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想念自己的心理諮詢師,但真的不敢跟他提怎麼辦?

玩轉智能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猜您是位女性?

我們從混沌中塑造出“我”,大概要到三歲的樣子。然後在此幻想中雕刻自己適應環境的“面具”角色。在雕刻的過程中難免有不協調的地方出現,那些形成了我們的情結,重新編織出新的腳本。就是後來你去尋找諮詢師,讓他幫助你去尋找的根源……

那些我們看到的,都是外在環境反饋給我們的我們自己的解釋和圖像,就像照鏡子。那麼你想念諮詢師時是什麼樣的感覺?你喜歡自己想念一個什麼樣的人時,是這樣的感覺呢?

心理諮詢的學習中有一個專業名詞叫做“移情”。一個好的心理諮詢師會“反移情”從而達到治癒來訪者的作用。您需要剝離這種感覺嗎?它本來是屬於誰的呢?你在諮詢師這面鏡子裡,讀到的是誰?

祝安



向陽生長劉十七


心理諮詢工作是一個相對特殊的行業,一般來說,來訪者都是在人生的低谷期才會去做心理諮詢。這也就是說:每一位諮詢師都在陪伴著很多的人走出他們人生裡相對艱難的階段。這也就難免,患者本身會對心理諮詢師產生依賴心理。

舉個例子吧:我們常常在電視上看到,一個人經歷了很大的人生變故,他沒有辦法走出來,這個時候一直陪伴他的人,在未來很容易成為他的伴侶(男女主角大都是這個題材了)。

當然,這並非空穴來風,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想來很多人的生活中都會出現這樣的人。一起經歷過大風大浪會更容易產生感情。你大約就是處在了這樣一個狀況上,因為你的心理諮詢師解決了你的困難,而且心理諮詢不是一次完成,長時間的相處與陪伴,讓你對他產生了幻想,或者說是感情的幻想。

不過,希望你能明確的是:心理諮詢本就是一個職業,縱然這個職業可能會完成情感的陪伴,但在你們確認諮詢方案時,也必然簽署了“除諮詢關係外不得產生其他任何的關係”。

👉如果你還處在諮詢階段,請你務必正視你們的關係,他對你所有的關心照顧等都是基於“諮詢師對患者”的關照,並非單獨對你的情感。並且他對每一個患者都是這樣共情的陪伴,希望你不要過多的在意,這難免久病未愈又添新疾。

👉如果你們諮詢關係已經結束,並且你痊癒了,建議也不要對他過於的思戀,你可以開啟新的生活,遇見新的朋友,開闊人生的視角。

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春暖花開,春風拂面吹來的時候,遠處一個熟悉的身影向你走來,微微一笑,在隔了時間、空間再相遇的時候,也不失人生極為美好的體驗...


心覺


超級想念自己的心理諮詢師,說明一個事情就是你的心理諮詢師在給你提供諮詢服務的時候是真真正正,的的確確幫助到了你,讓你自己原來的問題得到一部分的解決。現在超級想念你的心理諮詢師,還說明白你們的諮詢服務關係還沒有結束。

心理諮詢服務中的移情與消退(消除)移情是心理諮詢服務工作的一個完整的組成部分。

我一直強調一個問題就是心理諮詢服務工作中無時無刻都存在著“愛”,沒有“愛”就沒有心理諮詢服務。心理諮詢服務工作就是一個“愛”的付出與“愛”的接受的這樣一個過程。一個心理醫生、心理治療師、心理諮詢師眼睛裡只有收費、只有錢是做不好心理諮詢服務的,是幫助不到求助者的。一個求助者眼睛裡面只有錢的付出,和買心理諮詢師的時間,不能徹底接受心理諮詢師給予的信息、並消化、吸收,求助者的問題是得不到徹底解決的。

心理諮詢師對於求助者的“愛”是“大愛”,是父母對於子女的“慈愛”,是兄弟姐妹之間的那種“友愛”,普普通通的男女之間的那種戀愛在心理諮詢服務工作中是不存在的。(那種肉體、思想上的以慾望“有所索取”為基礎上的愛,我們稱小愛或者自私的愛)。

建議你們把你們的心理諮詢服務繼續下去,做一個完整的心理諮詢服務的過程。祝福你。


羅桂田心理諮詢


超級想念自己的心理諮詢師,但真的不敢跟他提怎麼辦?

如果你想念自己的心理諮詢師,你可以直接和諮詢師表達,這種想念本身就是有意義的,也許是一個可以深入探討的議題。專業的諮詢師是可以恰當回應的,你大可放心。

如果一個諮詢師是在有效開展諮詢工作,那麼他一定會設身處地的為來訪者著想,融入來訪者的內心世界,並且能夠給予對方所需要的關懷,來訪者對諮詢師產生一些情感依賴,在諮訪關係中也是非常常見的。


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會出現一種常見的現象,叫做移情

移情:一個人過去所體驗到的,存在於意識或潛意識之中的,由某一些特殊情境所引發的,對過往某個特定人物的特殊情感的現實轉移。

在心理諮詢過程中,諮訪雙方的情感交流是非常必要的。到心理諮詢師門上求助的來訪者,肯定是有心理上的困惑,所以諮詢師不可能是冰冷的“回答問題或是提問的機器”,所以情感交流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良好的諮訪關係,才能對諮詢進程起到良性促進作用。


但是,在諮詢過程中,如果雙方談到了一些事情或是有一些溝通模式,可能會讓來訪者將過去生活中的一些情緒轉移到諮詢師的身上,將諮詢師當成了自己生活中的那個人,與諮詢師的溝通模式,都在重複和生活中的那個人溝通的模式。這種情況下,諮詢師就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來訪者在生活中那些情感的替代人物,這就是移情現象。


在我看來,你非常想念你的心理諮詢師,也許是產生了移情現象,諮詢師在無形中成為了你情感投注的對象,因此才會牽動你的思緒和情感。這對於你來說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如果你們諮訪關係已經結束,可以視自己情況決定是否需要重新開始諮詢;如果你們的諮訪關係仍然在繼續,你可以將這種想念帶到諮詢裡討論,以便找到深層的動力。


心理諮詢中,諮詢能否成功的關鍵,就在於諮詢師能否及時地識別和正確處理移情

移情現象最開始是有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弗洛伊德發現的,在處理一個案例的過程中,他發現來訪者會把自己對生命早期中比較重要的人物的情感和關係投射到諮詢師身上,就此發現了移情現象。


在心理諮詢的發展歷史中,移情也是經歷了演變的。最開始,弗洛伊德認為移情會對心理諮詢進度有所影響,是一種阻抗。因為本來諮訪關係是工作關係,一旦產生移情,來訪者對諮詢師會直接產生情感依賴,那麼對本來的工作關係就是具有破壞性質的。就好比,我們在工作中和自己的同事產生戀愛關係,那麼對工作關係本身就是一種“破壞”,因為會使本來的關係產生一些變化。


但是後來,在各種各樣的諮詢案例中,弗洛伊德發現如果是積極的移情,能讓來訪者進行深度的自由聯想,以此為基礎,來訪者就能夠讓諮詢師最大程度的瞭解自己,幫助他找出內心深處的“情結”。而負面的移情雖然是心理諮詢過程中的危機,但就相當於我們在生活中所說的“風險越大,機會就越大”,是有扭轉的機會的。


在我看來,人的心理發展是不斷變化和進步的過程。可能你之前的諮詢已經讓你有所改變,那現在的這種情感,也許也是你進步的一個機會,如果你有意願的話,可以繼續對自我的探索,如果想再觀察一段時間,也無妨。


總結

移情在心理諮詢過程中的出現,既正常又不可避免,所以不必讓自己過於困惑。諮詢師的基本功當中,就要包括對移情的處理,你的任何困惑都可以向他表達。當然,既然是諮詢關係,那麼對於這些情感的探討,就要放在諮詢室中,儘量不要帶到生活中來,這樣只能平添自己的煩惱。祝一切順利!


鴕鳥說話


超級想念自己的心理諮詢師,但真的不敢給他提怎麼辦?如果諮詢關係超過過三年可以表白。

心理諮詢師和求助者之間發生戀情關係是有時間限制的。必須是在你們沒有聯繫三年以上才能有戀愛關係發生,否則就違反了心理諮詢師工作職責範圍和倫理道德。這樣對心理諮詢師是沒有好處的。

想念一個人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特別是想見不能見,想打個電話訴說一下,又不知從何說起。所以我能體會到你的心情,但是你要思念普通人,隨時都可以表白,但就是諮詢師不行。

所謂隔行如隔山,你不做那一行,你根本不懂他那一行的規矩,假如你真是隨性而為,你就是害了他。

人非草木 孰能無情,諮詢師也是人,他也有七情六慾,但是,他必須遵守職業操守,他不能砸自己的飯碗,如果他還想繼續當諮詢師的話。他就必須控制自己的情感。就算你和他表白了,他也不會接受的。

所以你只能單相思了,還有如果你實在是沒辦法不想念他,那麼你可以再去 以求助者的身份去諮詢他,來安慰你的相思之苦。


姐妹排行老四


超級想念你的心理諮詢師,是你對諮詢師的“移情”。

千萬不要把諮詢關係當現實

諮詢關係是一種極其特殊的介於虛幻和現實之間的一種關係。這個關係僅存在於諮詢框架之內。

很多來訪者忍不住在諮詢以外的時間給諮詢師打電話,發信息,在諮詢師不回覆就會產生強烈的失望、憤怒,認為諮詢師不愛自己。

來訪者需要明白的是諮詢師在諮詢設置之外沒有義務也沒有那麼多精力去照顧來訪者的情緒。

這也是諮詢設置的意義,在諮詢設置開始就強調了諮詢師與來訪者的界限,比如收費、約定時間。說明只在諮詢的時間內諮詢師給來訪者無條件的陪伴和接納。

只有以心理諮詢為目標,你的移情對自己才會有幫助。

藉助於這樣的情感,你可以與諮詢師一起討論,探索自己,幫助自己成長。


麗明心理


想念自己的心理諮詢師,可以理解,但是心理諮詢是有設置的,固定時間見面(危機除外),其他時間不聯繫,心理諮詢師希望給來訪者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把成長機會給來訪者。

設置指心理諮詢師與來訪者之間在心理諮詢(治療)這種特定的諮訪關係中達成的界定諮訪雙方的角色、關係的一套行為準則,包括如訪談時間、費用、療程(短程、長程)、治療頻率和諮詢(治療)方式。

心理治療的鼻祖弗洛伊德說:我們應該設想,倘若不是在此種設置下所提供的一些環境,病人就不會出現這些反應。


解憂心理醫生


心理諮詢師是一個職業,專門解決有心理困境的人的問題,而一個好的心理諮詢師通過跟患者交談會知道患者心理疾病產生的原因,從而制定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說白了就是他知道你想要什麼,知道怎麼樣去安慰你。

每一個心理諮詢師幫患者走出困境的時候都是用了真心去跟患者進行交流,從而解開患者的心結,那麼有些患者就有可能會在心裡邊對心理諮詢師產生好感、依賴甚至喜歡。而這種情感產生與特定的心理諮詢情境之下,並不是真正的愛情,這種愛情毫無基礎可言,隨著心理諮詢的結束和時間的洗禮這種感覺很容易消散。

所以我覺得你還是早點從中間走出來比較好。


心理驛站心靈之窗


首先,想念自己的心理諮詢師是很可以理解的,在諮詢裡我們將這類對於諮詢師的強烈的情感反應稱為“移情”。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你們的諮詢是有進展的。

而在諮詢中與諮詢師討論“移情”,本來就是對於諮詢很有幫助的一件事情,它可以幫助為你和你的諮詢師提供很重要的關於你的線索,從而讓諮詢走得更深。

因此,建議你在下次的諮詢中,嘗試向諮詢師真誠地表達你對他的感受吧。


黎瑋軒


在諮詢關係還持續還是諮詢關係已結束?

已結束可以大方點表達,甚至有必要可以再做諮詢。他其實是你生命一段旅程的陪伴者。

還在持續需要把你的想念帶到諮詢中去討論,這是非常有意義的部分,有移情的發生,可能會使諮訪關係有個很大的跨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