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稼祥政治生命因何走到尽头?

王稼祥政治生命因何走到尽头?

王稼祥政治生命因何走到尽头?

在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王稼祥关键的一票,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此后,王稼祥与毛泽东、周恩来组成中央军事三人小组,指挥全军行动。而在1962年,时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的王稼祥,又一次面临抉择。

被扣上“三和一少”大帽子

在1958年“大跃进”时,曾担任首任驻苏联大使的王稼祥就提醒注意苏联公社垮台的前车之鉴。得知王稼祥对“大跃进”有意见,毛泽东说:“两百多名中央委员,就是王稼祥一个人反对呀? ”

而王稼祥的忧虑很快变成现实,据中联部副部长王力回忆,“1962年初,七千人大会期间,稼祥同志了解到更多的国内困难情况。他找我到他家里去深谈,我们二人抱头哭了”。

王稼祥找刘少奇长谈了一次,随即在内部小范围进行了讨论。取得大家同意后,采取给“恩来、小平、陈毅同志”写信的方式,写成了一个作为《党内通讯》的信件。同时,王稼祥还起草或审定了一系列文件报送中央。这些意见概括起来,即要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采取和缓的方针,以争取度过或减轻困难。同时,王稼祥还提出在困难形势下对外援助应“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王稼祥此举引发了复杂的结果。据王力回忆:“毛主席掰着指头说:这是对帝国主义要和,对修正主义要和,对印度和各国反动派要和,对支持民族解放运动要少,这是‘三和一少’。 ”

王稼祥政治生命因何走到尽头?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访问苏联,右四为王稼祥

王稼祥受到批判的导火线

1962年7月,世界和平理事会在莫斯科举行争取普遍裁军的世界和平大会。中国决定派出以茅盾为团长,王力、康永和为主要成员的代表团参加。中国代表团按照事先由刘少奇、邓小平主持商定好的“低调”方针发言,较多地强调高举和平旗帜的立场。

茅盾团长的讲话稿由王稼祥主持,提出了一系列缓和的政策和方案。正因为是世界裁军大会,讲话稿中和平、裁军的字眼和内容用得多一些。代表团出发前,中央书记处开会讨论,完全同意王稼祥提出的方针和方案。

在裁军大会上,中国代表团团长茅盾发言,宣读了中央批准的讲话稿。

裁军大会通过的共同文件,比茅盾的讲话稿的调子低得多,没有反对美帝国主义的字样,引起了几个亚、非国家代表的不满。等王力离开莫斯科后,中国代表团就向国内发来电报说,亚、非“左派”认为,中国代表团这次表现不好,不理睬他们了,不斗争了,不反美帝了。

毛主席见到电报批评说:“脱离了左派,加强了右派,增加了中间派的动摇。”

当年9月,出席完在北京召开的中共八届十中全会之后,王稼祥就休养去了。(本段摘编自《阎明复回忆录》)

王稼祥政治生命因何走到尽头?

毛泽东 王稼祥

被迫搬出中南海

王稼祥在1943年7月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首次总结出了“毛泽东思想”的概念。毛泽东曾经屡次挽救过王稼祥的政治生命,但1962年以后,王稼祥的政治生涯事实上终结了。

1966年5月“文革”开始,此时,王稼祥的中央书记处书记、中联部部长的职务还没有被解除,但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不通知他参加,8月召开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也没有通知他参加。在此次全会上,他的中央书记处书记职务被中联部代理部长刘宁一取代。此时,王稼祥接到通知:中央决定,凡是不直接参加中央常委工作的领导干部,马上搬出中南海。王稼祥告别中南海,在北海后门的一处住宅里闲居。

“三和一少”被想插手中联部工作的康生利用。王稼祥夫人朱仲丽在 《毛泽东与王稼祥——疾风知劲草》一书里记载:“他到处煽风点火,说中联部的错误都是由王稼祥那封信引起的,那封信的要害是提出了‘三和一少’的修正主义即右倾机会主义外交路线。 ”在康生的操纵下,王稼祥遭到了批斗、关押。

王稼祥政治生命因何走到尽头?

王稼祥 朱仲丽

毛泽东重新起用王稼祥

1969年10月,王稼祥被“解放”。但同时,他被下放河南信阳。1970年10月,经中央同意,王稼祥回北京治病。 1972年6月,王稼祥夫妇去看望朱老总。朱德对王稼祥说:毛主席没有忘记你,我们都认为你是有功劳的,是在关键时刻立了大功的,你会很快分配工作的。朱老总实际上是传达毛泽东重新起用王稼祥的意思。王稼祥回去后就动笔给党中央、毛泽东写了一封信,除了自我批评外,还表达了重新出来工作的愿望。

1973年8月,中央召开十大,王稼祥当选为中央委员。之后,他被安排进入新成立的负责外事工作的领导班子,协助周恩来搞外事工作。 1974年1月25日,王稼祥因心脏病发作而逝世。

唯一儿子投湖自尽

王稼祥一生经历3次婚恋:第一次是1925年,在父母的包办下与查瑞香结婚。但不到一年,查瑞香生下儿子王命先不久就不幸病逝了。第二次是在1928年秋,王稼祥留学苏联期间与一个苏联姑娘结婚,仅过了一年两人即分手了。第三次是1939年3月,王稼祥在延安和朱仲丽结婚。

王稼祥和夫人朱仲丽并没有生育孩子,王命先是其唯一子女。王稼祥因言获罪后,殃及全家。在中国人民大学工作的儿子王命先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因忍受不了折磨,投湖自尽。养女和两个孙子也失去升学参军的机会,下乡插队到边远农村。

1974年,他的孙子王光龙被推荐到郑州工学院读书。后来,他成为郑州大学教授、民盟河南省委委员。(《党史纵览》)

【相关文章导读】

《非常历史》

verydaily

长按右图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

敬畏 · 求真 · 鉴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