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潮祖:中醫治療眩暈心法及臨床醫案

本症候以頭暈目眩,伴耳鳴、噁心、嘔吐,閉目靜臥稍安,開眼、運動則症狀明顯加劇為主要臨床特點。

本症候臨床十分常見,西醫謂之美尼爾氏病,以為內耳淋巴積水和迷路水腫所致。故僅以鎮靜、血管擴張,植物神經調整類藥對症治療,別無良法。

陳老通過研究仲景治眩心法,並結合臨床所見,認為患此症者,大多身體素質較差,肺脾腎三髒偏虛者尤多。眩暈一症,多為濁陰上泛,矇蔽清陽所致,實與西說相契合。

其所以然之理,在於肺主氣而司宣降,虛則宣降易失而清氣不布;脾主運化而升清,虛則運化易礙而清陽不升;腎主溫煦而洩濁,虛則氣化無力而濁陰不降。且本病多因外感六淫之邪誘發,既有正虛的一面,又寓邪實的一面。

昧者不識,多以“陰虛陽亢,肝風上擾”立說,機械照搬張錫純鎮肝熄風湯治之,效驗者十之一二。

經驗介紹

陳老認為,本症的治療當以肺、脾、腎三髒為中心。宜開宣肺衛以暢通表裡,表裡通暢則清氣敷布,濁陰自散;健運中土以復升降之機,升降復則清陽上聚,濁陰下趨;溫通腎氣以復其氣化,氣化流行則濁陰自洩。三管齊下,共同體現益氣通陽,解表導濁的治療原則。

陳老以仲景五苓散化裁而成“定眩飲”:

桂枝6g,茯苓50g,澤瀉30g,白朮15g,半夏20g,人參10g,天麻10g。

方中人參補益肺脾腎三髒元氣而振奮清陽;白朮健脾除溼而布運水津;半夏化飲降逆而引流下趨;茯苓、澤瀉利水滲溼而排洩濁陰;桂枝溫經散寒,開宜表衛,上通肺竅,下暖命門,最能推動三焦氣化流行,既助人參布張清陽,又助等、澤化濁散陰;眩暈發作之際,神氣虛怯,故佐天麻以益智安神。全方共奏補虛洩濁,寧神定眩之功。

加減:舌苔白滑而外感症狀較重者,桂枝用量加倍,人參用量減半;舌紅苔黃,有熱象者,去桂枝,加桔梗、薄荷、淡竹葉各10g;舌苔厚膩者,加蒼朮、紫蘇梗、藿香各15g。舌紅少苔,陰虛陽亢者不宜用。

案例舉隅

鄭xx,男,57歲,幹部,1992年2月13日因眩暈月餘就診。

自述月前某日晨,醒來即頭暈目眩,動則天旋地轉,噁心嘔吐,遂投西醫治療,被診為美尼爾氏病,先後給予苯巴比妥、安定、抗眩定、谷維素等藥,歷時旬餘,症狀略有緩解,可下床行走,於是改投中醫治療。服鎮肝熄風湯、知柏地黃湯20餘劑,症狀未見明顯改善。經介紹來陳老處求治。

詢知既往並無此病史,此次發病亦無明顯誘因;觀其神氣清朗,舌質無異,苔薄白潤;察六脈浮細而滑。似此如寒無寒,如熱無熱,似虛非虛,似實非實之證,最難辨識。

陳老以苔白潤、脈浮細、且年近花甲又病發於數九隆冬為辨證依據,斷為氣虛表鬱溼滯,以定眩飲倍桂枝,加紫蘇投之,首煎服後,小便暢解,量倍於常,立感神定暈止,全身輕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