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富一個月掉價茅臺三年淨利潤,這家頭牌電商還好嗎

世界首富一個月掉價茅臺三年淨利潤,這家頭牌電商還好嗎


世界首富一個月掉價茅臺三年淨利潤,這家頭牌電商還好嗎

過去20年總是“想方設法”虧損的亞馬遜,正面臨著股價調整、商家撤離和用戶喪失信任等危機。做著開火箭上月球的夢,卻丟了買好東西的心,這是一個正確的選擇嗎?


文丨顧小白 編輯丨杜海 來源丨正經社


3月9日,全球一起見證了歷史性時刻:美股史上第二次熔斷。


美股的第一次熔斷髮生在什麼時候?89歲的巴菲特表示他也沒見過。


當天,全球首富貝佐斯因亞馬遜股價下跌,身價一度蒸發了70億美元。


過去一個月裡,亞馬遜股價已經跌跌不休了。從2月11日的2185.95美元歷史新高到3月9日的1800.61美元,跌幅近18%。受此影響,貝佐斯個人淨資產更是縮水逾180億美元,相當於貴州茅臺三年的淨利潤總和。


對於亞馬遜而言,股價閃崩已是家常便飯,180億美元尚不及天價離婚案的三分之一。


而在過去20年,亞馬遜總是“想方設法”地虧損。按照貝佐斯的說法,亞馬遜想盈利隨時都能盈利,只要關掉不賺錢的業務部門就行。不過,從目前虧損部門仍在虧損來看,世界首富還沒有要賺錢的想法……


01

首富財富:縮水再縮水


3月9日(星期一),是個值得被銘記的日子,你我和世界首富的距離拉近了180億美元。


同一天,國際油價創29年來最大單日跌幅,致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淨資產一日縮水58億美元。目前,馬雲以445億美元身價重奪亞洲首富寶座。


“黑色星期一”的熔斷只是前菜。3月12日的“狂暴星期四”,美股迎來了更大跌幅,包括亞馬遜、蘋果、Facebook、微軟以及亞馬遜在內的美國最大的五家科技巨頭蒸發總市值達到了4166億美元,而星期一這一數值為3200億美元。


在這5家公司裡,亞馬遜的損失最低,同時也是2020年以來累計跌幅最少的。3月12日當天,亞馬遜股價跌幅為7.98%,截至到當天,股價累計跌幅為9.3%。相比於其他4家11%跌幅起步的公司而言,也算是扛住了壓力。


不過,此番大跌,亞馬遜股價已經跌破2000美元,距離2月11日創下的2185.95美元歷史新高僅僅一個月時間。截至3月12日收盤,亞馬遜股價1676.61美元,月累計跌幅23.30%。按照貝佐斯持有亞馬遜16%的股票計算,過去一個月貝佐斯身價下跌近300億美元。


在此之前,貝佐斯已經經歷了一輪財富瘦身。2019年7月,貝佐斯與妻子麥肯基正式簽署離婚協議,結束了25年的婚姻生活。作為與世界首富的分手費,麥肯基獲得了亞馬遜公司4%股份,按照彼時亞馬遜的股價,這筆分手費價值370億美元。


受到離婚案的影響,貝佐斯2019年財富總共縮水了5%,但仍然成為2019年全球首富。


不過,根據最新的代理持股,截至2019年底,麥肯基持有1950萬股股票,相比於離婚時獲得的1970萬股少了約20萬股,這些減少的股票價值4億美元。


02

賺錢之道:虧損再虧損


在過去幾年時間裡,貝佐斯開始拋售手中的亞馬遜股票。最近的一次,在2月初,一週時間內拋售了 170 萬份亞馬遜股票,套現近 35 億美元,減持價格約為2058.82美元/股。


彼時正值亞馬遜發佈2019 年第四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公司2019 年第四季度營收874億美元,同比增長21%;淨利潤為32. 68 億美元,同比增長8%,超出預期的業績讓亞馬遜股價一路狂奔。


當然,也有在股價低迷時的減持動作。在2019年8月,貝佐斯選擇在亞馬遜股價位於 13 年來最低位時拋售近 150 萬份股票,價值約28. 4 億美元。


世界首富從“小金庫”取錢,不在乎漲跌,可以看到是真的缺錢。實際上,2017年,貝佐斯就曾對外聲稱,自己將每年至少減持10億美元的股票,減持所得資金將用於自己旗下初創火箭公司藍色起源的發展。那一年,貝佐斯的財富值超越了比爾蓋茨,第一次成為世界首富。


亞馬遜的火箭業務早在2000年就已經萌芽。到了2018年,貝佐斯甚至將藍色起源的重要性提升到了亞馬遜以上。關於藍色起源的盈利情況,目前暫無詳細信息。


不過,貝佐斯曾在2019年5月公開宣稱,藍色起源的火箭有望在2024年登陸月球,並且已經有了約6名客戶。一切尚處於開發狀態,大致可以當作是當前尚未盈利。


實際上,做虧本買賣是貝佐斯和亞馬遜一直以來的“發展戰略”。


其中一個就是物流業務。不想開火箭的亞馬遜不是好物流,被中國電商擠走的亞馬遜並不是一無所獲,撤離之前它帶上了做物流的小心思。在搭建物流體系的同時,亞馬遜的成本也在迅速上升。


2019年第三季度,亞馬遜實現營收70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25%,利潤卻只有21.43億美元,同比下降了26%。儘管亞馬遜在發貨成本上有大約27%的的縮減,但短期內仍然有物流成本壓力:2019年,亞馬遜在物流建設上的投入高達350億美元。


與此同時,亞馬遜物流的安全問題卻暴露了出來。高峰時期的亞馬遜物流,在6周時間內需要配送十幾億個包裹。在物流並不發達的歐美國家,這樣的速度快得嚇人。有關內部文件和採訪顯示,亞馬遜高層忽視了迅速發展的運輸網絡已然超載,還避開了行業前輩UPS所進行的全面培訓和監管:為了迅速完成配送任務,許多司機幾乎一經錄用就得到崗上路。


03

信任危機:撤離再撤離


值得注意的是,日前意大利反壟斷機構表示,正在調查電子商務巨頭亞馬遜和eBay。


據稱,後者在新型冠狀病毒危機期間銷售的洗手液等產品涉嫌漲價過高。該機構的聲明報告稱,已經對亞馬遜和eBay在意大利和歐洲範圍內的子公司展開調查,調查涉及消毒凝膠和防護口罩等物品價格的意外上漲。同時還將調查電子商務平臺上出售的某些物品——被指控存在誤導性廣告,這些廣告聲稱有關物品可以有效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貝佐斯不懂意大利的痛。對於相關指控,亞馬遜方面表示無法立即置評,因為此事仍在調查之中。


惡意漲價讓亞馬遜的管理能力在消費者心中大打折扣,而亞馬遜的信任危機還不僅於此。


首先,過去一年內,有超過百萬家“第三方”商家正在撤離亞馬遜。而在亞馬遜購物平臺上,超過53%的產品來自第三方銷售商。就在2019年7月,全球最大的體育用品公司耐克也宣佈將離開亞馬遜。它將從亞馬遜網站上撤下所有產品,只在其網上商店銷售。


商家大批量的撤出,跟亞馬遜對商家的管制有關。消費者主要通過比價進行選購,為了與亞馬遜上氾濫的山寨品進行抗爭,正品不得不一再壓低自己的利潤。


在此之前,已經有一大批商家宣稱不再在亞馬遜上銷售自己的產品,其中包括Vans、勞力士、路易威登等等。儘管當前在亞馬遜上仍有相關產品的銷售,但大多是紡織品或者過時的型號。


另一個讓商家選擇撤離的原因,是第三方商家與亞馬遜自營品牌正在進行不公平競爭。亞馬遜利用第三方賣家的數據來開發自己的商品或者業務,已經成為美國反壟斷調查的一個項目。而使用了第三方賣家的整合數據用於自身多個業務這一指控,已被亞馬遜證實,但亞馬遜表示不會使用某一個賣家的數據來開發自己的商品。


其次,用戶對亞馬遜的信任度也在降低。第三方數據顯示,單人每月在亞馬遜上購買商品六次或以上的頻率,從2017年的80%降至2019年的40%。


調查結果顯示,近年來,亞馬遜有刪除評論和惡意跟賣氾濫的壞習慣。在這過程中,一方面部分正常用戶賬號失去了評論功能,另一方面跟賣行為產生了大量劣質商家,這讓用戶對亞馬遜對產品失去了信賴感。


做著開火箭上月球的夢,卻丟了賣好東西的心,這對亞馬遜和貝佐斯而言,是正確的選擇嗎?【《正經社》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