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

商丘


商丘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


商丘位於河南省東部,地處中原,歷史悠久,源遠流長,1986年12月被國務院公佈為歷史文化名城。上古時期帝嚳高辛氏就居於此(今存有帝嚳陵),堯封閼伯於此為火正(今存有閼伯臺),湯都南亳,周初為宋國國都(今存有宋國故城遺址),秦稱睢陽縣,漢為梁國國都,梁孝王劉武在此築梁園方三百里,極盡繁華,北宋稱應天府,後升為南京,為國都汴梁之陪都,南宋康王趙構在此即皇位,明清兩代為歸德府治。

一、歷史沿革

商丘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據傳說,三皇之一的燧人氏在這裡發明了人工取火,開創了中華文明的重要篇章。黃帝曾孫五帝之一的帝嚳高辛氏亦建都商丘,帝嚳死後葬於毫,為紀念他,將首都毫改名高辛,一直沿襲至今。

公元前1039年,封紂王兄微子啟於宋,都睢陽(今商丘)。春秋時期,宋國為大國,眾多重要事件均有宋國的參與;戰國時期,宋國走向敗落,戰國後期(公元前286年),齊、楚、魏三國滅宋;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天下置36郡,在商丘置碭郡,設睢陽縣,轄睢陽、蒙縣(今商丘市梁園區北部)、大梁(今開封市)等地;西漢商丘隸豫州,屬梁國,都睢陽。

至北宋,商丘稱宋州,州治宋城,轄七縣;靖康二年五月,趙構在應天府(今商丘)即位,商丘成為南宋開國都城。明初,商丘改歸德府為歸德州,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改隸開封府;嘉靖二十四年(1391年),升州為府,置商丘縣;清沿明制,歸德府和商丘縣仍治今商丘古城;民國二年(1913年),裁府改道,商丘歸屬河南省豫東道;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商丘為河南省第二行政區,專員公署設今商丘古城內。

1949年2月,設商丘行政專員公署,隸屬河南省,轄七縣一市;1952年永城縣從安徽省劃入,轄九縣一市;1968年改商丘專區為商丘地區;1996年12月,永城撤縣設市;1997作6月10日國務院批准商丘撤地設市,1998年1月6日正式掛牌。商丘市轄一市、兩區、六縣。改商丘縣為睢陽區,將商丘縣雙八等十一個鄉鎮劃歸原商丘市,改為梁園區。

二、歷史文化特色

商丘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中國重要古都。三皇五帝以及夏朝、商朝、周朝宋國、漢晉梁國、宋朝等朝代均在此建都。商丘享有“三商之源、華商之都”、“漢興之地”、“兩宋龍潛之地”之稱。商丘擁有商丘古城、閼伯臺、芒碭山漢梁王墓群在內的不可移動文物共1.6萬多處;擁有兩處世界文化遺產。2014年被文化部評為“最具文化底蘊歷史文化名城”。

商丘完整保存了歷史城市的格局。包括由、郭以及護湖構成的城池格局,維持原貌的古城牆,完整街道體系,古城內近現代建設高度得到控制,使古城展出傳統的天際輪廓。商丘古城呈外圓內方的城郭格局、四門八開的府城格局、七縱九橫的街道格局和一城兩治的功能格局。古城街道走向與古城牆呈平行和垂直形式,橫平豎直,街道之間多呈“十”字交叉,與外圍馬道交叉處少數地方呈“丁”字交叉。

三、文物、歷史文化街區情況

商丘歷史文化名城的歷史城區核心區範圍:包括商丘城郭及郭外的護堤河,東至東環城路,南至忠民溝南沿、古宋河南沿。西至古宋河西沿、平原路東邊線,北至北環城路北邊線向北10米。面積729.3公頃。

1、不可移動文物

國家級:2個,歸德府城牆、宋國故城遺址。

省 級:7個,侯氏故居、歸德府文廟、中共中央中原局擴大會議舊址、中共中央中原局擴大會議秘書處舊址、穆氏四合院、天主教堂、宋州八關齋會報德記。

市縣級:4個,文雅臺、河南省立中學舊址、大唐忠烈祠碑、千叟宴碑。

2、歷史文化街區

歷史文化街區位於古城歷史街區內,是保護規劃確定的重點保護區之一。包括北城歷史文化街區和南城歷史文化街區。

北城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範圍:包括四牌樓西街劉隅首西街相關地段內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築、傳統院落集中分佈的區域,面積12.0公頃。

南城歷史文化街區核心保護範圍:包括大隅首西街、察院隅首西街、葉隅首西街、婁隅首西街相關地段內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築、傳統院落集中分佈的區域,面積21.0公頃。兩個歷史文化街區劃定共同的建設控制地帶:城牆內其他區域,面積89.7公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