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歷史看大清》|一個票友眼中的中國史「皇太極卷」191


《翻開歷史看大清》|一個票友眼中的中國史「皇太極卷」191

再徵朝鮮

當然,阿濟格撤軍還有更重要的原因,皇太極正籌劃一次更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目標,朝鮮。

在眾貝勒勸進的時候,皇太極推辭說要聽外藩的意見。其中,當然也包括朝鮮。於是,朝廷派出使者訪朝,希望朝鮮國王也參與勸進。

此時的朝鮮國王,還是當年的李倧。隨著年齡的增長,政治覺悟也略有進步,他已經提前知道使者的意圖,倒也沒啥脾氣,畢竟脾氣要跟實力掛鉤。

可沒成想底下的大臣不幹了,對此深惡痛絕。經常看韓劇的人大概能瞭解,這個國家的人比較死心眼。大臣們表示,對這種破壞綱紀倫常的行為,堅決不能接受。哪怕國家被滅,也在所不惜。見到底下的人突然反應這麼激烈,李倧都懵了。你們不惜個屁呀,國家又不是你們的。

可有時候,在瘋狂的文官集團面前,國王也沒有辦法。於是,李倧下令暫時不接見(扣留)大金使者,也不接國書。畢竟勸進這種事誰也不好意思明說,只要假裝不知道,興許能矇混過關。

況且,即使沒有朝鮮的勸進,皇太極也順利DENGJI了,絲毫沒有影響。如果事情到此為止,可能也就拉倒了。偏偏死心眼的朝鮮“駐金大使”,在皇太極的DENGJI典禮上,居然不肯跪拜。

皇太極暴脾氣一上來,把過去朝鮮那些爛事全想起來了,什麼不納貢、拒絕互市、禮數不周等等。而且他突然發現,朝鮮人太壞,居然玩文字遊戲套路他。上次征討的時候,朝鮮國王投降,表示願意結為“兄弟之國”。可另一面,朝鮮又繼續跟大明保持“父子之國”的關係。照這樣一算,大清還得管大明叫爹。關鍵造成如此尷尬的局面,跟大明半點關係沒有,完全源於朝鮮的YY。

本來不想把你當瓣蒜,你非要熗鍋,這就有點欠拍了。

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十二月,皇太極親率大軍十二萬,再次出征朝鮮,同時,下令濟爾哈朗留守瀋陽,阿濟格等駐守遼河入海口,以防止大明偷襲。

看架勢,大有不破朝鮮誓不回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