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水調歌頭、菩薩蠻、鷓鴣天、滿江紅》詞牌詩詞大全集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 律詩的格式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這些格式稱為 詞譜)。詞,又稱長短句。人們為了便於記憶和使用,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有時候,因為它們是同一個格式的若干 變體,幾個格式合用一個詞牌;有時候,因為各家叫名不同,同一個格式又有幾個詞牌。 詞句、 句子。

詞牌,也稱為詞格、詞調,是填詞用的曲調名。

詞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節奏。這些旋律、節奏的總和就是詞調。詞與調之間,或按詞制調,或依調填詞,曲調即稱為詞牌,其通常根據詞的內容而定。宋後,詞經過不斷的發展產生變化,主要是根據曲調來填詞,詞牌與詞的內容並不相關。

《浣溪沙、水調歌頭、菩薩蠻、鷓鴣天、滿江紅》詞牌詩詞大全集

《浣溪沙》

浣溪沙,原為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此調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最早採用此調的是唐人韓偓,通常以其詞《浣溪沙·宿醉離愁慢髻鬟》為正體,另有四種變體。正體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此調音節明快,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秦觀的《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等。

《浣溪沙、水調歌頭、菩薩蠻、鷓鴣天、滿江紅》詞牌詩詞大全集

《水調歌頭》

水調歌頭,詞牌名,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遊“水調歌”“花犯念奴”“花犯”。以毛滂《元會曲·九金增宋重》為正體,雙調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韻,後段十句四平韻。另有雙調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韻、兩仄韻,後段十句四平韻、兩仄韻;雙調九十五字,前段九句四平韻、五葉韻,後段十句四平韻、五葉韻等變體。代表作品有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陳亮《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毛澤東《水調歌頭·游泳》等。

《浣溪沙、水調歌頭、菩薩蠻、鷓鴣天、滿江紅》詞牌詩詞大全集

《菩薩蠻》

菩薩蠻,本唐教坊曲,後用為詞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薩鬘”,又名“子夜歌”“重疊金”“花間意”“梅花句”“花溪碧”“晚雲烘日”等。此調為雙調小令,以五七言組成,四十四字。用韻兩句一換,凡四易韻,平仄遞轉,以繁音促節表現深沉而起伏的情感,歷來名作極多。代表作有唐李白《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溫庭筠《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等。

菩薩蠻,唐教坊曲名,後成為詞調名,屬小令。作為詞牌,“菩薩蠻”最早出現在唐代。唐五代時期,“菩薩蠻”就極為流行。據記載,唐宣宗很喜歡唱《菩薩蠻》詞,孫光憲《北夢瑣言》雲:“唐宣宗愛唱《菩薩蠻》詞,令狐綯命溫庭筠新撰進之。”《碧雞漫志》雲:“今《花間集》溫詞十四首是也。”唐昭宗還填制了兩首《菩薩蠻》詞。韋莊、馮延巳等也寫下了很多名作。到了宋朝,“菩薩蠻”調的使用頻率仍然很高,張先、晏殊、晏幾道、蘇軾、賀鑄、李清照、辛棄疾等詞人都有《菩薩蠻》詞傳世。此調在唐宋可以說是經久不衰。

(卷一)

《浣溪沙、水調歌頭、菩薩蠻、鷓鴣天、滿江紅》詞牌詩詞大全集

《鷓鴣天》

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定格為晏幾道《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此調雙調五十五字,前段四句三平韻,後段五句三平韻。代表作有蘇軾《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牆》等。

(卷一)

《浣溪沙、水調歌頭、菩薩蠻、鷓鴣天、滿江紅》詞牌詩詞大全集

《滿江紅》

滿江紅,詞牌名,又名“上江虹”“滿江紅慢”“念良遊”煙波玉”“傷春曲”“悵悵詞”。以柳永《滿江紅·暮雨初收》為正體。另有雙調九十三字,前段八句五仄韻,後段十句六仄韻;雙調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平韻,後段十句五平韻等變體。代表作品有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厲聲教《滿江紅·浩浩長江》、辛棄疾《滿江紅·敲碎離愁》等。

(卷一)

《浣溪沙、水調歌頭、菩薩蠻、鷓鴣天、滿江紅》詞牌詩詞大全集


《浣溪沙、水調歌頭、菩薩蠻、鷓鴣天、滿江紅》詞牌詩詞大全集


《浣溪沙、水調歌頭、菩薩蠻、鷓鴣天、滿江紅》詞牌詩詞大全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