴你一同成長;遇事時,又是身旁最懂你,最支持你的那一隻手。

錢鍾書曾說:

約著見一面,就能使見面的前後幾天都沾著光,變成好日子。


這便是友情的力量啊。

雖然缺少了愛情的呵護,但她卻能感受著朋友們的關懷,這填補了她生活的空缺,也讓她暫時忘卻了心靈上的空白。

《夢裡花落知多少》:荷西死後,三毛的愛與重生...


摯親之愛,若雨中的溫床

無論我們多大,無論我們在哪,只要父母在,我們就始終都是孩子。

這個世界上最讓人心安的稱呼,莫過於“孩子”二字。

曾有人說:

“我們滿世界地尋找真誠,卻不知最想要的真誠就在父母那裡。”

失去丈夫或許會讓她以為失去了最珍貴的愛,可父母的愛卻讓她明白,這世上仍有人給她最真誠的愛意。

在三毛的丈夫死後,從未自己去過鎮上的老人,從鎮的一頭走到另一頭,不知在烈日下饒了多少的冤枉路,才終於找到自己的女兒。

就是這樣,他們也不願意為自己的女兒添上一點點麻煩,哀傷壓垮了他們的雙肩,沉重拖住了他們的步伐。

而她的母親明明是在臺北住了半生也還弄不清街道的人啊,卻在異國他鄉打著手勢問去菜場的路。走在風浪極大的堤岸上,她幾乎步伐踉蹌。

可是當女兒說要送她時,這個佝僂著的老太太卻眼角溼潤地說:“看你這麼東跑西跑連哭的時間也沒有,你以為做大人的心裡不難過?你看你,嘴唇都裂開了。”

只要父母在一天,便不肯委屈孩子一秒。

《夢裡花落知多少》:荷西死後,三毛的愛與重生...


她自己雖是大人,但在母親眼中,即使是40多歲的女兒也仍然是孩子啊,父母又怎麼能讓孩子來承擔自己的負擔呢?

後來,三毛看中了一座小樓,於是這麼一個平日裡備受人們喜愛的著名作家,卻撒著嬌地打通了家裡的電話:

“爸爸,我有事求你--爸爸,你一定要答應我啊。我看到了一棟房子,我一定要買它,對不起,我要錢,我要錢......”

或許從來沒有一個父母會真正拒絕孩子想要的東西吧,他們在電話那一頭耐心地哄著:

“你慢慢講啊——不要哭嘛,你這麼一哭怎麼睡覺呢?明天媽媽一定聽你的。”

《夢裡花落知多少》:荷西死後,三毛的愛與重生...


三毛與荷西在撒哈拉沙漠

老舍說: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有點孩子氣。


其實,只要在父母面前,我們就永遠可以展現自己的孩子氣。

在父母面前,三毛不再是一個可憐的中年女人,而是一個需要呵護的八歲孩子。這樣的愛讓她明白:就算再大的苦難,也無需擔心,因為總有人為她撐起頭頂的一片天。

《夢裡花落知多少》:荷西死後,三毛的愛與重生...


愛,到底是什麼?

阿多尼斯說:“愛,是持續瞬間的永恆。”

三毛說,是在晚飯過後,身邊坐著我愛的人,他看書或看電視時,我坐在一盞檯燈下,兩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閒話。

其實,對於愛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它或許藏在清晨的露珠裡,或許匿於夏日的陰涼中,又或許存在每一個孩子的夢裡。

但只要我們存活於世間,便永遠浸沐在這溫暖的愛意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