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盧寺裡秋色正濃(2)

南京毗盧寺乃“金光明道場”,秉金光明精神,莊嚴國土,弘宣聖教,於金陵佛都獨具特色。毗盧寺曾是中國佛教從傳統走向現代的標誌性道場。

毗盧寺裡秋色正濃(2)

大雄寶殿後,有一南北長約六十米、東西寬約三十米的大院落。院落南為二層大雄寶殿、北為六層萬佛樓,東西為各自二層廂房。站在寶殿後的二樓平臺上舉目北望,世界上佛教寺院內中軸線上最大的石雕佛像赫然在目。清末湘軍將領曾國荃曾親手種植的兩棵銀杏樹在大佛前面。

毗盧寺裡秋色正濃(2)


毗盧寺裡秋色正濃(2)


毗盧寺裡秋色正濃(2)


毗盧寺裡秋色正濃(2)

這尊石刻大佛像在毗盧寺萬佛樓正前方,高8.8米。佛像法身高6.6米,體態端莊,面容莊嚴慈祥。和雙手合十、盤膝而坐的常見造型不同,這尊佛像左膝立起,右腿屈著,看上去形態自在安詳。這尊佛像就叫“觀自在”,是唐玄奘翻譯過來的,就是“觀世音” 的意思。

毗盧寺裡秋色正濃(2)


毗盧寺裡秋色正濃(2)


毗盧寺裡秋色正濃(2)

萬佛樓共分六層,底樓由祖堂、齋堂、碑廊、轉經筒、趙樸初故居、古都美術館等組成。一樓為法堂、文殊殿、普賢殿等;二樓為藏經樓、地藏樓、觀音殿;三樓為千手觀音供奉處,東西露臺刻有浮雕放生圖、二十四孝圖;四樓為萬佛樓,供藏鎮寺之寶。

毗盧寺裡秋色正濃(2)


毗盧寺裡秋色正濃(2)

文殊殿位於一樓東部,文殊菩薩是釋迦牟尼華嚴三聖法身毗盧遮那佛的左脅侍,佛龕高5米,由紅木雕刻而成,兩側壁有兩千尊小的文殊佛像。

毗盧寺裡秋色正濃(2)


毗盧寺裡秋色正濃(2)


毗盧寺裡秋色正濃(2)

一樓正中是法堂,乃高僧講經之所。佛祖端坐於法堂正中的法臺上,法臺正後方的九龍屏風,長四米,高兩米,九龍圖案雕刻得栩栩如生。

毗盧寺裡秋色正濃(2)


毗盧寺裡秋色正濃(2)


毗盧寺裡秋色正濃(2)


毗盧寺裡秋色正濃(2)

一樓西部為普賢殿,供奉著騎著白象的普賢菩薩,普賢是大徹大悟、普度眾生的意思,背後的壁畫是從敦煌石窟複製而來的,兩側壁有兩千尊小佛像。

毗盧寺裡秋色正濃(2)


毗盧寺裡秋色正濃(2)


毗盧寺裡秋色正濃(2)

東廂房是“東方三聖藥師殿”,西廂房是“西方三聖殿”。 由東西廂房到萬佛樓有長廊相連。

毗盧寺裡秋色正濃(2)

西方三聖殿

毗盧寺裡秋色正濃(2)

東方三聖藥師殿


毗盧寺裡秋色正濃(2)


毗盧寺裡秋色正濃(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