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为什么流行的“昆仑奴”?价格低廉又听话

唐朝时期我国曾出现过一群肤色黝黑的奴隶,他们性格温顺且做事卖力,而且劳力廉价,很受达官贵人的喜爱,被称为“昆仑奴”。

那么,为什么在盛唐时期来到我国的黑人大都社会地位低下,只能做奴隶呢?其实只要了解了唐朝时期的国情,这件事便不难理解了。唐朝的强大是综合实力的强大,不论是对内的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对外的军事和外交,都达到了空前绝后的顶尖水平。

唐朝通过丝绸之路不但提高了自己的经济水平,还带动了周边很多国家的发展。所以当时有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长安城里出现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并不奇怪。

这些外国人来到中国的目的有很多,除了求学经商,也有来进行谋生的。除了有些人是在自己的国家根本生活不下去,所以背井离乡靠贩卖劳动力为生的。大多数昆仑奴都是被人强行贩卖,或者是用非法途径带到唐朝的。至于达官贵人们,见到有这样价格低廉又听话的奴隶,自然是争先恐后的抢着买。

在唐《南夷列传一百四十七》中,有过这样一句关于黑人的记载:“从林邑以南开始,都是卷发黑身的人,他们被统称为昆仑。”

昆仑在古汉语中还可以用来代表黑色的东西。唐朝人把黑人奴隶称为昆仑奴,只是因为他们的肤色很黑而已。

昆仑奴受到唐朝贵族们的喜爱,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昆仑奴是他们身份的象征。当时的唐朝民风开发,大多数人都挺富裕的。贵族们为了展现自己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就会养大量的仆人和婢女。当时流传一句行话叫做“昆仑奴,新罗婢”。

昆仑奴不多说,新罗婢就相当于今天受过专业训练的菲佣。所以当时的达官贵人会大量购买昆仑奴和新罗婢来彰显身份。

二是昆仑奴真的比较实用,他们虽然身形不高,但是全都长着一身肌肉。对于一些普通人很难做的任务,昆仑奴都能游刃有余的完成。

既然差不多的价格就可以买到更多的劳动力,所以主人们也更愿意去买昆仑奴当奴隶。

唐朝僧人慧琳曾说过,昆仑奴非常善于驯服狮子老虎等猛兽,所以家中有钱饲养猛兽的富人们也就少不了要找昆仑奴回来当驯兽师。

关于这些昆仑奴的来历,刚开始的时候现代专家们也不能给出一个统一的定论。一说他们从马来西亚和印尼到唐朝来做苦力;二说他们是被从非洲千里迢迢贩卖过来的非洲奴隶。

后来经过重重考证,查阅史书,先确定了昆仑奴主要来源是西贡。在印度史书的记载中,西贡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奴隶交易市场,而中国是这个市场最主要的销售对象。

另外,我国的很多唐墓中都发现过黑色的人形陶俑,这一点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经过多名专家的仔细研究和讨论,才确定了唐朝黑人来自东南亚和南亚的说法。

其实,不管昆仑奴到底来自哪个国家,最终都只是漫漫历史长河中很小的一点。对于我们来说,研究昆仑奴的最大意义就是反映当时的盛唐风采,确认唐朝在世界上究竟有多么的强大。

历史对我们来说,是一本极其丰富的案例汇总。我们在欣赏昆仑奴魅力的同时,更要多思考如何吸取过往经验充实自己,让我们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唐朝时期为什么流行的“昆仑奴”?价格低廉又听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