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衝擊全球供應鏈,美股會再次“熔斷”嗎?


新冠病毒衝擊全球供應鏈,美股會再次“熔斷”嗎?

昨天的歐美和亞太股市,又出現了各種“熔斷”。

連巴菲特都說:此生未見!

在美股前幾天出現史上第二次“熔斷”的時候

我之前寫了一篇文章

在文章裡面,對於全球的經濟和金融動盪,我指出這只是剛剛開始,遠不是結束。

新冠病毒衝擊全球供應鏈,美股會再次“熔斷”嗎?

我之所以說只是剛開始,不會是結束,是因為金融市場動盪的背後,是經濟遭受衝擊!

而經濟遭受衝擊,我們要看幾個層面的原因:

一,疫情本身已經導致全球市場需求驟減和供應鏈斷裂。

二,全球經濟在疫情之前就已經處於集體低增長的週期,經濟去全球化的事情已經發生。

無論是美國打起貿易戰,英國開始脫歐,澳洲保守派上臺執政,還是歐盟右翼勢力獲得更多的民意支持等等,這些無一不在說明,去全球化正在發生。

其實道理很簡單,以前日子好過,有人可以拿點給你吃,現在別人也不好過了,不但不給你吃,還可能反過來搶你的。

而疫情,正是去全球化的加速器!

現在我們看看,全球各國的互相封鎖,在前幾天的金融慘劇之後,昨天繼續升級。

昨天美國宣佈對歐洲實行旅行禁令,除了英國之外,其他國家民眾都不得進入美國旅行。

而英國,恰恰是一個脫歐的國家!

我的觀點不會改變,而且我非常堅定地認為:未來就是全球化走向終結的時代!

很多人說,未來不會去全球化,只會重新進行利益調整和組合,還是會相互合作。

這話當然沒錯,但這已經不叫經濟全球化了!

試問,哪個國家不需要對外獲取生存資源?就算是CX跟我們不也一樣有往來?但你能說CX也參與了經濟全球化嗎?

未來經濟全球化肯定是走向終結的,具體的邏輯我之前的文章已經分析過,我不再重複。以後我們會看到,全球會變成一堆堆相互封鎖的孤島,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原來一堆堆的孤島可以連成一片片,而一片片又結成一張網。

那疫情推動的去全球化,會帶來什麼巨大的影響嗎?

答案是全球資產泡沫被刺破,這個資產泡沫,更多的指向虛擬經濟,也就是金融業!

金融背後是經濟,從經濟層面來詳細分析的話,我們要看經濟的4個層面。

1、必需品

必需品,指的是日常用品和基礎食品,它們所構成的經濟模式,我們可以稱之為基礎經濟。

比如像這次疫情需要的口罩、防護服、藥品、消毒液,還有歐美人和香港人到處搶的衛生紙、瓶裝水以及各種食品。

類似這些行業,其實早就全球化配置了,比如口罩,美國的幾大品牌商,都在我們國內設廠。

但現在疫情來了,大家突然發現,原來本國的基礎經濟這麼脆弱,各種生活必需品都那麼缺。

像瑞士這種隔三差五就被德國海關查獲口罩和防護服的國家,應該發現自己原來這麼難!

大難臨頭,誰都懶得理你是一個永久中立國!吃相都特別難看!

所以疫情會加速推動各國各地區開始採取保守政策。

比如美國,命令本國醫藥公司把海外生產搬回美國,並且準備以強制手段,在本國生產重要藥品的原料藥,確保美國生產的安全。

我們的臺灣省,也開始迅速建立六七十條生產線,開始生產口罩,實現自給自足。

但顯然每個國家都自己搞生產,只會增加成本和降低經濟運作效率,否則大家也不會以前搞什麼全球化了。

哪怕像我們,雖然疫情得到控制,進入平臺期,但因為很多工廠沒法開工,這些日常生活用品也沒辦法像以前那樣足量供給全世界,所以也對我們的出口帶來重創!

2、非必需品

生活中除了一些日常用品和基礎食品這樣的必需品之外,從生存的角度看,還有一類叫非必需品。

比如類似電器、汽車、服飾和手機等產品,這些產品,我們可以稱為實體經濟(方便跟基礎經濟區別)。

必需品的生產,是經濟全球化佔比最多的,那麼這就問題大了。

現在大家都知道了,這些行業,現在哪個好?

比如,2月份,我們國內的汽車銷量就大幅減少了92%。

疫情來了,這些品牌的市場需求都在下降,特別是我們大家都開始居家隔離,需求量下降得更為明顯。

而大家同時預期收入也會減少,所以各種非必需品的需求就更少了。

我估計類似汽車這樣的行業,100%陷入長期低迷的需求狀態了!

國際上,這類非必需品的市場需求會大受打擊。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手機,我們的國產手機全球市場佔有率40%,但我們的手機出貨量在2月份暴跌了56%。

飯是要吃的,口罩也是需要的,但手機可以不用換,車也可以不用買!

3、服務業

疫情來了之後,大家都沒有聚餐,也不出去旅遊了,就算想出去也不容易出去,所以類似餐飲、航空、酒店住宿、旅遊景區、各種商超、娛樂場所、體育賽事,都歇菜了。

這應該是疫情之下,遭受重創最嚴重的行業了!因為他們都是線下模式!他們正面臨破產!

比如歐洲盃,要準備推遲了,如果推遲的話,歐足聯要損失25億歐元。

而日本為了刺激經濟,想著利用東京奧運會的契機,投資了250億美元興建各類體育設施和其他公共設施。

如今東京奧運會哪怕在今年底舉行,產生的經濟效益也要大打折扣了,基本就是賠本的生意了。

過去20年,全球各國在服務業方面的投入,其實是天量巨資,但疫情引發的經濟危機,不僅意味著當前大部分服務業面臨破產,而且疫情後也很難全面恢復。

4、金融業

金融業,也就是虛擬經濟,現在是啥樣子我不需要舉例子了,任何一個不懂經濟不瞭解金融的人,最近都會被各國股市“熔斷”刷屏。

金融和經濟,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歐美和亞太股市的表現,就是實體經濟衰敗的反映。

額,除了我們大A,我大中國自有我大中國的國情。

哪怕現在各國央行都在刺激經濟,最常規的就是降息和實行低利率,比如美聯儲降息50BP,有用嗎?沒用!該暴跌還是暴跌!

在過去14個交易日,美國道瓊斯股市單日升跌,跌超2000點的2天,跌超1000點的3天,跌超780點以上的3天,漲超1000點以上的3天。

如此過山車般的體驗,也是讓給廣大股民等日落夕陽的時候,可以跟孫子說啊,想當年,那叫一個慘啊……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市場信心動搖了!

只要大家一致預期未來變得更糟糕,無論你怎麼採取積極的金融政策去刺激,大家的信心都已經動搖,哪怕一時企穩,但也會以更糟糕的結果出現。

只要大家對經濟預期一致悲觀,放水刺激經濟,雖然能換表面的一時穩定,但長期看更糟糕。

我今天看新聞,現在意大利老人終於開始不歲月靜好了,看到年輕人跑步沒戴口罩,竟然也開始罵娘了!

而美國疫情這兩天還在繼續惡化,甚至考慮還要對華盛頓州實行旅遊禁令,我很相信,我們可以很快看到美股再次熔斷,走著瞧吧。

但金融市場這種不斷創下歷史的表現,說明了全球金融市場正在開始崩潰。

而美國作為全球金融和經濟的一哥,它的金融市場的崩潰,會直接帶動全球市場繼續崩潰。

所以我之前才說,這一切,剛剛開始,遠未結束。

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我們用了差不多兩個月,才防控成這個樣子,而且現在還時不時出現輸入病例。

而佛系的歐美人和中東,疫情是在2月下旬之後開始真正出現爆發,現在才醒過來開始真正升級防控,他們能在兩個月內,也就是5月下旬防控成我們這樣嗎?

答案當然是不可能,一是防疫物資的嚴重不足,二是民眾的配合度極低,三是它們一樣像武漢那樣錯過了最佳防控期。

比如伊朗,已經突破1萬例了,長期戰亂疊加醫療條件惡化,還派兵參與土耳其和敘利亞的戰爭,結果感染了一大堆敘利亞難民,這些難民又不斷湧到歐洲去,又進一步加劇歐洲疫情的惡化。

我是很理解特朗普為何要對歐洲除英國外的國家實行旅遊禁令的!

所以,無論是必需品、非必需品、服務業還是金融業,這些經濟形態都出現了重創,而一旦金融市場全面性崩潰,將會導致各種金融資產價格暴跌。

金融資產價格暴跌,又會反作用於經濟,這會導致很多人的財富大受損失甚至清零,負債累累和破產者,不計其數,包括我們國內。

比如,深圳已經在準備試點個人破產法了,房價那麼貴,這樣的行情,不斷供可以維持一年的人算不錯了,更別說以後是不是能熬過兩年了。

股票、房產、債券、黃金、外匯、基金各種各樣的投資品種,都會在未來半年內出現資產價格的重置。

資產價格重置的過程,也是暴跌的過程,也是資產泡沫被刺破的過程!

對於絕大多數普通人,別指望你的錢還能如何保值升值,真的別想太多了,如果你能確保你的錢貶值的速度別那麼快,別那麼快返貧,就已經跑贏了大多數人!

經濟好的時候很多人都賺不到錢,我不明白為何經濟差的時候,疊加全球大放水的週期,還認為可以保值增值,真的是想多了。

現金流規劃、保險配置、必備的生存物資、開源節流以及你認為還可以抗通脹的資產,都應該行動起來!

明年,全球經濟會不會進入集體衰退演變成全球性的經濟危機,我們還需要看下半年的情況,說白了就是看疫情在未來2個月的發展形勢。

如果未來2個月,海外疫情搞不定,大家就只能呵呵了!

無論如何,全球各國的經濟下滑一個大臺階是完全可以確定的。過去享受了太多經濟全球化紅利的國家,未來遭受重創的程度就越大。

韓國因為疫情和出口受創遭受雙重打擊,伊朗遭受疫情失控和油價暴跌的雙重打擊,歐洲則是疫情和歐盟解體(銀行業瓦解)的雙重打擊,美國是因為疫情和股市的雙重打擊。

如今,疫情和經濟已經開始產生共振,刺破資產泡沫是必然的。

別問歷史在哪裡,當下每一天都是歷史的直播!

睜開你的眼睛,別再歲月靜好!


更多保險科普,避坑乾貨,好險推薦,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水熊優保。

水熊君,只會讓用戶用最少的錢買到真正有保障效果的保險產品。

更多投保攻略,趕緊戳下方“瞭解更多”查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