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麥田裡的守望者》,探尋人類的多面性


首先,這是一本奇書,沒讀過它,都沒法說自己是文藝青年。


讀《麥田裡的守望者》,探尋人類的多面性

甚至推薦這本書的人,都是頂級的名流雅士。比爾蓋茨曾說:"我直到13歲時才開始讀《麥田裡的守望者》,從那時開始我就一直說這是我最愛的一本書。這本書充滿智慧,它承認年輕人有些迷茫,但對於事情也會有睿智的看法,而且能看到成年人所看不到的東西。"


高曉松也強烈地推薦過《麥田裡的守望者》,稱其深受此書影響,他所創立的音樂公司"太合麥田"的名字就是從這本書而來。


此書一經問世,立即獲得美國大中學學生的熱烈追捧,他們紛紛模仿起主人公的穿著打扮和行為舉止。由於造成了一些負面影響,《麥田》還曾被美國政府列為禁書。


讀《麥田裡的守望者》,探尋人類的多面性

約翰列儂被刺殺的事件,更是給這本書鍍上了一層神秘之光,因為兇手稱,他殺列儂的原因都寫在《麥田》裡了。


這麼多不同類型的人物為它傾倒,此書到底有什麼魅力呢?


通讀全書後,我總結出這種讓人為之傾倒的魅力在於兩個字——過癮


它說出了大家想說又不受主流待見的話,針砭時弊,並且夾帶髒字,這種說話方式粗魯,但可以讓人放下束縛。


你可以把《麥田裡的守望者》看成一個叫霍爾頓的16歲中學生的吐槽之作,他看不慣周遭的一切事物,渾渾噩噩的同學,虛偽的老師、驕傲自大的演員,矯情做作的女朋友……更別提那些潑皮無賴的下層人士。


整本書所描述的事情就發生在3天之內,霍爾頓被潘西中學開除,因為喜歡的女孩兒和同學打了一架,他從學校跑出來,到紐約市中心流浪,尋求和不同的人聊天,甚至試著找了妓女。後來十分想念妹妹菲比,在妹妹的帶動之下,最終選擇回家。


這三天裡的所見所聞,幾乎都被霍爾頓吐槽個遍。當然這只是作者塞林格借霍爾頓之口,諷刺當下的美國社會,揭露那些紙醉金迷下的虛偽和拜金。


讀《麥田裡的守望者》,探尋人類的多面性

作者 傑羅姆·大衛·塞林格


但我們無法否認,霍爾頓並不是絕對的天使,他雖善良,但也敏感、孤僻,有時說話還很不中聽。


這篇文章,我將換個角度出發,不談《麥田》對美國社會的影響,就分析霍爾頓的人物心理,以及由他引申出的對人類多面性的探討。


1. 霍爾頓的內心世界


我看過很多關於這本書的書評,但分析霍爾頓心理的相對較少,畢竟塞林格寫這本書時正處於成熟的中年時期,霍爾頓只是他塑造出的角色,那些對社會的諷刺都是塞林格內心的縮寫。


再加上《麥田》的影響力賦予主人公的光環,大家同情霍爾頓,並傾向性忽略掉名著主人公的是非對錯。


可在我看來,霍爾頓確實是個問題青年,並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疾病,有焦慮症和抑鬱症傾向。


我們都知道,焦慮和抑鬱的最顯著特點就是情緒低落,霍爾頓始終都處於"喪"的情緒中。他總是感覺孤獨,一個人在紐約閒逛,極度想找個人出來聊天,甚至孤獨到邀請出租車司機陪自己喝兩杯。


他在舞廳碰到了三個女孩兒,不厭其煩地請求最漂亮的那位女子同他跳舞,舞畢便強行插入她們的對話,寧可支付一桌子酒錢。但聊天結束,他卻感覺更鬱悶。


而大多數情況都是這樣,他主動找人聊天,但每次聊天結束都會感覺更加孤獨。他嫌棄對方靈魂膚淺,沒有共同語言,可事實是這樣嗎?我想並不完全是,因為霍爾頓本身就是個不怎麼會聊天的人。


他總是在話語中夾槍帶棒,髒話隨意噴薄,或是滔滔不絕天馬行空,完全不分時間場合,也不在意對方能否跟上節奏。結果肯定會遭到拒絕,大多數人都沒有耐心和他進行一場完整的對話。


比如和老朋友盧斯敘舊,直接問對方性生活如何,盧斯感覺到被冒犯,迴避了話題。霍爾頓轉而打趣地問他是不是在學校學習性變態學,這時盧斯明顯有些生氣,但仍然禮貌地回絕了。


霍爾頓仍不太識趣,稱盧斯的前女友為"婊子",於是盧斯早早結束了這場約會。


再比如,因為和女友薩莉意見不合,他直接形容對方"可惡至極"。也許在他眼中,別人是虛偽和做作的,他很想迅速揭開對方的面具,但對別人來說,他反而才是那個粗魯無禮的矛盾製造者。


這個世界上,他只愛妹妹菲比,認為除了菲比沒人能懂他,可事實情況是,這只是霍爾頓的錯覺。因為菲比根本沒說過什麼實質性的話題,大多數都是耐心地聽他說。連他自己都承認,"菲比丫頭什麼也沒說,但是在聽……跟她說什麼事時,她老是在聽著……"


霍爾頓一直在強調別人膚淺的思維,覺得自己無法和他們對話,卻認為不諳世事的妹妹才是對他胃口的人。可悲哀的是,他從來就不需要一個對話者,他只是需要一個傾聽者而已。


2.自我封閉與投射效應


他無法與周遭環境相融,因為他接受不了其他人的個性,他只希望別人和自己一樣。


這是一種自我封閉,實際上就是一種心理防禦機制,很容易在挫折中引起焦慮和抑鬱,是心理成長不健全的表現,長此以往會發展成人格異常。


霍爾頓是如此矛盾的一個人,一方面他需要別人的傾聽,需要他人的認同與理解,另一方面,他又對很多事物看不慣。


無法否認,霍爾頓擁有一顆敏感的內心,一雙極其銳利、充滿透徹的洞察力的眼睛。他總能從細枝末節看出一個人的心理。比如從演員的表演中,能看出對方在炫技,而不是真正地展現劇情。


但他看不順眼的事物太多太細。通常一般人只會對自己在意的事物格外留心,比如我們會注意競爭對手的一言一行,但是對於那些無關人士,可能他做什麼都會無感。


然而霍爾頓並不是這樣,他對所有能觀察到的事物,都會評頭論足一番。有句話說:"你眼中的世界,其實就是你內心的投射。"


心理學家曾認證,"看不慣"就是一種投射效應,把對自己的認知,知覺到別人身上。


這麼多的看不慣,只能證明,霍爾頓慣用自我體驗,感知他人缺點,哪怕一個不相關的人,他都能將對方的一言一行上升至自我本位。他對自我和他人的認知出現了嚴重失衡。


長此以往,這些無關的判斷勢必會不斷困擾著他,他會越來越有踽踽獨行的感覺,得不到認同,孤獨感加重,直至走向抑鬱。


3.探究人類的多面性


人們都說,一個人成熟的標誌,是能接受和自己不一樣的人。因為每個人的性格都有成因,只是我們看不到而已。但你細細體察那些成因,便會尊重每個人格的形成。而人的有趣就在於多面性,很少人是一張白紙,甚至大多數都不是A、B面,還有更多C、D、E面。


最近的一檔綜藝節目,《親愛的客棧3》更是印證了這一點。


比如劉濤,以往給我們的形象是嫻靜溫柔的,而且她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作為客棧老闆,她盡心盡力,每天給員工做早餐,不算強勢,什麼事情都有商有量,算是老闆中的溫和派。


但最近,她因為對待張翰的態度飽受詬病。根據節目規則,張翰做起了代理老闆,接管了劉濤的事務,他安排的井井有條,甚至開起了音樂餐吧為客棧帶來收益,同時得到了其他員工的好評。


讀《麥田裡的守望者》,探尋人類的多面性


讀《麥田裡的守望者》,探尋人類的多面性

這時候劉濤不高興了,本來聲稱全部放權,可輪到張翰,她卻開始指手畫腳。大家都沉浸在餐吧歡樂的氣氛中,她卻率先冷臉,引導眾人否定餐吧,總結大會時,否定了張翰的成績。很多觀眾表示氣憤,認為劉濤不夠大度,有些嫉妒張翰的才能。


不管是否嫉妒,對劉濤大肆口誅筆伐顯然是不太公平的,即使她有這些缺點,仍然不能否認她在大局的掌控上仍不失為一個好老闆。


反觀張翰,極具人格魅力,管理能力和創新精神都非常強,但他也存在自我、不服管、無視紀律的缺點。


哪怕沒毛病的老好人馬天宇,也有一點問題。比如吳磊做代理老闆時,馬天宇給他提了場地意見,但吳磊委婉地拒絕了,其實身為老闆,吳磊當然有權拒絕,但是馬天宇很不開心,甚至和周圍人吐槽吳磊"主意正",實則只是宣洩自己沒有受到尊重的氣憤而已。


甚至完美的吳磊還會被陳翔橙陰陽怪氣地評論,"他這個人看不出缺點。"


有趣的是,隨著節目的播出,我們看到觀眾的評論也呈現隨風倒的趨勢,一會兒批評闞清子、一會兒批評劉濤、一會兒又批評吳磊。


我們要知道,每個人都不是隻有一面,人類的複雜性也在於此,這不是好或壞能定義的,因為這是正常的。一個人他有大義凜然的一面,小肚雞腸也可能同時出現在他身上,我們能做的,就是理解人性的多變,才能不過分感動於他的好,或糾結嗔怒於他的壞,這就是所謂的成熟和修養吧。


日本東大名僧草薙龍順在《佛系》這本書中強調,不要輕易給別人下判斷,一個人的鬱悶,很大程度正是源自那些對人對事妄下的判斷,從而促使自己做出或鬱悶或痛苦的反應。

讀《麥田裡的守望者》,探尋人類的多面性

4.戰後美國社會的探究


最後我們回到《麥田》中描寫的美國。


那時美國剛結束二戰,進入繁榮的50年代,被稱為美國經濟的"黃金時代"。美國人物質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他們開始置辦起電視機與小汽車,人們開始追求社會地位和生活方式,對性的態度也變得越來越開放。


讀《麥田裡的守望者》,探尋人類的多面性


讀《麥田裡的守望者》,探尋人類的多面性

於是有了塞林格筆下的,一個浮華的,紙醉金迷的,人人追求利益最大化,帶著虛偽面具視人的社會。


連作家諾曼梅勒都形容,"這是隨大流和消沉的時代,一股恐懼的臭氣從美國生活的每一個毛孔中冒出來,我們患有集體精神崩潰病。"


讀《麥田裡的守望者》,探尋人類的多面性

但要知道的是,有時並不是人類固然這樣,而是時代造就了集體風貌。當時的美國受冷戰影響,全國境內展開"忠誠調查",踐踏了人們的個人主義精神,為大學校園帶來了許多官僚之氣,人浮於事嚴重。這才有了《麥田》裡霍爾頓形容的,老教授趨炎附勢的現象。


而物質的豐富讓人們逐漸失去鬥志,開始貪圖安逸,形成攀比之風。經濟繁榮讓每個人都堅定地實現著"美國夢",他們努力追求社會定位,重視家庭生活品質,難免導致人情冷漠,以利益為導向。


但時代永遠不會停留,進入60年代,暴力事件不斷,經濟危機與通貨膨脹並存,一大堆反叛聲音出現,美國社會開始不斷調整,精神文化重新建設。直到80年代中期以後,美國才開始重新走向正軌。


歷史是值得借鑑的,也許當我們經歷著某個階段時,也會有很多反思的聲音出現。這些聲音是值得肯定的,比如除了塞林格的《麥田的守望者》外,諾曼·梅勒的《白皮膚的黑人》,凱魯亞克的《在路上》都反應出作家對現實社會的憂慮與思考,這些思慮促使更多人尋求改變。


但重要的是,我們仍要保持對時代的樂觀,對人性開放的解讀,避免讓思辨的聲音被錯誤利用,成為憤世嫉俗的導火索,造成個人的焦慮與抑鬱情緒。


就像《麥田》中的霍爾頓,在批評了周邊的一切事物之後,他還是承認自己最想做的其實是麥田中的守望者,把每一個走偏的孩子抓回正道。憤世嫉俗並不是他的主旋律,積極地改變這個社會才是。


借用書中的最後一句話,"你只要一談起,就會想念起每一個人來"。時代終將過去,你會發現曾經的情緒都是徒增的煩惱,那些看不慣的人和事最終會變成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