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素材:“李子柒现象”背后,是我们向往的诗意生活

“李子柒现象”背后,是我们向往的诗意生活

高考季

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最近成为热点话題人物。有媒体报道她在国外社交媒体上吸粉735万,受到国外观众热捧。李子柒在国外社交媒体发布的内容,与国内网友看到的并无二致,甚至连英文字幕也没有配,但还是“征服”了世界网友。而关于这一现象是否为“文化输出”,也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议。

时文选读

向世界呈现中国文化之美,需要更多李子柒

郑汉根

李子柒的视频之所以能打动人,是因为她用心呈现原汁原味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工艺。无论是桃花酒、琵琶酥等美食,还是文房四宝、缫丝、刺绣等工艺,都按照古法流程,一步步精心制作。因为要亲自学习掌握一些工艺过程,一段几分钟的视频常常要拍数月甚至一年。李子柒用她的视频,让很多只存留在中国人记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动呈现在人们面前。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继承,而李子柒做的正是这样的事。

李子柒的视频,没有过多的高深讲解,只是通过中国式的衣食住行,体现生活之美好和中国传统文化之精致。正因如此,她的作品能跨越地域、超越语言,引起外国观众的共鸣。有外国网友评论说:“她正在教我们认识我们所不了解的中国。”还有网友看了她的视频后表示,很想去中国看看。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李子柒的视频对外国观众来说,展现出了浓浓的“中国味”“中国风”,展现了勤劳、朴实、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中国人的传统品质,展现了一个美好、亲和的中国形象。李子柒自己或许并没有对外文化传播的本意,但她在不经意间成了这方面的“高手”。

随着中国经济愈加发展,世界各地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愈加高涨。以生动的形式呈现优秀的文化,以真实的情感打通各国民众共通的心灵,是最好的对外文化传播。向世界有效地呈现中国文化之美,我们需要更多的李子柒。

【素材分析】

李子柒的视频,在这个一直飞速奔跑的社会里,如同一股清流般满足了我们大部分人对沉静、从容、专注、仪式美的向往。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渴望有沉淀下来的时候,只是被外在的节奏裹挟着停不下脚步。在这个以短平快为潮流的时代,这种慢之美尤为珍贵,也值得我们深思。慢下来,静下来做一些事,有时反而有意想不到的吸引力。

【适用话题】

文化继承;文化输出;创意;田园式生活;传统;诗意

话题拓展

文化输出需要百花齐放,李子柒正是其中一种

佚名

大凡了解农村生活的人都知道,真实的中国农村生活并不完全像李子柒视频中描述的那样唯美、典雅,但在现代社会消费文化大潮下,人们开始追求传统、回归自然、寻找乡愁,为日益物化的心灵寻求诗意栖息之所。而李子柒的视频恰恰呈现了传统农耕文化中的三种关系:人与人、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满足人们“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的情愫。

中国之美,有大漠戈壁的雄浑,也有小桥流水的恬静;有现代都市的霓虹闪烁,也有静谧乡间的袅袅炊烟;有风驰电掣的高铁列车,也有细品香茗的慢生活。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它的独到之处。在李子柒的视频里,每一个物件、每一道美食、每一个场景,仿佛都在讲述生活的酸甜苦辣,又在不经意间,让人们感到勤劳、勇敢、友爱、自强、爱护自然等理念。静水流深、沁人心脾。这是生活的诗意,也是人性的呼唤,道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方式的追求与热爱。

李子柒的田园生活,与奶奶的深厚感情,诸多美好的传统文化,给我们展现了一种理想的让人为之向往的生活方式。不论这种生活方式能否批量复制,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想要拥有自己期望的生活方式,离不开自身的努力。而李子柒,提供了榜样的力量。

李子柒“镜像”的背后

清哲木

近日,一个标签为“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的微博话题阅读量攀升到8亿,古风博主李子柒再一次登上了热搜榜。广泛的海外传播是李子柒获得再次关注的重要原因,《人民日报》《新华网》都对之做了相关报道。此外,关于李子柒引发的争议也很多,有人说她拍出了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美食魅力传播出去,也有人觉得她的视频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应中国的乡村生活。

但是,不管李子柒通过什么形式表达她的生活空间,她所达到的效果确实是讲好了中国故事,传播了中国美食文化,同样是打开了一扇认识中国乡村美好窗口,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李子柒视频的核心价值所在。

李子柒现象,更多的是她诠释了我们内心的乡愁,把自己一生之中的所感、所想、所思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有中国人乃至外国人对土地的热爱,让人生的旧时光怀恋之火重新燃烧起来。人性追求生活唯美的共性,在共性中能够产生出更多的思想,好的文化素材不在于有多么宏伟的诗篇,就能点燃起每个人内心中对于生活的那份热爱,从而让美的感觉滋生,最后转化成一种强大的生存、传播力量。

为什么李子柒的视频会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因为李子柒在视频中所展现的是活生生的个体,具体而鲜活,这样的故事往往更能打动人。她的视频也许并不能治愈这个时代的焦虑,却让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感知和意识到:宁静无价、专注无价、从容无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