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名将岳飞传世名作的《满江红》,作者是不是他?有人给出结论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一首《满江红》不仅道出了千古名将岳飞的一腔热血,而且向世人述说着他武能安邦,文能抒怀。《满江红》作为岳飞传世的名作,从来没人怀疑过它的来源是否真的出自岳飞,然而自近现代学者余嘉锡在其所著的《四库提要辨证》中对它的出处提出质疑之后,后不断有学者对它并非出自岳飞提出自己的看法。

南宋名将岳飞传世名作的《满江红》,作者是不是他?有人给出结论

《满江红》

《满江红》遭受的质疑

关于质疑《满江红》不是出自岳飞之手的学者们提出的质疑主要有以下几点:

1. 词中的“三十年功名”和“八千里路”分明是表达岳飞自己30岁左右有感而作此词,经过多年转战,行程超8000里,完全符实。于是,有学者提出质疑:首先,作词时直接用自己的事迹作为典故,本身就是“匪夷所思”的一种情况;其次,一般的英雄诗词中,大抵都是想做英雄而不得的诗词人才会借他人来创作,通过歌颂赞美英雄来寄托自己的情感。由此推测, 《满江红》是他人假借岳飞之口所作。

2.词中出现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一句中表达的行军路线与岳飞“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的行军路线不一致,这是违背地理常识的,如果《满江红》真的出自岳飞之手,那不至于会将自己作战的方向都搞反了。

南宋名将岳飞传世名作的《满江红》,作者是不是他?有人给出结论

3. 岳飞的孙子岳珂编纂了一部《金陀粹编》,其中的《岳王家集》并未收录这首词,如果《满江红》真的是岳飞所作,那这首词怎么没被岳珂收录进去,该词反而最早出现在明朝徐玠所编攥的《岳武穆遗文》中呢?

因为这些疑点,引起了很多人对于《满江红》是否为岳飞所作的讨论。但是,由于从小就听说过岳飞,背诵过岳飞的《满江红》,当然十分不相信岳飞并非《满江红》的作者这件事,于是查找了相关资料,也找到了不同的意见。

南宋名将岳飞传世名作的《满江红》,作者是不是他?有人给出结论

岳家军

《满江红》实乃岳飞之作

1.首先,对于词中“三十年功名”和“八千里路”的质疑是由于岳飞把自己的事迹当作典故来写,更像后人所作,但是在“三十年功名”和“八千里路”后还有“尘与土”以及“云和月”, 尘土和云月,一个卑微,不值一提,一个如空中楼阁不切实际,说明此时的岳飞已经不在意功名并且对自己长久以来坚信要通过作战就能收复国土的理想如同镜花水月不可能实现。

如果该词真的写于岳飞30岁左右之时,那么同时期的《寄浮图慧海》中为何还会出现“功业要刊燕石上”这般重视功名的句子。所以,该词应当是写于绍兴十年左右,也就是宋高宗赵构命令岳飞不准胜利,使得岳飞十年征战毁于一旦,被迫班师回朝的时候。

南宋名将岳飞传世名作的《满江红》,作者是不是他?有人给出结论

南宋群臣蜡像

“三十年功名”和“八千里路”也并非是岳飞用来标榜自己的功业以及英雄事迹,只不过是岳飞表达自己一生追求的功名实则不值一提,长久的征战换来的是一场空的无赖,悲伤之意.所以, “三十年功名”和“八千里路”的质疑只是解读出错.

2.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被认为是证据的原因是与岳飞实际行军路线的不符.但是下阙中除了“贺兰山”还有“胡虏”和“匈奴”,众所周知,匈奴早在南北朝时期就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岳飞又怎么可能真的饮“匈奴血”呢?所以不管是“胡虏”,“匈奴”还是“贺兰山”都是虚词,指代的是完颜兀术的黄龙府和金兵.如此来看,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和岳飞的行军路线并无不同.

南宋名将岳飞传世名作的《满江红》,作者是不是他?有人给出结论

有关岳飞的戏剧

3.岳飞的孙子岳珂编纂的书籍中并未记录岳飞的这首词是揭开这场争论的源头.关于这一点,得从岳飞创作《满江红》的背景来看.

绍兴十年,宋高宗在前年和金的和谈中,成功的让金国同意归还父亲徽宗的棺椁,高宗生母以及哥哥钦宗赵恒.

“昨者金国许归河南诸路,及还梓宫,母,兄。”——《金人叛盟兀术再犯河南令诸侯进讨诏》

但是次年完颜兀术在金国发动政变后又叛盟入侵,却被岳飞击败.在这里提一下,赵构之所以能坐上皇位,是因为他的父兄徽宗和钦宗都被完颜兀术掳走了,所以,宋高宗怕完颜兀术送回他的父兄,这样他的皇位还能不能保住都是一个问题,因此,赵构需要岳飞来阻止完颜兀术,但同时,有”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先例在,他又怕岳飞把他的位子强了.因此,宋高宗赵构对岳飞实际上是又依赖又防备的.

南宋名将岳飞传世名作的《满江红》,作者是不是他?有人给出结论

岳飞征战

在这个过程中,赵构不断的和完颜兀术和谈,为的就是坐稳自己的皇位,期间不知道进行多少次”暗中”的交涉,其中有魏良臣不断进行口头转达而没有见诸文字,但是根据后来事情的发展来看,其中最起码有两点赵构必须做到,第一是赵构必须称臣,第二是岳飞必须死.最终的结果是在绍兴十一年宋金两方的议和条款中,作为战胜国的宋却要向金割地并且称臣纳贡.赵构迎来了自己父亲的棺材和母亲,哥哥继续被扣留, ,接下来,岳飞就被”莫须有”的罪害死了, 在赵构心中自己的皇位才算真正的坐稳了.

何宋英上书言:“自旷古来,未有受辱如朝廷也!未有忍辱如陛下也!”——《三朝北盟会编》

岳飞成了这桩交易背后的牺牲品,他留下的这首《满江红》无疑是赵氏皇室的眼中一粒沙子,即使后来岳飞被平反了,但是岳珂又岂敢把这首词记载进《金陀粹编》呢?那不是接皇室的伤疤吗?

南宋名将岳飞传世名作的《满江红》,作者是不是他?有人给出结论

影视剧中的岳飞

写在最后

综上, 《满江红》应当就是岳飞所作,但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见解不同,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万花齐放,各种学说,见解不正是造就春秋时期文化繁荣的重要原因吗?

南宋名将岳飞传世名作的《满江红》,作者是不是他?有人给出结论

岳飞雕像

参考资料:《岳飞《满江红》的真伪之争》

《作者考辨及其爱国精神的现实意义》

《岳飞即满江红,满江红即岳飞》

《岳飞保家护国的神虎精神——新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