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時代大型佛畫:釋迦金棺出現圖

平安時代大型佛畫:釋迦金棺出現圖

釋迦金棺出現圖

十一世紀平安時代

縱160.0釐米 橫229.5釐米

京都國立博物館收藏


本圖描繪釋迦牟尼佛橫臥金棺入涅槃時,為了自天上趕來、但未及相見的母親之故,以大神力復活,併為母說法的情景。這個情景是根據曇景所譯《摩訶摩耶經》而來的。用單一畫面描繪此主題的作品僅見本圖,此外,做為平安時代大畫面佛畫的存世作品而言,本圖也極為珍貴。


在橫長型式畫面的中央,自金棺起身的釋迦牟尼佛將身軀略為傾斜,面向左下方跪地聽法的佛母摩耶夫人。金棺正面前方,擺有置放供品的桌子,其左側放有有佛衣的几案。在金棺周圍,畫有多達七十人以上為數眾多的會眾。


據寺傳記載、十六世紀日本戰國時代名將織田信長攻打比睿山之際,長法寺僧將釋迦金棺出現圖持歸秘藏、戰後讓渡,現為日本指定國寶,由京都國立博物館珍藏。原圖是西元十一世紀平安時代用單一畫面描繪此主題的作品僅見本,也是平安時代大型畫面佛畫的唯一存世作品,極為珍貴。


平安時代大型佛畫:釋迦金棺出現圖


自金棺起身的釋迦牟尼佛將身軀略為傾斜,面向左下方跪地聽法的佛母摩耶夫人而說法。


平安時代大型佛畫:釋迦金棺出現圖


在橫長型式畫面的中央,自金棺起身的釋迦牟尼佛將身軀略為傾斜,面向左下方跪地聽法的佛母摩耶夫人。金棺正面前方,擺有置放供品的桌子,其左側放有有佛衣的几案。在金棺周圍,還畫有多達七十人以上為數眾多的會眾。


平安時代大型佛畫:釋迦金棺出現圖


右上方飛天身姿曼妙,飄逸輕柔,供養讚歎。


平安時代大型佛畫:釋迦金棺出現圖


水神、火神及諸天神、夜叉等隨喜讚歎這驚奇的一幕。


平安時代大型佛畫:釋迦金棺出現圖


難陀及諸弟子和護法神將。


平安時代大型佛畫:釋迦金棺出現圖


平安時代大型佛畫:釋迦金棺出現圖


跪地聽法的佛母摩耶夫人及阿難尊者(左側)。


平安時代大型佛畫:釋迦金棺出現圖


平安時代大型佛畫:釋迦金棺出現圖


畫面上使用了各式各樣的中間色調,並以包括金銀彩在內的豐麗色調來加以著色。衣服上使用了局部暈染及漸層暈染等暈色方法,並在其上加以白色照暈(加上白色暈染使其呈現反光效果,類似高光法),使顏色組合看來更顯得柔和。此外,衣服輪廓使用彩色線條的手法,可見於十一世紀後半的天台佛畫。另外,需要特別強調的佛衣及佛缽的輪廓線則使用了肥瘦線(指具有粗細變化的線條表現),這種方式作為一個新的傾向格外引人注目。釋迦牟尼佛及摩耶夫人的衣服以截金紋樣加以裝飾(截金指將金、銀箔切成小片,用於繪畫或雕刻作品上的技法),產生了一種把光集合到畫面中央的效果。目睹此奇蹟的在場會眾亦驚亦喜的情感流露,經由精巧的線條描寫及向心式的構圖生動地表現出來。


平安時代大型佛畫:釋迦金棺出現圖


本圖原藏於京都天台宗長法寺內,江戶時代被稱為《涅槃圖》。之後,經松永記念館收藏後捐贈給國家。


平安時代大型佛畫:釋迦金棺出現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