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鍊火眼金睛,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找到屬於他的天賦

今天阿皮準備寫作業的時候問我,爸爸,我是不是沒有天分,做什麼事情都比較慢。

你喜歡讀書,這就是你的天分,是很多小朋友都做不到的事情,讀書能開拓你的眼界,所以你的想象力比較豐富,保持好你的這一天分,隨著知識的積累,你想象中的那些東西可能就會在你手中實現。

發現阿皮學東西比較慢是在他學游泳的時候,學了半個月只能遊幾米,不會換氣。所以在平時我就開始注意觀察他的情況,鋼琴學了三年多了,現在才感覺在調上;書法一年多,現在還四不象階段;平時輔導作業有的題需要講解三四遍才能理解。

在觀察的過程中也有驚喜,阿皮的記憶力比較好,想象力非常豐富,能把不同書中的東西相互之間聯想起來,通過畫畫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拿一張A3紙,能畫一上午。

鍛鍊火眼金睛,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找到屬於他的天賦


在我看來這就是孩子的天賦,無論是天賦的高低,這是屬於他自己的東西,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像貝多芬、凡高這樣突出的天賦,怎麼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找到屬於他的天賦呢?

1、增加孩子的見識

我們工作原因很少帶阿皮出去旅遊,阿皮的知識大部分都是從書上看到的,所以家裡幾個書櫃都是滿滿的,隨著年齡和學習的變化,書也讀的越來越多,寬度和深度也逐漸加大。

如果有條件的家長,可以帶孩子多出去走走,尤其是不愛讀書的孩子,家長更要想辦法讓孩子見多識廣,從各種見識中去發現在孩子的興趣,也許這就是孩子的天賦所在。

2、平時多觀察

有很多孩子的天賦並不太明顯,這就需要家長要有耐心的去觀察,看看孩子平時在那方面花的時間比較多,還經常掛在嘴邊,或者觀察孩子喜歡在你面前表現什麼內容,運動、音樂、繪畫、讀書、講故事、愛吃零食、愛講笑話等等。

愛吃東西也許有美食家的天賦,愛講故事可能會有翻譯的天賦,愛講笑話可能會有喜劇演員的天賦……


鍛鍊火眼金睛,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找到屬於他的天賦

3、不要把孩子帶到大人的框框裡

大部分父母都是望子成龍,青出於藍,但我們平時的一些行為卻在阻礙孩子的發展空間。例如:“你畫的一點都不像”,“冰激凌太涼了吃了會拉肚子”,“不要坐在地上褲子都弄髒了”,“沙子不要揚那麼高,眯了眼睛怎麼辦”,“不要從臺階上走”……

孩子們的求知慾、探索欲非常強烈,有時候在大人看來不可理喻的事情對他們來講都是一種體驗和學習的機會,我們大人應該竭盡所能地保護孩子的求知慾,而不是過多地干涉孩子的行為,只要孩子的行為對自己對別人對環境沒有造成傷害,都應該鼓勵孩子的嘗試。在嘗試的過程中有可能就會發現孩子的天賦。

孩子的潛力會超出我們的想象,我們作為家長要有伯樂一樣的慧眼,去發掘孩子身體裡的那匹千里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