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娃憋坏?近百个室内游戏在等你


宅在家,娃憋坏?近百个室内游戏在等你


疫情爆发以来,全国人民放了一波长长长长长假,从开始的欢天喜地到后来的焦虑不安,从各种厨艺大赏到黑暗料理鼓捣一遍,最后终于在被憋出精神病的边缘试探。


大人都这个亚子了,何况天生爱动的孩子呢?满满的活力发泄不出去,怎能不暴躁、暴走、爆哭?暴揍……(那不能!)


所以,体谅到家长们陪玩游戏弹尽粮绝的愁苦,叨叨为大家新准备了近百个室内陪娃玩的游戏,无论是在卧室、客厅、厨房、书房、洗手间还是阳台,只有你想不到的游戏,没有不能玩的东西。


宅在家,娃憋坏?近百个室内游戏在等你

卧室游戏


1、袜子配对

道具:洗干净的袜子

玩法:将家里收下来干净的袜子交给孩子,让孩子按照颜色、样式等配出一对对一样的袜子。

益处:孩子对分类的概念有初步印象,掌握事物间的联系和区别。


2、手心手背

道具:床垫

玩法:家长和孩子一起把手平放在床垫上,手心朝下,妈妈喊口令“手心”或“手背”,爸爸和孩子按照指令将手心朝上或朝下,谁的手掌翻得既快又对谁获胜。

益处: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


3、蚂蚁搬家

道具:床、枕头、毛绒玩具等

玩法:床上适当放些障碍物,家长首先背起孩子从床头越过障碍物爬到床尾。再次从床尾爬到床头时家长需双手和双脚各夹一个玩具,孩子需要将一个玩具放在身体任意部位(背、颈部)带回床头,中间不能掉落。

益处:巩固孩子的爬行能力。


4、爬山过河

道具:3条被子、枕头、毯子

玩法:准备3条或以上的被子,家长和孩子一起把被子、枕头叠在一起变成一座柔软的“小山”,让孩子爬上去。当孩子可以轻松爬过“山”后再增加难度,再将毯子横在“山”下面,爬过山后还需要越过毯子“河流”。

益处:感觉被子的柔软与可变性,发展孩子的动作。


5、打地鼠

道具:被子

玩法:首先家长扮演地鼠,将自己裹在被子里,缩成一团,然后趁孩子不注意,将手、脚或头等钻出被子,引导孩子用手触摸家长露出的身体部位,再迅速钻回被子中;玩一圈后,家长和孩子角色互换,孩子扮演地鼠,家长来打地鼠。

益处:锻炼孩子的反应速度。


6、笨熊大作战

道具:被子

玩法:家长把孩子用被子包起来,变成一只“熊”,随后家长自己也裹上一条被子,与孩子展开作战,可以是相互扯开对方的被子,也可以是将手伸到对方的被子里,动作随意,主要是起到互动的目的。

益处:锻炼身体的协调性。


7、传送带

道具:几条被子

玩法:家长将几条被子叠成长方形,分布在卧室不同角落,让孩子躺在被子上面,爸爸妈妈抬着走,走到另一条被子前面后将孩子放在被子上,抬着继续走,最后将孩子“传送”到指定的位置。

益处:增加一家三口的感情交流。


8、钻树洞

道具:大的空调被

玩法:家长准备一条大的空调被,爸爸、妈妈分别站在被子的两头,手捏住被子的两只角,将被子变成“洞”状。然后孩子在洞中钻进钻出,家长给孩子喊口号鼓励。

益处:发展孩子手脚协调爬的动作。


9、一叶扁舟

道具:被子

玩法:在床上铺开被子,家长各执被子一头,让孩子在被子中间,将被子离开床面一段距离,家长拿着被子四角摇晃,像是海上的小床,孩子在乘船。让孩子在被子上爬行,家长逐渐增加抖动的幅度。

益处:锻炼孩子勇敢的性格。


10、倒蹬自行车

道具:

玩法:家长和孩子躺在床的两头,抬起腿让双方脚心相贴,然后一前一后地蹬腿,像骑自行车一样。还可以一边蹬一边念儿歌。

益处:练习腰部和腿部的力量,培养动作的协调性。


宅在家,娃憋坏?近百个室内游戏在等你


宅在家,娃憋坏?近百个室内游戏在等你

客厅游戏


11、寻宝游戏

道具:

钥匙、小玩具车、遥控器等(无指定物品)

玩法:将某件物品藏起,给孩子一些提示,如几个带指示箭头的卡片,分别贴在距离物品一定距离的位置。让孩子根据一定的提示去寻找被藏起来的物品。如孩子年龄较大,还可将图片替换成纸条。

益处:锻炼孩子的耐心和观察能力。


12、小侦探

道具:客厅内现有的东西即可

玩法:蒙上孩子的眼睛,带着孩子在屋内走动,然后指定一个物体让孩子用手触摸,说出摸到的东西是什么,或让孩子讲出其现在的位置。

益处: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


13、推球进洞

道具:小球

玩法:在地板上指定一个区域作为目的地,让孩子在一定距离外尝试用小手将小球推动到目的地,然后看小球是否停留在目的地,按小球停留后距离目的地的位置设置得分,全家一起玩更有趣。

益处:锻炼孩子手眼协调能力。


14、火车过山洞

道具:纸板箱、拼图或搭建类玩具

玩法:将拼图或玩具部件分成两堆,分别放在大的纸板箱搭建的隧道两头,让孩子在隧道内穿梭并将一头的玩具全部运到另一头,才算完成任务。

益处: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和大运动,学习完成任务。


15、开车啦

道具:两把凳子

玩法:家长搬两把凳子前后放置,让孩子当司机坐在前面;家长当乘客坐在后面,设置搭车场景;询问孩子我们去哪?前面有红灯,车要停下吗?

益处:帮助孩子将语言和动作结合起来。


16、踢足球

道具:皮球

玩法:将孩子的皮球拿过来,家长和孩子各占据客厅的一个墙角,相互用脚传球。

益处:锻炼孩子的应变能力。


17、打电话

道具:纸杯、绳子

玩法:找两个纸杯,在纸杯的底部扎一个小孔穿上绳子;家长和孩子将60~80cm的线拉直。让孩子将纸杯扣在耳朵上,家长对纸杯说话,再让孩子对纸杯说话,家长将纸杯扣在耳朵上。模拟打电话的样子,一问一答。

益处: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18、迷你保龄球

道具:纸杯、小球

玩法:用6个纸杯或塑料杯,垒成金字塔的形状,垒好后在1米之外滚动小球,让小球把金字塔推倒,每人有三次滚动小球的机会。杯子全倒之后,第二次再用10个纸杯垒成金字塔,并在2米外滚动小球,直至杯子全倒。以此类推,增加难度。

益处:锻炼孩子手眼协调能力。


19、脚印跳舞

道具:彩色纸、剪刀、透明胶带

玩法:按照孩子的鞋子,用剪刀将彩色纸剪成和孩子脚形大小一致的脚印。再用透明胶带将脚印交错的黏贴在地板上,注意双脚脚印的距离和前后位置,然后播放音乐,让孩子顺着地上的脚印路线跳舞。

益处:锻炼孩子的节奏感和反应力。


20、家庭小剧场

道具:床单

玩法:将床单DIY成一个简单的小幕布,让孩子带着喜欢的玩具或小手偶进行绘声绘色的表演,表演内容和形式家长可以引导,但最终的表演需要孩子自己创造。

益处:锻炼孩子的创造能力。


宅在家,娃憋坏?近百个室内游戏在等你


宅在家,娃憋坏?近百个室内游戏在等你

厨房游戏


21、小乐队

道具:勺子、盘子、碗、小的平底锅等

玩法:用上面的工具,通过敲击的方式来创造音乐,可以家长先示范找一下节拍,再和孩子一起玩。

益处:协调性、聆听的技巧和音乐感知。


22、你的鼻子还好吗?

道具:食醋、香油、生抽等

玩法:准备一些带盖的瓶子,取少量不同气味的调味料分别倒在瓶子内。让孩子依次闻一闻每瓶散发的气味,告诉其名字。过几秒钟后,再让孩子闻一闻,并问这是什么。

益处:锻炼孩子对气味的分辨能力。


23、小小面点师

道具:过期面粉(或面粉)

玩法:将面粉加水揉成面团,然后和孩子一起擀面条,包饺子、包子等,满足他们想当厨师的愿望。

益处:锻炼孩子手工技能。

24、勺子运丸子

道具:饭勺、盘子、面粉团

玩法:根据勺子大小,用面粉捏一些面粉丸子,然后在厨房的两侧各放一个盘子,一侧放着面粉丸子,让孩子利用勺子依次将面粉丸子运到对面目的地。运输过程,一旦有面粉丸子掉在地上,就马上跑回原点重新开始运输。

益处:锻炼孩子手眼协调能力及运动能力。


25、吹纸杯

道具:吸管、纸杯

玩法:在桌子上倒扣纸杯,让孩子用吸管来吹纸杯,桌上的缝隙可以当做终点线。比赛看谁吹得更远、更快。

益处:锻炼孩子肺活量。


26、瓶盖捉迷藏

道具:各种大小盒子、大小瓶子和瓶盖

玩法:把家中各种不用的小瓶子、小盒子等集合在一起,然后将它们的瓶盖和瓶身分开,让孩子对此进行配对。

益处:培养孩子的细心观察能力。


27、海滩趴体

道具:大米、勺子、铲子、盆

玩法:用家里的大米代替海边的沙子,让孩子利用以上的道具随意的挖、倒、铲等,孩子自己玩或家长陪玩都非常的有乐趣。

益处:锻炼孩子创造力、想象力及精细运动。


28、蔬菜洗澡

道具:胡萝卜、西葫芦、西红柿等

玩法:和孩子一起给蔬菜洗澡,一边清洗一边说出这个蔬菜的名字、特征,清洗时的注意事项等,刚开始家长可以尽量挑选一些容易清洗的蔬菜,随后再增加蔬菜的清洗难度。

益处:让孩子了解不同蔬菜的特点。

29、挑豆子

道具:一包黄豆、一包红豆、一包绿豆、盆

玩法:刚开始可以在半盆绿豆里面加几颗红豆,家长和孩子一起挑出红豆,看谁挑得多;随后增加难度,增加红豆的数量。最后再倒入黄豆,让孩子给三种豆子分类。

益处:锻炼孩子反应能力和精细化动作。


30、小小厨神

道具:厨房玩具或玩具刀叉

玩法:

家长在旁边真正的做饭,清洁蔬菜切菜等,然后让孩子利用家里的厨房玩具(如无,可以用塑料刀叉代替,注意不要有尖锐的地方以免划伤孩子)模仿大人的工作状态。切菜、炒菜等,因为是游戏,所以家长选择可生吃的食物在锅内(不开火)翻炒。Ps:游戏时注意安全,不要让孩子接触危险物品。

益处:锻炼孩子手眼协调能力和精细化动作。


宅在家,娃憋坏?近百个室内游戏在等你


宅在家,娃憋坏?近百个室内游戏在等你

书房游戏

31、找朋友

道具:字母卡、蔬菜卡、水果卡等

玩法:将一些字母卡片摊开,让孩子找出卡片上字母相同的图片。再字母卡换成水果卡或花草卡片等。随着孩子玩的多了,可以增加卡片的差异性,如将字母和花草混在一起,增加难度。

益处:锻炼孩子的分类能力。

32、头不能歪

道具:绘本书籍

玩法:家长和孩子站在一起,分别在头顶顶上一本书。慢慢向前移动,注意不要让书掉在地上。刚开始家长可以先将游戏规则告诉孩子,一起顶书走玩腻了的话,家长还可以和孩子分别站在两边;家长顶着书走到孩子身边将书交给孩子,然后回到原来位置;再让孩子顶着书,走到家长身边,来回传递。

益处:锻炼平衡能力和运动能力。

33、动物怎么叫

道具:动物绘本

玩法:给孩子读一些动物绘本,一边读一边对内容进行讲解,并教孩子学习动物的叫声。等孩子练习差不多的时候,家长说出一种动物,让孩子模仿一种叫声。

益处: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和反应能力。

34、小小绘画家

道具:a4纸、水彩笔或铅笔

玩法:根据孩子月龄选择不同的绘画,小月龄的孩子可以让其随意涂鸦,大月龄的孩子,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画小房子、太阳、草地等,然后放在一起分别讲解自己画的是什么,画面里都有什么,他们在干嘛等。还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画纸、墙壁、画板等,家长和孩子一起即兴创作,表达情绪和感受。

锻炼:孩子的绘画能力和想象力、感受力。

35、盖高楼

道具:积木、书本

玩法:准备一些积木,玩搭高楼、火车,或者其他形状物体的游戏。没有积木时,还可以用书本、盒子或其他物件代替。

锻炼:搭配的技巧。

36、创意手工

道具:生活用品或废弃物等

玩法:利用书房中的生活用品或废弃物等,再次创新。如饮料瓶扎几个洞,做成花洒;彩纸剪成花朵;废弃纸盒做成船等,根据现有物品随意创作,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锻炼:孩子的想象力。

37、撕撕乐

道具:报纸、杂志、海报、传单等

玩法:将废弃的报纸、杂志和没用的海报传单等放在一起,家长和孩子一起将纸质品撕成一条一条的,看谁撕的快。然后让孩子感受不同纸品撕起来的手感,选择不同的纸和家长比赛,看谁撕的纸比较长,没有中断。

益处:锻炼手指的精细动作。

38、阅读好时光

道具:绘本、故事书

玩法:

家长和孩子一起选择喜爱的图书阅读,小点的孩子由家长讲故事,孩子听。大点的孩子也可以给家长讲故事听。如果是家长讲故事,则由孩子翻页,反之亦然。

益处:增加亲子感情,锻炼孩子逻辑性。

39、书本骨牌

道具:各种厚度的书10本以上

玩法:家长把各种书从中间打开,以骨牌形式放在地上。若干本书放好之后,让孩子用手推动第一本书,并观察书一本本的倒下。

益处:手眼协调能力。

40、故事接龙

道具:

各种玩具

玩法:家长和孩子一起,家长开头讲“从前有一只小猪”,随后让孩子接下去,开始不会接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引导“小猪喜欢吃什么?”“小猪喜欢玩什么”

等,还可以利用身边的玩具,增加孩子的想象力。

益处:训练孩子的想象力和记忆力。


宅在家,娃憋坏?近百个室内游戏在等你


宅在家,娃憋坏?近百个室内游戏在等你

洗手间游戏

41、水花飞溅

道具:浴缸、水

玩法:家长预先将浴缸中的水装满,然后引导孩子在水中用手或脚用力的拍出水花。还可以比赛看谁拍的水花大又多。

益处:手、脚的力量训练。

42、雾蒙作画

道具:浴室、水蒸气

玩法:可以在孩子洗澡前,在浴缸内放好热水,让房间内充满水蒸气。然后引导孩子在被水蒸气蒙住的镜子前用手指作画,画出各种图案。

益处:锻炼绘画想象力,和手指的运用。

43、纸巾贴画

道具:各种颜色的纸巾

玩法:准备各种颜色的纸巾,然后用水将纸巾打湿,再将纸巾拼成各种图形贴在镜子上。

益处:手眼协调能力和想象力。

44、海底大冒险

道具:各种重量不同不怕水的玩具

玩法:准备各种重量不同的玩具,放在注满水的浴缸内,然后让孩子蹲下身用手将水中的玩具捞出,看谁捞出的玩具多。

益处:锻炼身体平衡力。

45、玩具洗刷刷

道具:可以脱下衣服的玩具,洗澡工具

玩法:家长先教孩子如何给娃娃脱衣服,并准备给娃娃洗澡。告诉孩子如何给娃娃打肥皂,并用洗澡工具给娃娃洗身体。一边洗一边说出清洗的部位。

益处:给孩子讲解男女孩子的区别,进行性教育。

46、刷牙小能手

道具:宝宝专用牙刷和牙膏

玩法:家长给孩子示范如何拿牙刷和挤牙膏。然后让孩子跟着自己一起刷牙,一边刷一边讲解注意事项。

益处:掌握并练习刷牙技能。

47、好玩的剃须膏

道具:剃须膏

玩法:家长先在孩子手中挤出少量的剃须膏,让孩子揉搓拨弄。再让孩子用剃须膏在浴室的镜子、墙壁上堆砌出各种造型,并询问孩子这是什么啊?

益处:开拓孩子思维

48、扬帆起航

道具:防水硬卡纸

玩法:用防水硬卡纸折一只纸船,浴缸内放满水后将纸船放进去,然后和孩子一起用吸管吹动小船,比赛看谁吹的小船走的远。

益处:锻炼肺活量。


49、吹泡泡

道具:肥皂、水、吸管、夹子、盆

玩法:家长在盆中放入水,然后将肥皂混合在水中,制作成肥皂水。再让孩子利用吸管或夹子吹出泡泡,比比看谁吹的泡泡多。

益处:锻炼孩子动手能力。


50、小画家

道具:颜料若干

玩法:准备若干颜料,让孩子在浴室的瓷砖上自由涂画,画完后再让孩子说一下画的是什么。

益处:

锻炼孩子自由创作能力。


宅在家,娃憋坏?近百个室内游戏在等你


宅在家,娃憋坏?近百个室内游戏在等你

阳台游戏

51、世界为什么倒过来?

道具:瑜伽垫或毯子

玩法:在阳台的地面上铺上瑜伽垫或毯子,然后让孩子趴在地上,家长从后面轻轻拎起孩子的双脚,注意不要太高,以免孩子头撞到地上。再让孩子用双手走路,颠倒着看看室内环境,周围景象并询问孩子的感受。

益处:感受正反事物的区别。


52、小小快递员

道具:收纳箱(纸壳箱)、各种玩具

玩法:家长准备一个收纳箱或纸箱和一些玩具,将玩具放在收纳箱内,让孩子扶着推车走,同时家长在房间内规划好区域,如小熊家、小鸡家等;让孩子将收纳箱里的玩具运送到指定区域。

益处:锻炼孩子手臂力量。


53、抓影子

道具:动物形状的卡片

玩法:白天将阳台的窗帘拉上,再点燃蜡烛,在墙上形成影子,进行抓影子游戏。或者拿一些轮廓清晰的动物卡片,映在墙上,问孩子这是什么。家长还可以教孩子做出各种手影,让孩子猜一猜。

益处:理解光影的不同变化。


54、飞行魔毯

道具:一条毯子

玩法:家长准备一条小毯子,让孩子面向自己趴在毯子上,引导孩子双手抓住毯子的边缘。家长拽着毯子一角,在阳台来回移动或在各个房间走走看看。还可增加或放缓毯子移动的速度,加速时别忘记提醒孩子,我们要加速喽~。孩子抓不住而从毯子上滑落后,家长可以引导孩子爬着追毯子,等抓到毯子,再将孩子放在毯子上。

益处:锻炼孩子爬行能力。


55、坐滑翔机

道具:背袋

玩法:家长用背袋将孩子固定在自己身上,或者力气大的家长可以让孩子骑在自己的肩膀上;然后家长慢慢蹲下、站起再蹲下;让孩子看到不同的景象。

益处:感受从低到高再到低的过程,增强空间感。


56、大小各不同

道具:桌椅板凳、餐具等

玩法:利用家中的物品,如桌椅板凳、餐具等放在一起,向孩子展示大小物体之间的叠放关系。如勺子放在碗里,碗放在盘子里盘子放在桌子上;小椅子放在大椅子上,大椅子放在桌子上等。

益处:让孩子认识量的概念。


57、绳结开开开

道具:毛线绳

玩法:在毛线绳上系上各种结,让孩子解开。前期可以教孩子如何解,后期让孩子自己解开。还可以将毛线两端系上,变成一个圈,家长和孩子一起翻绳。

益处:让孩子掌握翻绳技巧。


58、投球进篮

道具:篮球或毛绒玩具

玩法:站在一定的距离外,将篮球扔进洗衣篮,毛绒玩具扔进收纳箱等,只要是不怕摔的物品,都可以做投掷,比一比看谁扔的准。

益处: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59、123不许动

道具:音乐播放器

玩法:放一段音乐,随着音乐做动作,中断音乐后,动作也随之静止,看谁保持动作时间长。平时其他时候也可以玩,先预设一句游戏开始的话,如123不许动,然后保持住现有的动作。

益处:练习反应能力、平衡能力和肢体动作的灵活性。


60、按指令行动

道具:a4纸、小卡片

玩法:家长在a4纸上或小卡片上画一些简单的指令,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和喜好增加跳舞、唱歌、踢腿等动作。然后让孩子抽取几张卡片,按照抽取的先后顺序做动作。为了增加趣味性,还可以增设奖励制度,顺利完成动作获得几颗星,直到达到x颗星后有机会得到一个宝箱,打开宝箱后再继续探险等。

益处:锻炼孩子反应能力。

叨叨:

其实只要细心观察,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变成孩子的玩具,不要小瞧了孩子的创造力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