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為什麼敢說五年平遼?


袁崇煥為什麼敢說五年平遼?

崇禎


袁崇煥在御前會議上,向崇禎皇帝許諾五年平遼。
  會場休息期間,許譽卿代表大家問袁崇煥。你說能五年平遼,我們想聽一聽具體的執行方案。袁崇煥告訴許譽卿,我這是看皇帝著急,就隨口安慰一下皇帝。
  許譽卿一聽這話,當時就急了。這種話也是隨便亂說的,你別看皇帝只有18歲,但是皇帝遇事非常較真,你怎麼能和皇帝這樣亂許諾呢?
  但是,因為官員們的工作習慣從來都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與我無關,天塌下來,也是大個頂著。最經典的就是袁崇煥大說五年平遼。是個弱智也知道,這就是在大放厥詞。但是,就是沒有人跟皇帝說一聲。
  五年平遼?你也真敢胡吹!

袁崇煥為什麼敢說五年平遼?

魏忠賢劇照


  想當年,魏九千歲給你籌集了十五萬大軍,你被六萬敵人打得,連城門都不敢出。最後魏九千歲都氣得想撤你的職。就憑你這種表現,也想五年平遼,我們實在想知道,你拿什麼去平遼?
  魏忠賢雖然混蛋,但是平心而論,在寧錦之戰時,他一次集結的軍隊,已達到了帝國的能力上限。你袁崇煥,以當時的軍事資源,都不敢出城作戰,我估計你永遠也不敢出城作戰了。因為,你指望政府給你調撥更多的軍事資源,那是想也不用想了。
  只是這種事說起來,那可複雜了。因為,這樣一分析。那皇帝肯定會嚴抓各個部門的工作了。而皇帝一嚴抓各個部門的工作,提出這種疑問的人,自然會讓各個部門的官員都恨這入骨。因為,大家都少說一句話,什麼事也沒有了。你偏要多那一句嘴,你不嫌事多,我們大都還嫌事多呢!
  所以,官員都假裝什麼也不知道。總而言之,你袁崇煥敢吹,就吹去吧。反正有事了,也是個大的扛著。
  用城牆大炮戰略收復遼東,那不是作夢嗎?寧錦等地,是滿清認為雞肋的地方,你自然有機會去修城池了,也自然能守住了。


  你試著越過遼河修一座城池?肯定修到一半時,滿清大軍就會殺過來。在這種背景下,你怎麼修一座城池?就算你能修好這座城,滿清大軍長期把軍隊駐紮在你城下,你如何應對呢?你都越過遼河了,滿清可能三兩天、二三十天就撤軍嗎?
  你不要說敢越過遼河了,你就是敢越過大淩河,滿清也會曠日持久的圍住你。對此,只要看一下幾年後,祖大壽是如何被俘虜的,大家就可以知道。
  如果在圍攻大淩河城時,滿清也是攻打三兩天、二三十天,明帝國肯定就會多一個大淩河大捷。問題是,滿清圍住大淩河城就是不撤軍,硬把大淩河城耗得人吃人了;最後祖大壽終於被俘虜了。
  你不要說收復全遼了,你有本事,先把廣寧收回來。廣寧城沒有敵人一兵一卒,你都無力收復,你都不敢收復。你們在寧錦折騰了七八年,從來都不敢越過大淩河一線,就憑你這種表現,也敢說收復全遼,你不是扯淡嗎?
  從基本的歷史事實去看,誰也會覺得,袁崇煥的五年平遼,只是一句大話。
  但是,袁崇煥在提拔自己親信時,是這樣對皇帝說的;我五年平遼,就是靠這三個人的。如果到時無法平遼,不用你動手,我就動手殺了他們三個人,而且您也可以殺我。“此三人當與臣始而終之,若屆期不效,臣手戮三人,而以身請死於皇上”

  如果看袁崇煥這段話,誰也會覺得,袁崇煥對五年平遼,是充滿信心的。因為,這是和皇帝立下了生死狀。
  而且,袁崇煥在殺毛文龍後,是這樣對皇帝說的,毛文龍活著,會阻礙我平遼,所以我殺了他。當然了,如果我五年之後平不了遼,你也可以殺我。“臣五年不能平奴,求皇上亦以誅文龍者誅臣!”
  如果看袁崇煥這段話,誰也會覺得,袁崇煥對五年平遼,是充滿信心的。因為,這同樣是與皇帝立下了生死狀。
  但是,我相信一個客觀分析歷史的人,都會認為,在當時背景下,所謂的五年平遼,是根本不具備可行性的。因為,在當時背景下,明帝國能壓制住滿清繼續擴張的勢頭,也是近於不可能的。所以,袁崇煥在寧錦折騰了半天,最後平遼八字沒有一撇,滿清卻打到了北京城下。
  既然大家都認為五年平遼,是不可能實現的;既然袁崇煥本人也承認,所謂的五年平遼,只是為了安慰皇帝才說的大話。
  我們現在的問題是,為什麼袁崇煥會大言不慚的開口閉口五年平遼,更敢揚言,如果不能兌現諾言,他就一死以謝天下呢?
  我想,合理的解釋應該是,袁崇煥當時就計劃讓關寧部隊軍閥化了。部隊軍閥化的結果是什麼?我們看看關寧軍隊後來的表現,就可以知道了

  在己巳之變時,皇帝把袁崇煥拘捕了,結果呢?在滿清大軍包圍帝國都城時,祖大壽就率軍撤走了。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事呢?
  據說是因為袁崇煥在關寧軍隊的威信太高了,所以關寧軍隊看到皇帝敢抓袁崇煥,馬上就率軍撤走了,雖然當時敵人的軍隊正包圍著帝國都城。
  其實呢?這種說法,純屬扯淡。
  我們可以想象,在魏忠賢時代,如果魏忠要殺他袁崇煥,關寧軍隊敢公然對魏忠賢表示不滿嗎?肯定是不敢的!因為,一支沒有軍閥化的部隊,是絕不敢與執政官叫板的;而在這種背景下,執政官想撤一個將領、殺一個將領,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難度。
  在正常情況下,明帝國軍隊內部是三條系統並存的。換而言之,有內廷的監軍系統;有文職官員的行政系統;有各級將領構成的軍事系統。在這種三系統並存的背景下,某一個人想依靠軍隊,對皇帝表示不滿,他肯定是不想活了。因為,皇帝隨便派兩個使者過去,就可以把他抓到監獄的;而且皇帝肯定會這樣乾的,因為這本身就是叛亂。
  這三條系統並存,本身就意味著,沒有人能靠軍隊對皇帝表示不滿。因為,在這三條系統並存的背景下,軍隊內部的人事權力,一直牢牢控制在皇帝手中。換而言之,在某個軍區內部,各有將領、官員升降沉浮,都控制在皇帝手中。

  部隊軍閥化的原因是非常多的。但是,最後的結果就是,部隊內的人事權力都被某個人控制了。在這種背景下,擁有人事權力的人,就會漸漸把部隊軍閥化了。結果就是,最後有人依靠軍隊與皇帝叫號時,皇帝一點辦法也沒有了。
  在帝國都城被敵人包圍時,關寧軍隊就敢擅自率軍撤走。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這支軍隊已軍閥化了。否則,他們哪敢幹這種事呢?因為,這種行為,放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中,主要責任者也是死罪!如果這都不是死罪,那什麼叫死罪呢?


袁崇煥為什麼敢說五年平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