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平倉預警來襲 高比例股權質押股潛在風險需警惕

隨著A股市場在2月下旬之後持續震盪,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再度聚集,不僅多家上市公司在近期宣佈補充質押,同時已有部分上市公司承認公司股東質押的股份已經遭遇強制平倉的風險。

多家上市公司陷入股票質押風險

西藏珠峰於3月13日晚間發佈公報,披露公司於近日接到控股股東塔城國際通知,獲悉其所持有公司的120萬股股份進行了補充質押。雖然西藏珠峰並未解釋塔城國際補充質押的原因,但其公告中透露此次補充質押是基於2019年4月2日向中泰證券進行的一筆股票質押,該筆股票質押的預估預警線和平倉線分別為11.8463元、10.3656元,而西藏珠峰3月13日的收盤價僅為9.36元,由此可見,塔城國際補充質押基本上可以認為是為了應對股票質押強制平倉風險。

實際上,西藏珠峰並不是近期唯一一家發佈股東補充質押消息的上市公司,據記者統計,自2月26日大盤出現調整以來,已先後有新智認知、潤都股份、可立克、東方精工等19家A股上市公司發佈了股東補充質押公告。雖然上述公司均未公開股東補充質押的原因,但其中絕大多數公司在發佈股東補充質押公告之前,都曾出現過股價遭遇急速下跌的情況,比如西藏珠峰在最近三個交易日股價連續下跌7.42%,東方精工股價在2月26日~2月28日期間累計下跌15.82%,相關公司股東的股權質押平倉壓力可想而知。

除了上述“欲說還休”的上市公司外,另有部分上市公司已經公開承認公司股東遭遇了股票質押被強制平倉的風險,比如陝西金葉在3月11日發佈公告,公司控股股東萬裕文化產業有限公司因觸發協議約定的違約條款被動減持了部分質押給第一創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公司股份。三聚環保則在3月2日發佈公告,宣佈國泰君安擬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交易或大宗交易等方式對公司副董事長林科質押的且跌破平倉線的部分公司股票進行處置。

部分高比例股權質押股壓力大

隨著個股調整壓力的持續,上市公司重要股東質押融資後需要補充抵押物現象較普遍,而其中風險較大的主要是重要股東已經進行了高比例的質押,這些個股風險敞口較大。一旦面臨質押風險時,重要股東能否及時完成籌措資金、追加保證金或追加質押物值得關注。

據記者統計,截止3月13日,2019以來滬深兩市發生且尚未解押的股票質押項目共有6632個,涉及2613家A股上市公司,其中公司股票質押比例佔公司總股本40%以上的上市公司多達248家。而單個重要股東(進入了公司十大股東名錄中的股東)已經質押了其所持有總股數的90%以上的公司更是達到66家。比如夢舟股份,截至3月13日,公司第二大股東蕪湖恆鑫銅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2855.83萬股,其中累計已質押股份為2800萬股,佔其所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 98.05%,該股東後市進一步補充質押的能力已相當有限。

最令人擔心的是,在上述存在高比例股票質押的上市公司中,有相當部分在近期的調整行情中遭遇被動平倉的風險,據記者統計,在目前尚未解押且有預估平預警線、平倉線的6033個股權質押項目中,觸及預估預警線的股權質押項目有263個,觸及預估平倉線的股權質押項目有109個,涉及亞太藥業、ST華鼎、章源鎢業美錦能源、美邦服飾等91家上市公司。

需高度警惕股票質押潛在風險

海通證券投資顧問翁玉明認為,上市公司扎堆股票質押,對自身有利也有弊,從有利的方面看,緩解了上市公司的資金壓力。但股票質押規模過大也會對上市公司造成隱患,首先股票質押會加大上市公司的債務壓力,直接影響到上市公司的財務健康;其次,一旦上市公司無法如期贖回質押股權,有相當可能性存在著這些股權被凍結,這可能引發大股東向上市公司伸手借錢還債問題,導致關聯交易大量發生,進而可能產生大股東掏空上市公司的現象。更為嚴重的是,大量高比例股權被大股東質押出去甚至凍結的背後,存在著這些股權被拍賣的可能,進而導致上市公司控股權轉移的風險。

申萬宏源投資顧問譚飛表示,只要質押率不是太高,市場也沒有出現股災式下跌,上市公司的股票質押業務被強制平倉的可能性並不大,根據當前股票質押業務部門的操作規定,相關股票價格即使跌破警戒線、平倉線兩條線,絕大部分情況下也不會被強制平倉,而是由質押業務部門通知大股東完成補倉,若由於特殊原因,大股東無法完成補倉,往往會採取停牌、組織資金拉昇股價等措施,在整體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強行平倉非常少見,但也需警惕。

上游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凌天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