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健康的角度如何幫助疫情下的喪親者?

3月10下午17:30,武昌方艙醫院關閉。至此,累計收治1.2萬餘名新冠肺炎輕症患者的武漢16家方艙醫院全部休艙。


3月1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表示,目前,湖北除武漢以外,所有地市已連續一週無新增確診病例。湖北以外新增確診病例7例,其中6例為境外輸入病例。

疫情走到今天,我們終於可以說:最危險的時間已經過去了,災難即將結束。

當恐慌憂慮逐漸降低,當緊繃的神經開始放鬆,我們終於可以任由哀傷的淚水自然湧出

為那些永遠留在冬季的人,為那些曾經鮮活的生命,為那些已經破碎的家庭。

一、疫情下喪親者的哀傷是創傷性的

在這場巨大的災難裡,許多人驟然之間,永失所愛。他們震驚憤怒,他們脆弱無助,他們遭受了創傷性喪失。

創傷性喪失是指遭受突然的、意料之外的喪失。喪親者不僅痛失所愛,而且因為喪失而受到創傷。他們的親人前幾天前還在說說笑笑,轉眼間再也見不到了。他們的親人只是去隔離,然後再也回不來了。

本次疫情的喪親者不但遭遇了創傷性喪失,而且在親人臨終階段無法陪伴,甚至可能連最後一眼都沒有看到,無法進行簡單的告別,更無法舉辦喪葬儀式。

人世間最大的哀傷,莫過於此。

從心理健康的角度如何幫助疫情下的喪親者?


二、疫情下喪親者的哀傷體驗

在疫情高峰期,喪親者連痛哭悲傷的機會都沒有。他們還得繼續與病毒作戰,他們還得應對持續的壓力。

等到災難過去,那些被強行壓制下去的感受,就如同潮水般洶湧而至。痛定思痛,痛何以堪。有些人會感到震驚和難以置信,有些人會悲慟不已,有些人會麻木和毫無感覺,有些人會突然間覺得生活沒有了任何意義。和親人分離時刻的片段在腦海中時時閃現,他們會不由自主地想:逝者在臨終前的想法或感受是什麼?逝者在那一刻是不是很痛苦?如果我早點做某事,是不是就能挽救他?……

去世的人音容猶在,活著的人痛苦煎熬。有些人可能吃不下睡不著,半夜時時醒來,心悸心慌,有些人可能會出現頭痛胸痛等各種身體症狀

三、疫情下喪親者怎麼幫助自己

如果您是遭受痛苦的人,重要的是要給自己足夠的時間來適應新的狀況。您無需給自己戴上“勇敢”或者“堅強”的面具。也不要讓自己過多接觸媒體。您需要的是儘可能和您的親友談論此事用您的方式表達哀傷

無論憤怒還是震驚,悲傷還是害怕,抑或毫無感覺,都是正常的。照顧好您的身體需求:吃飯,睡覺,休息;嘗試讓您的生活恢復一些常規。有需要的時候請尋求幫助,例如尋找專業心理治療。

雖然哀傷無法被消除磨滅,但是您能夠帶著哀傷,融入新的生活。

從心理健康的角度如何幫助疫情下的喪親者?


四、親友怎麼幫助疫情下的喪親者

1. 您需要知道的事情:哀傷是對喪失的正常反應。

因為依戀那個人,所以會因為那個人的去世而哀傷。您能做的就是陪伴喪親者,接納他們所有的感受。您的作用就在於:在某人痛苦的時候,您和TA,在一起。

2. 您最需要做的事情:傾聽。

因為哀傷是如此個人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哀傷感受和哀傷程度,所以您最好仔細地傾聽哀傷者的內心,而不是努力“說正確的話”。您可以用您的心靈去感受喪親者的各種感覺,包括內疚、憤怒、悔恨、茫然……

3. 您可以適度做的事情:

  • 提出溫和的開放式問題,並耐心等待答覆:“她喜歡什麼?”“他教會您什麼?”“您希望對她說什麼?”
  • 可以給喪親者一個擁抱或者握手。當我們握住他人的手時,我們的呼吸會平緩下來,我們會感到安全,那個被我們握住的人也有一樣的反應。有時,一個默默無言的溫暖觸摸,比一堆好意的慰問語更有幫助。
  • 提供實際的幫助。例如,幫助喪親者操辦喪禮或者追悼會。幫助喪親者打理家務,應對日常生活。您可以先問問喪親者需要什麼。例如某人的奶奶去世後,一個住在遠方的好朋友送來了一大包食品,包括提供營養的肉乾和舒緩心情的花茶。又例如您可以在日曆上標註“清明陪伴某人一起掃墓”,因為那將是一個可以預見的非常淒涼的時刻。

從心理健康的角度如何幫助疫情下的喪親者?


五、熱心的網友和路人怎麼幫助疫情下的喪親者

1. 您最需要知道的事情:實際上,我們對疫情中的死亡無法想象,對疫情下喪親者的感受也很難體會

就像站在玻璃房之外的人,可以看到裡面的人;但是處在玻璃房裡面的人,體會到的是一種全然的隔離與孤獨。所以請不要說“我理解您的痛苦……”不,您一點都不理解。那是一種創傷性的哀傷,與旁觀者的傷心落淚根本是兩回事。

2. 您最需要做的事情:節制和共情

  • 如果去世的不是您最親近的家庭成員,請不要自作主張地上網宣傳逝者的死訊和細節;不要在網絡上隨意發佈逝者的照片,不要跑到逝者的微博或微信朋友圈去發悼念之詞,也不要在網絡平臺公開評價或者讚頌逝者。
  • 或許您真地需要一個空間來寄託哀思,但是也要體諒喪親者敏感脆弱的心理。設身處地的想一想,然後根據逝者親友的態度來做些更加符合禮節的事情,例如在經過允許的情況下,參加逝者的追悼會。真正的共情,是我們去想象自己過著別人的生活,去想象我們自己的大限之日即將來臨時的情景,去想象至親突然離世的狀況和感受。

時代的一粒塵,落在每個人的頭上,都是一座山。在每天的疫情數據裡,那一串串數字和曲線,代表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一個個痛苦的家庭,一個個撕心裂肺的故事。

有時候,我也很難想象,那些不幸的人要怎麼恢復過來。但是,在人類的整個歷史中,我們的民族和文明都曾遭受了那麼多次可怕的災難和痛苦,而我們最終挺過了那些艱難歲月。人類的心理具有驚人的韌性,並且能夠在痛苦之後康復。而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懷著善意,陪伴喪親者度過最艱難的時刻。



點擊下面標題,閱讀更多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