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達20年的密探生涯,曹寅是如何向康熙傳遞情報的?

引言:

大名鼎鼎的曹雪芹是家喻戶曉的文學巨匠,一部《紅樓夢》位列我國古典四大名著,深受國內外讀者喜愛。而《紅樓夢》中的賈家就是以曹雪芹自己的家族為背景。他的祖父曹寅,官通政使,任江寧織造。當然,這只是明面上的身份;實際上,曹寅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份,那就是康熙皇帝的密探。自1690年起至1712年歿故,曹寅的密探生涯長達22年。

那麼,密探曹寅是如何向康熙皇帝傳遞情報的呢?這些情報對康熙治理國家又有怎樣的作用呢?本文將為你細細道來。

長達20年的密探生涯,曹寅是如何向康熙傳遞情報的?

一、康熙朝密摺制度的形成

在康熙朝,各省官員與京官就行政問題以“本章”向皇帝奏報,而“本章”主要是通過通政司或內閣遞呈,也就是說,本章在進呈皇帝閱覽之前,其內容已經摘簡,格式也經過檢核。

過了那麼多人的手,保密性可想而知有多差。在這樣的情況下,康熙想要掌握第一手資料,只能另闢蹊徑。

由於吸取了明朝專職特務機構如錦衣衛、東廠、西廠的教訓,清朝統治者沒有設立公開的特務機構,英明如康熙,更不可能重蹈覆轍。

清初南方地區是反清復明勢力最為龐大的地區,為了鞏固統治,康熙在江南設立“三織造署”,其職能除了給宮中供應絲織品外,最重要的就是給皇帝提供秘密情報。康熙曾多次叮囑江寧織造曹寅:“以後有聞地方細小之事,必具密摺來奏。”

密摺直接進呈至宮中,僅由皇帝一人親覽。而最早運用密摺制度的兩個人,就是江寧織造曹寅和蘇州織造李煦。

長達20年的密探生涯,曹寅是如何向康熙傳遞情報的?

二、密摺奏報的形式和內容

密摺不拘格式,可以自由書寫,也不用做裱褙、提要、副本這些純屬形式上沒有任何實際作用的事情。簡言之,密摺的特點就是快捷、高效、私密,只奏報對皇帝而言有分量的信息。

曹寅的密摺都是繕寫在長長的紙上,紙折成手風琴形狀,可以平展開來,或折成20釐米長、10釐米寬的小冊子。放在一個用封條封好了的小信封裡,封條的上面寫“固”,下面寫“封”,信封上寫著“奏摺”。然後再用一隻大信封套住這隻小信封,用一根白紙條扎住大信封,並在紙條下寫上自己的銜階和名字,外包裝用白紙包好,在包裝口下方再寫一遍銜階和名字,最後用來封箴的幾個字是“臣寅”“叩首謹封 ”。

這些程序做完後,密摺再被放入一個特製皮匣,皮匣有兩把鑰匙,一把交給奏摺官員,一把由皇帝保管,任何人都無法開啟。

對於保密性,康熙非常重視,他叮囑曹寅:“倘有疑難之事,可以密摺請旨。凡奏摺不可令人寫,但有風聲,關係匪淺。小心,小心,小心,小心。

我們常說“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康熙連說了四遍,可見其對密摺的重視程度非同尋常。

康熙批示密摺也從不假手他人,有一次他因右手病痛不能寫字,就改用左手批示,絕對要親力親為。

長達20年的密探生涯,曹寅是如何向康熙傳遞情報的?

密摺的傳遞也是慎之又慎。曹寅和李煦都是用信得過的“家人”作為私人信差,把密摺遞送到奏事處,並交由康熙的親信太監來處理,直達聖聽。康熙閱批後,再經由原途徑下達給上奏者。

信差步行往返江寧和北京的時間是29到35天,這種專人專事的制度,使密摺繞過了所有的正常渠道,未經批准的人完全沒有機會讀到這些奏摺。

曹寅奏報的內容包括區域性的天氣、糧食價格以及盜匪等問題,每道奏摺長度一般不超過300字。天氣問題如雨水、冰災、旱情,糧食問題如收成、米價、流通,社情民意如疫病、民情、流言、官吏貪廉,都是康熙關心的。

隨著康熙對曹寅信任度的提升,兩人在密摺中還討論封疆大吏、科考弊案、“朱三太子”這些更為重要的時政密聞。

比如大學士、史官、戶部尚書熊賜履辭官歸隱江寧後,曹寅1708年春奉命注意熊賜履的動向。1709年,曹寅收到康熙硃批:

“熊賜履近日如何?”曹寅奏報:

“打聽得熊賜履在家,不曾遠出。其同城各官有司往拜者,並不接見。近日與江寧一二秀才陳武循、張純及雞鳴寺僧,看花作詩,有小桃園雜詠24首,此其刊物流佈在外者,謹呈御覽。因其不與交遊,不能知其底蘊。謹據所得實奏。”

短短几句,信息已相當可觀,明確回覆了皇帝所要知道有關熊賜履的種種疑問,言簡意賅。康熙對曹寅的辦差效率非常滿意。

長達20年的密探生涯,曹寅是如何向康熙傳遞情報的?

三、密摺奏報的重要作用

1.掌握第一手資料

康熙的密探來自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員,這些人可以直接向皇帝呈遞密摺。大到轄區內的民政、軍事、官吏任免、謀反叛亂,小到氣候好壞、錢糧米價、街談巷議,都是康熙想要知道的內容。密摺避開了公開、繁瑣的官樣文章,無疑給康熙提供了知曉天下事的第一手資料。

2.提高行政效率

密摺制度簡化了明代以來繁瑣的文書處理制度,提高了清政府的行政效率。下情能及時上達、上諭能快速貫徹,而且專人專辦,整個流程簡潔高效,康熙“身在深宮之中,而照明四海之內。”

3.利於中央集權

正是由於密摺的私密性,皇帝和群臣一對一的直接對話,群臣一方面可以直言進諫,另一方面又可廣開言路,大臣們相互牽制,對自己的權力和職責有所敬畏,進一步加強了皇權。而且凡密摺奏事之人,必是康熙的寵臣,群臣為了獲取皇帝的信任,自然勤勉於政,獻媚君上,君主專制也得以強化。

長達20年的密探生涯,曹寅是如何向康熙傳遞情報的?

結語:

據史料記載,康熙一朝,密摺奏事的官員有100多人,時至今日,保存完好的康熙朝密摺共有3000多件。

如果沒有心腹耳目定期奏報,康熙高居廟堂之上,根本無從知道各地的真實狀況,僅靠6次南巡是遠遠不夠的。

清初的統治者還有“反清復明”勢力的威脅,比如“朱三太子”朱慈煥,他是前明皇帝唯一倖存的兒子,本來以化名在山東教書,但在1708年,浙江等地的多起騷動都假借朱三太子之名而起。曹寅、李煦在密摺中都及時奏報了重要信息,做到了防微杜漸,讓康熙倍感安心。

康熙是“康乾盛世”的開創者,他在位61年,內政外交功績卓著,這與他施行的密摺制度也有一定關係。

雍正登基後,密摺制度得到進一步發展和規範,使得君主專制、中央集權達到頂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