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健康安全,这10大类食品,少吃为妙

治疗期间,大家都会交流需要忌口的食物。中国人往往特别在意牛羊肉、公鸡、无鳞鱼、韭菜这些“发物”。但站在营养师的角度,这些都不是真正危险的食物。想了解更多,可以读:


面对“发物”,是谁在左右你的大脑?

所有“发物”都不吃,反会影响治癌效果?


治疗期间为了身体健康,真正需要避免的到底是什么呢?是下面这10大类食品!


关键词:“安全风险高”。


腌制食品

上榜理由:如腌肉/鱼、火腿、干巴、香肠、腊肉、烟熏肉等。此类食品本身高盐,食品安全风险高,不推荐食用;如需食用,必要高温加热做熟,少量食用。


推荐替代:新鲜肉、鱼、蛋、禽,加工直到熟透。

饮料机贩卖的饮料

上榜理由:此类饮料由于容器卫生难以保障,安全风险高;且这类饮料一般高糖,不利于治疗期间血糖的控制;尤其是碳酸饮料饱腹感强,不利于摄入真正有营养的食物。


推荐替代:饮用水;体重下降需要补充营养者,可饮用口服营养补充液,例如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的全营养产品。


无照摊贩售卖的食物


上榜理由:食品原材料和加工过程的卫生难以得到保障。


推荐替代:家中自制;安全卫生的餐厅或食堂。


未全熟的肉蛋类


上榜理由:没有全熟的牛排、溏心蛋、白切鸡等,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加热至全熟才能杀死绝大部分的有害菌。


推荐替代:将这些食物加工直到熟透。


为了健康安全,这10大类食品,少吃为妙


外卖沙拉、凉菜


上榜理由:尤其是生的芽类(如豆芽等),外卖食品原材料和加工过程的卫生无法确认安全清洁,生的食品风险尤其高。


推荐替代:自制,将这些食物加工直到熟透。


寿司、生鱼片、生蚝


上榜理由:这些食物容易受到细菌污染,不宜生食。


推荐替代:不吃寿司,鱼烹饪加工直到熟透。


熟食卤味


上榜理由:熟的肉类只能在室温下放2个小时,太久就会造成大量的细菌生长,如不知道加工和储存情况,应该避免。


推荐替代:自制,做好后及时放冰箱,再次食用需要彻底加热。


为了健康安全,这10大类食品,少吃为妙


未经过巴氏杀菌的乳制品、果蔬汁


上榜理由:比如,农场现挤出来牛奶都是没有杀菌的,而巴氏杀菌可以杀死有害菌,降低感染的几率。


推荐替代:经过巴氏杀菌的乳制品,果蔬汁。


超市加工过的水果拼盘


上榜理由:食品原材料和加工过程的卫生不知道是否是安全清洁的,容易受到细菌污染,食品安全风险高。


推荐替代:买带皮的蔬菜水果在家自己洗干净再削皮。


自制酸奶


上榜理由:自制酸奶不容易控制菌种,容易产生其他有害菌。不推荐在治疗过程中食用自制酸奶。


推荐替代:购买可靠厂家销售的经过巴氏杀菌的酸奶。


为了健康安全,这10大类食品,少吃为妙


今天就先介绍这些外面能直接买到,但安全风险高的食物。但是,即使自己做饭,在食材采购和烹饪过程中,也同样要注重食品安全。


下一期我们就来聊聊,如何做一顿安全的大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