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对职业教育有什么看法?

20庚子


关于职业教育这个问题大家都回答了很多,我就不再赘述,只说一点,无论是普教还是职教,适合自己(学生本人)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其实我自己曾经也是一名职教学生,初中毕业没有考上普高,非常迷茫,经老师引荐才去重庆市渝北职业教育中心就读中职,选择的是旅游专业,后面直接就参加了对口高考,考上了大学(本科)。如果以我中考的成绩去读普高,估计连好一点的专科都考不上吧!我记得有个初中同学当时比我成绩好很多,去读的普教,结果只考上一个一般的专科学校,非常可惜!所以,初三毕业不管是选择普教还是职教,只要孩子愿意好好学习,再根据孩子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孩子身心与学业一并发展的道路,将来孩子一样可以成为优秀的专业人才,一样可以成为国之栋梁![碰拳][666]


邓老师360


我认为,职业教育是成绩不理想且在某一方面有兴趣的学生最好的选择。我听过这样一句话:"学习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是最好的出路。"难道成绩不好就不能上学了吗?

我国产业结构丰富,具备广阔的职业就业方向,特别是在工业领域、化工领域、制造业具备多工种岗位匹配,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技术型人才。在我国高技能人才已经与高学历研究型人才同等重要,越来越多的地方将高技能人才作为引才计划中的重点,为高技能人才提供了丰厚的补助。

特别是我国大力开展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致力于为各类产业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大大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含金量。在未来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下,技能型人才是不可或缺的高端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步伐,从基础产业为居民生活提供技术服务,且收入可观,是未来公认的朝阳职业。从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匹配作为参考,可以发现发达国家技术工人需求量持续上涨,且工作收入稳定,生活幸福感远远高于管理型职工去,并且随着技术能力的提升,工资待遇将会成本上涨。

职业教育好不好已经不是关注的热点,社会发展已经充分证明职业教育的前景越来越好,而需要关注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职业教育。如川师东校区的航空服务专业、汽车维修专业、铁道运输管理专业、护理专业等等都是较为热门的专业方向。

现如今,职业教育已经同素质一样,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硕士——博士的职教体系已基本完善。据统计,我国职业教育的升学率已超过90%,学生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大学梦,大体上完成了基本知识的原始积累。

近年来,政府也加大了对职业教育资金的投入力度,主要是集中在学生资助和硬件条件改善上。目前中职很多学生的学费全免。在实训条件上,很多职业院校都建立了模拟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实训工场、实训中心,曾有企业代表在参观过职业院校后直言,学校的生产设备和条件比企业还要好,如有学校开设有汽车维修专业,为了培养学生直接在实训中心开了一个4S店,购买各种车型档次的车供学生拆装学习,有顾客来店,学生便成为“员工”,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修车和4S店的管理,平时则用学校购买的实训车辆进行拆装学习,学生毕业后知识和技能都过硬,4S店抢着要。经费的投入提升了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我是你的的香葱饼干


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职业教育是学习成绩不理想,无法考上理想大学的一种选择。

职业学校现在提供的科目也很多,比如:财会类、医护类、幼教类、旅游类、服务类,车辆修理类,总之社会需要的技术人才,在职业教育学校都能培养。

也可以把职业学校学习当做一个阶梯,通过在职校的三年学习,然后再通过省内单招进入更高级的学府深造。

我朋友的孩子学习不是十分好,没有考上重点高中。那孩子很小又不适合回家务农,便选择了去我县的一所职业高中学习了幼教专业。大家都知道现在教育类招生很广泛,不仅是大专需要老师,中学需要老师,而且小学幼儿园都需要老师,每个县市每年的幼儿园老师招聘都很多。他经过三年的学习拿到了教师资格证,然后又参加了单招考试,又去市里的一所大专深造学习。现在他已经在我们县里考到了幼儿教师的编制,在一所公办幼儿园上班,条件也很好。

因此职业教育也不是没有人才出现,只要孩子肯努力就会有一番天地,并不是说必须得去上重点的大学。

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





快乐雨歌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如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以及各种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等职业学校教育等都属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职业为主。职业就是就业。这个名称主要是区别于现在大学的学历教育的。现在的学历教育只能达到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最后通过写,背,考试通过拿到一纸文凭,但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企业急需具备动手能力以及实际就业技能的人才,而学历教育的学生大多是没有任何社会实践的,以至于学无所用,造成大学毕业=失业的现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满足个人的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

  当前我国的技术工种的人才越发的缺乏,但是对于国家生产生活来说,这些制造业的技工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国家现在重视这方面的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就业对于毕业生来说才是最终的目标,本科主要传授理论知识,相比而言专科可以学到更多实用技术,在未来的工作中可以更快更好的上手,而不是嘴上有一套的理论家。

职业学院的生源数量众多,在中国高校基数中占很大一部分,而现在职业教育中出现了监管不严,老师不负责等情况,正需要国家辅之以政策将职业教育进行巩固。




向英练字心得


职业教育利国利民,国家对此非常重视,但家长和学生对报考职业院校热情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职业院校没有做好与政府的协同、与社区的协同、与家庭的协同。究竟如何在发展职业教育过程中做好三个协同呢?

  做好与政府的协同。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国家培养急需的各级各类人才,是政府与职业院校的出发点与落脚点。然而,由于各自在社会架构中的职能不同,从属关系不同,在具体运作过程中容易产生不协调。如何做好与政府的协同?一是职业院校要认真学习关于职业教育的系列文件及地方政府出台的各类配套文件细则,做到入心入脑,并将其化作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原动力。二是要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沟通学校发展职业教育的办学思路,主动争取政府的经费投入和政策支持。三是要努力做到 “主业”“副业”一起抓。长期以来,在职业院校内部有一种观点,认为学历教育是“主业”,社会培训是“副业”。其实,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是职业院校发展的“一体双翼”。像浙江、江苏、福建等省份,职业院校不仅“主业”做得好,“副业”也做得风生水起,原因就在于职业院校对“副业”的认识到位,把社会培训当成是一份人文关怀,是为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的职责所在,是校企融合的“催化剂”。




Hi好久不见


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它是有别于基础教育的具有培养生存技能,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的一种重要的教育!

我们应该知道,从社会分工来说,是搞科研,搞学术,搞高精尖技术需要的人多还是做基层工作的人多?一定是后者。从社会角色上说,是相对的“精英”人多还是普通民众人多?一定是普通民众。所以对于职业教育其实就是更好的为大多数人服务的一种教育。

我们现在一提到职业教育,首先想到的是高中考不上的去中职,大学考不上的去高职,无形中把人划成了层次。但殊不知,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就业情况要远远高于好于大学。很多大学生毕业要去职业学校“回炉”。原因何在?因为职业学校叫的是一线最需要的东西,而大学仅仅是理论层面的东西,它们更多倾向在科研,而企业需要能做事落地的人。

另外个人还有一个观点,职业教育一定不要只盯着自己学校那些学生。要有一个“大职教”的心!比如国家去年开始,把退伍军人培训放到了职业学校,这就是一个明显信号!职业教育未来除本校学生培养外,还要把眼光放到全社会!包括各种考证的教育,各种职称的继续教育,社会各类人员的再教育!这些都是职业教育的一部分,也是职业教育服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使命

请所有人重新认识职业教育


闲儒杂论


提到职业教育,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的不得不去职校。每年中考后,很多初中的校门口会出现一些职校的招生老师,咨询家长的一些报考问题。很多家长在填志愿时,都是第一志愿重点高中,接下来是普通高中,接下来是五年一贯制,然后才是职校,看到了吧,职校是排在最后一位的。很多家长填职校的原因是怕志愿报空,万一前面几个学校都没录上,职校可以收底。这个现象相信是普遍存在的。

那么职校就真的这么不堪吗,其实也不尽然,国家近几年对职校做了很多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拨给了职校充分的建设资金,对职校的布局也做了优化调整,软硬件都过硬的职校更是获得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可。学生选择职校不再只是混混日子,图个毕业给分配工作,而是能学到一技之长,明确今后的职业方向,对以后进入职场会有极大的帮助,能力强的职校生与本科生竞争时也是不落下风的。


别墅里做美梦



王文才平


360行,行行出状元,若是学习基础不是很好,职业教育便是很好的去处,之所以近几年职业教育的口碑不好,是因为一些以盈利为目的性的学校污了职业教育的名声,事实上孩子如果在职业学校认真学习,前途仍旧是不可限量的。


小赵老师讲数学


简单地说,大学负责研究理论,职业教育是把这些理论、技术运用到生产一线的。

如果一个社会只有搞理论的,而没有把这些理论拿到实践中检验的人,那么就会出现“理论过剩”的现象。比如在就业方面的表现就是“学历过剩”: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各大工厂又招不到高素质的技术工人。

我对职业教育的看法:

  1. 职业教育是未来的潜力股;

  2. 职业教育在现阶段的社会认可度并不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