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稼祥坚持"关键票",直言不讳批判错误观点,遵义会议解危机

古语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毛泽东在中共红军军事指挥上也经历过沉浮。1932年10月宁都会议上,苏区中央局决定解除毛泽东的军事指挥权。

王稼祥坚持

毛主席在苏区

被解除军权的毛泽东很是失意,大家都不怎么来找他攀谈交流。用他的话说:"不但一个人都不上门,连一个鬼也不上门。"

"患难见真情"。在这种情况下,王稼祥不仅没有疏远毛泽东,反而与他走的更近,两人的革命友谊也越加深厚。

王稼祥坚持

王稼祥

早在毛泽东被解除军事指挥权的时候,王稼祥就站出来坚决反对 ,要求一定要将毛泽东留在前线部队。英雄惜英雄,毛泽东也觉得王稼祥是个有思想、有担当、值得深交的革命战士。

在开始大转移时,毛泽东就争取到了同王稼祥、张闻天编入同一纵队。之后,毛泽东患疟疾,王稼祥被炸伤,两人又随时在担架上同张闻天研究讨论。

王稼祥坚持

张闻天

王稼祥是个敢爱敢恨的性情中人,心里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说出来。在同毛泽东谈论红军的指挥问题时,王稼祥甚至直言不讳:"如果再让李德这样瞎指挥下去,红军就完了!"

看着怒目圆睁的王稼祥,毛泽东笑着劝他先消消气。王稼祥双手袖口一挽,继续说道:"我认为,要改变现在这种局面,就必须纠正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必要时,可以将李德和博古'轰'下台去。"

王稼祥坚持

"中央队三人团":左起张闻天,毛泽东,王稼祥

随后,毛泽东和他进行了深刻交谈,两人你来我往,对问题剥茧抽丝,抓出本质,寻找解决办法,对症下药。待两人意见基本达成一致后,王稼祥又找到张闻天,同张闻天详细交谈了他和毛泽东的主张。三人的意见一拍即合,很快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

为了保证三人的主张能够让大家知晓、认同,三人通过各种机会向其他同志阐述他们的看法、意见。由于问题剖析的深刻,解决办法可行,同志们很多都支持他们的意见,特别是之后通道、黎平以及猴场会议之后,毛泽东的转兵战略让很多人看到了实际效果。

王稼祥坚持

猴场会议会址

1935年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红军占领黔北重镇遵义城后,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会议上,博古作"主报告",周恩来作"副报告",而张闻天则作李德口中的"反报告"。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和路线方针被摆在了台面上,双方激烈争辩,各持己见,争论不下。

王稼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在这关键时刻,王稼祥霍然站起来,明确表示支持毛泽东的意见建议。同时,对于李德、博古,王稼祥义正言辞地批评他们在军事指挥和战略战术上的错误,指名道姓地批评李德拒绝听取其他同志意见,脱离实际,造成了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红军的一败再败。

王稼祥坚持

王稼祥

在发言的最后,他建议取消李德和博古的军事指挥权,毛泽东参与今后的军事指挥。王稼祥的建议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毛泽东再次回到军事指挥的职位上来。

遵义会议的召开,王稼祥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正是王稼祥坚持自己看法,坚持投自己的"关键票",毛泽东才能回到红军军事指挥上来,推动中国革命出现伟大转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