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八拜之交”指什么?中国人怎么可以不了解它的典故

2020-03-12

中国悠久的历史,便随着许许多多故事,而将故事总结成一句话或一个词、成语,于是成为典故。

每一个典故就是中国的血与肉,组成我们的文明。这一次,我来带大家聊聊八拜之交,看看历史人物友谊背后的故事。

我们需要搞明白八拜是什么意思?有些人以为是拜了八次,这么理解也不算错,最起码最早的“八拜之交”确实指拜了八次,故事里有些教育人的意味,究竟怎么回事呢?

古人的“八拜之交”指什么?中国人怎么可以不了解它的典故

八拜之交最早出于北宋徽宗时期,有个文人叫邵伯温,他编写的《邵氏闻见录》中。其中一则小故事,李稷才学不够,却为人傲慢,北宋名相文彦博(当时还不是宰相)知道后有心杀一杀李稷的傲气。

文彦博回到京城开封当官,李稷的父亲同文彦博交好,李稷作为晚辈需上门拜访。文彦博在家中见到李稷,说:“我同你父亲平辈,你就对我拜上八拜吧。”李稷无法,只得点头应是,拜了八拜。

文彦博的目的是教训李稷,可见八拜之交的礼节之重,哪怕身为长辈也不是轻易享受的。后来国人将八拜之交引为友谊的象征,也就有了我们熟悉的八个典故,那么是哪八个呢?

古人的“八拜之交”指什么?中国人怎么可以不了解它的典故

知音之交——春秋初年的俞伯牙、钟子期

俞伯牙的名字其实是伯牙,不过我们更熟悉俞伯牙,我也就不改了。俞伯牙善弹琴,有着极高的造诣,可惜别人都不懂他,只有打柴人钟子期懂他,能听明白俞伯牙蕴含于琴声中的感情。

俩人第一次相遇是俞伯牙回家的路途中,一个弹琴,一个倾听,萍水相逢的俩人因琴音而联结在一起。俞伯牙同钟子期相约:明年中秋我们再见。哪知这一别竟是永别。

第二年中秋,俞伯牙来到钟子期墓前,弹了首《高山流水》,随后一把摔毁瑶琴,流着泪说道:唯一的之音已经不在,我还谈什么琴呢?这便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

古人的“八拜之交”指什么?中国人怎么可以不了解它的典故

刎颈之交——战国赵的蔺相如、廉颇

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话说廉颇觉得自己小气,不如蔺相如,于是负荆请罪,蔺相如赶紧扶起廉颇,连称当不得,当不得。赵国一将一相“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意思俩人可以一齐赴死。

胶漆之交——东汉的陈重、雷义

如胶似漆多形容男女之间,然而胶漆之交可是形容男儿间的友谊。陈重、雷义都是豫章郡人,俩人在一处学习,共同经学《鲁诗》,俩人先成为同学后再加深彼此的友谊。

陈重先被举为孝廉,他便等雷义也被举为孝廉后才出仕。后来俩人免官后,雷义被举为秀才,又能再次出仕,但雷义仍等着陈重能出仕的时候,才同意出山当官。

古人的“八拜之交”指什么?中国人怎么可以不了解它的典故

当时人形容陈重、雷义的友谊: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胶、漆是一种黏结物,战国已有,这里形容俩人情谊坚固。直到元朝无名氏编撰的《鲠直张千替杀妻》,楔子中写到:“咱便似陈雷胶漆,你兄弟至死呵不相离。”

鸡黍之交——东汉的范式、张劭

鸡黍泛指招呼客人的饭菜,孟浩然曾写到: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意思就是老朋友做好饭菜,邀请我去田园家中做客。

范式和张劭在太学求学时相识,后来俩人分别返乡,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的今天我返回京城,将路过你家,届时我会拜访令尊、灵堂。

张劭的母亲说:时间要两年之久,又相距千里,范式不会来了吧。张劭说:范式是重信用的人,他说来就一定会来。打了约定之期,张劭在家中备好饭菜,也就是“鸡黍”等着范式,而范式果然如约而至。

舍命之交——西汉初年的左伯桃、羊角哀

左伯桃、羊角哀相约去拜访楚元王刘交(刘邦的弟弟,喜好文学),谁知途中遭遇大雪,俩人被困于风雪中。

俩人身着衣物单薄,根本不能抵御寒冷,更严重的是俩人食物不足,难以支撑。左伯桃将自己的衣物、粮食交给羊角哀,他则自杀以成全对方,这便是舍命之交的由来。

古人的“八拜之交”指什么?中国人怎么可以不了解它的典故

生死之交——三国的刘关张

东汉末年的刘备、关羽、张飞名为君臣,实为兄弟,罗贯中因三人非同一般的友谊,在《三国演义》中杜撰了桃园结义。

刘关张三人结交于微末,一同混迹于汉末乱世,最后三分天下,令人向往。关羽被东吴暗害,刘备兴蜀汉大军为关羽报仇,奈何惨败于夷陵,败后不久便去世。张飞更是在起兵伐吴时被属下暗害。

管鲍之交——春秋初年的管仲、鲍叔牙

春秋初年齐国发生内乱,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争权。鲍叔牙支持公子小白,而管仲支持公子纠。最后公子小白成功上位,是为齐桓公。当初,管仲差点杀死公子小白,齐桓公要报仇。

鲍叔牙为管仲求情:您要想成就霸业,就需要管仲这样的人,以前的事不过是各为其主。鲍叔牙这么看重管仲,令齐桓公意外,他决定试试,最后管仲果然帮齐桓公成就齐国霸业。

古人的“八拜之交”指什么?中国人怎么可以不了解它的典故

忘年之交——祢衡、孔融

忘年就是不看年龄、辈分,大家以平辈相交。当时祢衡弱冠之年(二十岁),而孔融已经四十,然后俩人仍平辈相交,在当时引为美谈。于是年龄不相配的友谊皆称为忘年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