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工業迅速發展,內因外因有哪些?

孤獨的行者001


所謂日本的明治維新,主要指的是19世紀60年代末期,日本國內執掌政權者進行的自上而下、全盤推行西化資本主義與現代化的改革運動。在經濟上,明治維新推行“殖產興業”,竭力學習歐美技術,推進工業化浪潮,並提倡“文明開化”,歷時二十餘年,終使日本經歷跨越式發展,逐漸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

要談論明治維新後的工業發展內因與外因,就必然要了解明治維新的內容。原諒我在這裡簡要敘述下其主要的舉措,以為後文的分析提供依據。

1.君主立憲,廢藩置縣,進行中央集權。
2.倡導西學,文化西化,改元公曆。
3.殖產興業,統一工商業管理,推動土地改革,發行統一貨幣。
4.革新教育、司法、軍事的管理制度等等。

諸多的改革內容,紛繁駁雜,條條框框,其實無外乎實現了兩個主要方向上的變革:即日本君權的實至名歸和日本國內製度的資本主義化。

接著,根據題主的問題,我們從內因和外因兩個維度上看明治維新的推動。

一、內因

1.國內情緒的轉移

為何講國內情緒的轉移是其主要內因之一?

個人一直認為,廣義上的維新運動始於1865年日本長州藩發起的倒幕運動。明治維新之前,日本儘管有天皇,是為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但是,幕府將軍才是擁有軍政大權的實際領袖。而日本社會各階層,基本是當時中華文化下的“士、農、工、商”。而倒幕運動之後,社會階層進行了重新的洗牌,原本幕府的門客統統劃入了“士”的範疇,即我們現在所認識的武士。

這些武士在倒幕運動中,或立下了赫赫戰功,或下克上成為了新勢力的領袖,然而日本國內資源有限,得到了實際權力的天皇,該以怎樣的榮耀賞賜給曾經支持自己的部下呢?

那些武功煊赫,“報國心切”的忠君愛國之士,其愛國之心又該到何處宣洩?

此時,瞄準工業的發展,學習西方的技術(當然包括軍事技術)是最大的轉移對象。當然這個內因,也為後來日本三翻四次侵略亞洲各國埋下了伏筆。

2.團結階層的需要

明治維新後,日本各階層得到了重新的劃分。既然是重新劃分,就必然有人得到了改革的紅利,有人失去了原本的利益。而對於天皇等高層來說,剛剛得到最高君權,即面臨上下離心的朝廷,再加上外部西方帝國的侵蝕,實在是一個難以名狀的爛攤子。

這個時候,團結社會各階層顯得十分重要。如何團結?我想不用多說。

經濟建設決定上層建築,只有經濟上去了,一切才能水到渠成。

二、外因

1.西方列強的侵蝕

外部西方列強的入侵自不必說。1853年,美國人馬休·佩裡和祖·阿博特等率領艦隊進入江戶,並要求與日本建立外交,進行貿易,史稱黑船事件。第二年,日本即與美國簽訂了首份不平等條約——《神奈川條約》,正式承認了美國的優惠國待遇。

黑船事件的發生使得國內有識之士充分認識到了西方資本主義的強大,先進的熱武器,堅固的船艦等都讓仍處在幕府統治下的日本人看到了一個新的世界。

而日本這個民族向來是適合學習的,並且是誰比較先進,就像誰學習,最後學為自用,甚至青出於藍,這是他們的優勢。

因此,西方列強的侵蝕,是明治維新後學習西方,促進進步最為有力的外部原因。

2.清朝的積弱與中興

咋一看,彷彿小標題有點矛盾,既然積弱,為何中興?然而,積弱是面對西方的“弱”,中興是面對亞洲各國的“興”。

清朝的積弱自不必說,自鴉片戰爭以來,清朝的統治每況日下,自身難保。而中興之說,則來源於著名的洋務運動。自1861年辛酉政變後,洋務派,諸如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名臣逐漸嶄露頭角,他們或置辦工業,或開設學堂,力圖使當時的清朝走上西為中用的近代化道路,中興之像逐漸顯現。

洋務運動中最為典型的便是“北洋艦隊”的創建,號稱東亞最強,歷史上著名的“長崎事件”便是其傑作。

因此,日本不但看到了西方列國的強大,更見識到了清朝由積弱到逐漸中興,這種情形,極大地從心理上震撼了日本朝野。

超越清朝,躋身強國之列,我想大概是明治維新後日本天皇最大的夢想了,這就和我們在建國初期,三年趕英,五年超美的心理一樣。

洋洋灑灑寫了許多,不知道有沒有回答在題主問題的點上。

其實明治維新和洋務運動差不多是同時代的產物,然而明治維新使日本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其影響深遠至今;而洋務運動卻永遠地成為了一個教科書上的歷史名詞,令人遺憾。


會跳高的豬


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上的一次政治革命。它推翻德川幕府,使大政歸還天皇,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實行大改革,促進日本的現代化和西方化。明治維新的主要領導人是一些青年武士,他們以“富國強兵”為口號,企圖建立一個能同西方並駕齊驅的國家。

1871年廢藩置縣,摧毀了所有的封建政權。同年成立新的常備軍。1873年實行全國義務兵制和改革農業稅。另外還統一了貨幣。在19世紀70年代中期,這些改革遭到兩方面的反對:一方面是失意的武士,他們糾集對農業政策不滿的農民多次興行叛亂;另一方面是受西方自由主義思想影響的民權論者,他們要求實行立憲,召開議會,萬事決於公論。

明治政府在各方面的壓力下,1885年實行內閣制,翌年開始制憲,1889年正式頒佈憲法,1890年召開第一屆國會。在政治改革的同時,也進行經濟和社會改革。明治政府的主要目標是實現工業化。軍事工業以及交通運輸都得到很大發展。

1872年建成第一條鐵路,1882年成立新式銀行。為了滿足現代化的需要,大量介紹西方的科學技術。到20世紀初,明治維新的目標基本上已經完成,日本在現代工業國的道路上前進。 其實,發生在歐洲和美洲的資產階級革命,也影響到世界上其他地方。

在亞洲,最先向資本主義發展的國家是日本。 過去,日本曾經號稱“神國”,是所謂“諸神保護的國家”。天皇就是神的化身,他對自己的臣民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忠君報國”、“效忠天皇”的思想一直是日本封建社會的最高道德準則。

這樣一個“神國”,要轉變成為資本主義國家可真不容易。 事情還得從19世紀後半期說起。那時候,天皇已經沒有了實權,只是名義上的最高統治者,政治上和經濟上都要受幕府將軍的支配。幕府,原來是指將軍帶兵出征時處理軍務的營幕,後來,將軍掌握了大權,幕府就成為將軍統治全國的最高政權機關。

自從1603年德川家康建立幕府以後,幕府將軍的職位一直由德川家族世代相傳。將軍下面有200多個藩侯國,由大名(藩主)統治。大名下面還有武士和下級武士。到了19世紀後半期,因為那時日本的資本主義手工工場和商業有很大發展,在一些地方,資產階級改革運動日益興起,在統治階級內部,就出現了兩個對立的集團。

以幕府將軍為首的一方主張守舊,反對改革。以長州、薩摩兩藩的大名為首的另一方主張改革,反對幕府的封建統洽。城市的人民也不斷掀起暴動,反對封建統治者。幕府將軍德川家茂就藉口長州藩有罪,兩次派兵征討,結果都失敗了。

德川家茂也連氣帶病,死了。改革派趁此機會,一方面擴充兵力,另一方面秘密同天皇聯繫,準備發動宮廷政變,把德川將軍趕下臺。雙方的矛盾越來越尖銳。 1867年10月上旬的一天,在京都(當時日本的國都)天皇宮中的一間書房裡,改革派首領大久保利通、西鄉隆盛把幾個改革派的重要人物召集在一起,商量對策。

大久保利通說:“現在,德川家茂已死,剛繼任的德川慶喜沒什麼威信,而天皇卻站在我們這一邊,形勢很有利。” 西鄉隆盛接著說:“我們要趁機打垮德川幕府,何不讓天皇下令討伐他呢? “對!”眾人齊聲說。

“不過,那得先讓天皇免了長州藩的‘罪’,因為當初幕府是用天皇的名義去討伐他的。” 幾個人商量好了,就去向天皇睦仁報告。睦仁天皇這年雖然才14歲,但是很有雄心。他同意了這個報告,果然下了兩份密詔,赦免了長州藩的“罪”,下令討伐德川幕府。

大久保利通等人接到密詔,欣喜若狂,趕緊打開來細細觀看,只見上面寫著: “不討此賊,何以上謝先帝之神,下報萬民之深仇!” 大家高興地叫起來:“天皇英明!天皇萬歲!”又低聲議論著:“這一回,我們準能成功,看德川慶喜往哪兒跑!” 正在這時候,忽然有一個人氣急敗壞地跑進來說:“諸位且慢高興,聽說德州慶喜已經見過天皇,主動請求辭去將軍的職位。

他說要‘奉還大政’,把政權交還給天皇呢!” 原來,德川慶喜感到形勢對自己不利,又無法應付,就決定先發制人,主動辭職,免得被改革派徹底打垮。 這條緩兵之計果然發生了作用。改革派內部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一部分人主張按原計劃進行征討,一部分人認為既然幕府“奉還大政”,目的已經達到,不必再打仗了。結果,後一種意見佔了上風。天皇批准了德川慶喜的辭職請求,但隨後又下詔由德州慶喜暫時管理政務。這樣,把持政權200多年的德川幕府雖然宣告結束了,可是德川家族仍然掌握著政治上的大部分權力。

改革派要奪權的目的沒有完全達到,當然很不甘心。他們在京都舉行了一次會議,決定實行進一步的改革:廢止幕府制,由天皇命令德川慶喜辭去一切職務,將全部幕府領地交還朝廷。根據會議的決定,第二天,長州藩的先遣軍開進了京都把守宮門,後續部隊也陸續開到。

第二年(1868年)年初,睦仁天皇頒佈詔書,決定建立由他領導的新中央政府,改年號為明治。明治天皇委派西鄉隆盛和大久保利通主管政事。 這一回把德川慶喜激怒了。他退居到大阪,準備反擊。他對忠於自己的官員們說:“他們這麼幹,真是逼人太甚,我決不退讓!”支持他的官員們也氣得大叫;“不能猶豫了,非跟他們拚到底不可!”德川慶喜認為時機已經成熟,立即向朝廷發出“討薩表”。

第二天,幕府軍艦在海上炮轟薩摩藩船隻,戰爭宣告開始。在陸上,有1.5萬人的幕府軍向京都進攻。 以薩摩、長州兩藩為主力的政府軍隊大約有5000人,在京都附近的鳥羽、伏見兩地迎擊幕府軍。雙方展開了大廝殺。

幕府軍雖然人多勢眾,但士兵們不願打仗,一上戰場,便成群地潰逃。政府軍卻鬥志旺盛,越戰越勇。同時,改革派的領袖還提出“減免租稅”、“四民平等”等口號,把農民和商人都爭取到自己一邊,周圍各地都表示支持天皇。

最後,幕府軍傷亡慘重,大敗而逃。德川慶喜不得不退守江戶(幕府所在地)。他看到自己的軍隊已經瓦解,江戶居民又不擁護自己,再戰只有死路一條,於是決定妥協。這年4月,他表示謝罪隱退,不再過問政事。政府軍也答應不殺他。

隨後,政府軍開進了江戶(後改名為東京併成為日本首都)。 幕府徹底倒臺以後,明治天皇按照改革派的願望,實行了一系列改革:取消了封建的領地制度,改設府縣地方政府;限制封建等級特權;振興工業,由政府投資開辦兵工廠、造船廠、紡織廠,然後低價賣給私人經營;和世界各國交往,吸收西方的文化知識。

這些有利於發展資本主義的改革被稱為“明治維新”。 從此以後,日本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也擺脫了淪為殖民地的危機。不過,明治維新政府是一個以天皇為中心的新地主資產階級政權,仍然保留著很多封建殘餘。

天皇作為最高統治者的象徵,也一直保留到現在。


沒有雨傘的人要努力


先從明治維新的內外起因來看:

主要的內因是日本國內,天皇大權旁落,幕府統治出現巨大危機,閉關鎖國,封建落後。日本的社會階層主要是天皇獨立大權旁落,將軍、大名、武士組成的“士”階層,農工商作為底層,尤其是商人階層,與我國士農工商的社會階層很近。幕府落後的封建統治嚴重阻礙日本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

外因是歷史上著名的黑船事件,美國人帶著工業革命的先進成果來到日本,日本人第一次見到了蒸汽動力的鐵甲船,美國准將馬休.培裡率艦隊駛入江戶灣海面,於1854年簽訂《神奈川條約》,西方列強的侵略使得日本民族的危機不斷加劇,日本第一次睜眼看世界,好與強者為伍的日本也因此被迫走上工業化道路。

對於明治維新實現工業化的內外因來看:

內因:日本的明治維新是由年輕的天皇和擁護他的武士階層領導的,從明治四年到六年,岩倉使節團以考察各國的文物制度為使命,遍訪西方世界,自此,西方各工業化成果在日本生根。改革措施遍佈政治、軍事、經濟、社會生活:政治上“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軍事上實行徵兵制,建立新式軍隊,提倡武士道精神。經濟上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企業。社會生活上提倡“文明開化”,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

外因:處於亞洲的日本得到了很好的歷史發展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得日本在亞洲一枝獨秀。回顧歷史,日本的明治維新雖然不像西方國家那樣徹底,那樣深刻,但是對於當時的東方來說,絕對上是具有歷史非凡意義的,這使得日本從此與世界的列強站在了一起,亞洲人民的苦難,也自此開始……








哎古孫社長


海螺殼裡做道場。根據歷史資料可知,日本近代工業化離不開軍事冒險與財團。

江戶時代的城下町

幕府時期日本是公武體制,及公家天皇朝廷與武家德川幕府和各個大名的聯合統治。天皇是名,幕府與大名是實。整個社會兵農分離,階級固化。因為武士的貴族化與官僚化,整個統治階級脫離生產。於是,在武士統治中心的封建城堡外圍就出現了滿足貴族生活與商品交換的城下町,及外圍商業社區。城下町聚集著大量手工業者,他們是依附於武士社會,服務於武士社會的,這有點像大學附近的校園經濟帶。城下町的手工業主要有武器製造與維護、榻榻米等日用品製造、修房頂的工匠、修木器的工匠等,這是日本封建時代的手工業。也是日本明治工業的前身。

江戶時期,日本的城市人口規模很大,比如江戶,是當時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型城市。因為德川家及各個大名家屬常駐於此,江戶的貴族消費群體十分龐大,封建經濟十分繁榮。

江戶時代日本民間的識字率比較高。特別是女子識字率,按照日本學者的說法,要高於同時代的清朝。就像菊與刀中所述,日本是一個野蠻與文明的混合體。武家文化推崇殺伐,但同時他們也重視文教。江戶時代的日本還沒有把清朝以及中華文化全盤否定。他們也學習、傳播儒家經典。少兒要背誦論語等經典。日本學者認為,江戶時代的高識字率與一定程度的普及教育是日本明治時期起飛的關鍵因素。

此外,城下町還有水產品交易市場,這是日本商品經濟的前身。

日本的軍事手工業起步很早,早在戰國末期就出現了製造火繩槍的手工業作坊。這是和日本的武士制度分不開的。早在戰國時代,日本的刀與火繩槍就遠銷海外,側面說明了日本民族善於機械製造的特點。在幕府末期,因為日本面臨著被列強宰割,瓜分的情況。各個大名實際上已經建立了一些軍事工業。

以上就是日本明治維新之前的基礎。

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後的重要舉措是廢藩置縣,打破幕府時期藩鎮割據的局面,將日本的土地統一到明治政府手中。在此之後,明治政府著手進行土地改革,同時實行新的地租制度。

工業方面,明治政府確定殖產興業政策,首先收了各藩在幕府時期的軍工產業,算是打下了一定基礎。如1868年4月,明治政府接管幕府的關口製造所,於1879年正式建成為東京兵工廠,負責槍炮等武器生產。然後以政府主導的方法建立起一批軍工企業,買設備、僱外國專家、全套照搬西方,這在日本被稱為盆栽。同樣以東京兵工廠為例,初期聘請法國和比利時工程師作技術指導,並向英國進口了先進機器設備加加以改造充實。這些企業經過一系列發展,走向正軌。然後在以各種形式下放給企業家經營,由於這些企業家擁有一定的特權,於是產生了一個日本詞語——財閥。

以三菱為例,三菱在日本政府的考察中被內定,由此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成為海運領域被扶持的企業。日本政府幫助三菱兼併其他企業,擴大規模,同時還把軍工產品的運輸訂單給三菱。三菱在日本政府的幫助下獲得鉅額補助,由此開闢了日本至上海的海運航線。同時,日本政府還幫助三菱兼併國外的企業,革新技術與擴大規模。二戰後,三菱被美國保留下來,直到現在,日本的主戰坦克與一系列海軍裝備都有三菱的參與。

日本的工業技術實際上和歐美有差距。甲午時期的海軍主力軍艦全是買的,日俄戰爭是也同樣如此。這也就是為什麼西方在日俄戰爭前不看好日本的原因。這種情況到二戰前也沒有完全解決,比如英國威克斯(vickers)造船廠向日本轉讓了14英寸(360毫米)的VC裝甲鋼板裝甲鋼板技術。但日本無法掌握,日本製造的鑽頭就無法在英國製造的裝甲上鑽孔。後來開工製造的大和號戰列艦是日本聯合艦隊旗艦,但是大和艦裝備的650毫米的裝甲鋼板還是無法實現日本製造,最後只能進口德國的技術裝備部隊。

以上是日本工業發展的內部因素。

外部因素

縱觀日本近代歷史,軍事冒險主義與戰爭貫穿始終,幾乎每一次都是日本主動發動的。軍閥與財閥關係密切。而日本本土的物資匱乏使他在列強競爭中處於劣勢,為了改變這種劣勢,屢屢使用軍事手段。但與此同時,因為日本本土資源的匱乏,使他不在列強重點掠奪的地區名單中,為他的工業發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間和時間。

因為日本屬於後起國家,在許多方面學習德國。工業發展必須要為軍事擴張鋪路。同時,軍事擴張又為工業發展打開市場,掠奪資源。這造成了日本社會內部的緊張。日本在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後獲得了大量領土,比如臺灣地區就變成了日本的經濟作物產區與大米產區,而東北地區則變成了日本的煤、鐵產區與糧食產區,用以緩解日本國內生產力的不足。但是這種擴張打破了日本週邊的和平局面,使日本受到被侵略國家的反抗與封鎖。日本則採用與敵人的敵人結盟的方式打破封鎖,增強競爭力。但是日本本本的資源匱乏,無法應對長期戰爭。這導致二戰期間日本國內失業率爆增,國家生產完全軍工化。不僅對國內,對殖民與佔領地區也實行經濟統制政策,瘋狂劫奪資源。

與物資供應充足的美軍不同,日軍作戰時面臨後勤短缺的困難,平時需要所謂的徵繳物資。上海、蘇州等地區的繁華程度讓日軍吃驚,側面說明了日本工業全面支持戰爭後社會經濟與民用基礎設施建設的停滯。日本本土領土狹小,無法像中國那樣將生產設施大規模轉移到後方以恢復生產。殖民和佔領地區又沒有完整的軍工業體系。當美軍對日本本土工業區進行大規模轟炸之後,日本的工業完全崩盤,就連作戰飛機也開始偷工減料。

參考書目:日本明治維新反思

浩瀚大洋是賭場

不足之處歡迎指正


有時聊人文歷史


近代亞洲歷史上,日本算是一枝獨秀,通過明治維新,走上了近代強國的道路。而與此同時的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其他國家雖然也出現了維新改革,或者維新的思潮,卻沒有一個能夠通過維新改革完成強國之夢。

通過與同時期中國進行對比.就可以發現明治維新能夠成功在於以下幾點;

國家政治體制

明治維新之前,日本的政治體制是幕蕃制。國家實際的軍政大權控制在幕府將軍的手中,在最高統治者之下有260多個大名藩主。

各藩大名雖然受到幕府將軍的節制,但是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可以擁有獨立的稅賦政策和獨立的武士軍隊。

在這樣的政治體制之下,維新勢力在一個藩內利用地方與幕府的矛盾先取得維新的成功,然後以此作為大本營,號召全國倒幕維新,從而逐個取得勝利,直至取得全國的勝利。

日本明治維新所面對的守舊勢力要比中國弱得多,所受到的阻力也可以逐個分解從而各個擊破。

改革的時機

明治維新時期,維新藉以“尊王攘夷”、“王政復古”等恢復王權的口號推進維新改革,而明治天皇其實也是藉助的維新派的力量從幕府手中奪回了國家的控制權。

明治天皇重新獲得權力,推翻的是被人民認為是禍國殃民、腐敗無能的幕府政府。此時天皇頒佈的改革法條.自然會受到人民的廣泛支持,新政推行的阻力自然會小很多。

改革主要力量

日本明治維新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包括中下級武士、工人商人、富人工廠主等。維新的主要領袖如伊藤博文、大久保利通等人皆出身於中下級武士。

維新派通過“藩政改革”首先控制了長州和摩薩等藩的藩政,不但積累了改革和政治鬥爭的經驗。也為明治維新的建立了強有力的“根據地”。

國際環境

明治維新當時世界正處於自由競爭資本主義時期,列強奪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形成。

西方殖民主義者大多將目光投注在印度、中國這樣既有廣闊市場又有豐富資源的國家。最初通過武力打開日本國門的美國陷入了南北戰爭,停止了對日本進一步的掠奪。

西方列強不僅放鬆了對日本的侵略, 還希望利用日本作為牽制俄國和侵略中國的工具,反而開始扶植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後,很快獲得了列強的一致承認。日本也充分利用了這一個有利的外部環境,快速改革。

日本成為唯一一個通過維新走上強國之路的亞洲國家是由其獨特的內在和外在原因共同決定的。日本的幕藩政體和世襲的官員任命制度激發了中下層武士改革的決心。在新興資產階級的經濟支持下,維新獲得了全體人民的支持,加上當時外部有利的國際環境, 日本在二十世紀成為亞洲唯一走上資本主義強國之路的國家。


大局大曆


在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進行維新,此後,日本工業取得了巨大發展。


先看看明治維新發生的歷史背景

幕府的統治危機。我們知道在明治維新之前日本是處於德川幕府封建統治時期,統治階層有:天皇、將軍、大名、武士;被統治階級有:農、工、商。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等級森嚴的身份制度。統治階級的天皇淪為傀儡,大權掌握在將軍手裡。(動畫片:聰明的一休,裡面的將軍,足利義滿就是這個身份)。


政治上:由於幕府的封建統治導致了尖銳的社會矛盾,進而下級武士和被統治階層形成了"倒幕派",發生倒幕運動。


經濟上:幕府的封建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外交上:閉關鎖國政策使日本逐漸落後於世界發展的大趨勢,民族危機加深。

最終,在1868年1月,倒幕派發動"王政復古"政變,強令幕府將軍"辭官納地",睦仁天皇親政,該年號為"明治"。1869年,遷都東京。

明治維新的目的具體措施

從1868年起,明治政府開始實行計劃一系列改革,以西方為榜樣,全面改造日,史稱"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的根本目的:富國強兵,實現名族振興,鞏固明治政府的統治,擺脫外來壓迫,發展資本主義。

政治:廢藩置縣,實現中央集權,幾乎每個王朝建立之初,統治者都要加強中央集權,鞏固統治!

軍事:實行徵兵制,建立新式軍隊,提倡忠君、服從、不怕死的"武士道"精神。

經濟:推行地稅改革,在"殖業興產"的口號下,大力發展近代經濟。

社會生活:提倡"文明開化",向西方學習,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為什麼明治維新後工業很發達?

推行了地稅改革,在"殖業興產"的口號下,大力發展近代經濟,進而促進資本主義發展。

1869年,日本建造第一艘輪船"孝明丸"號;

1872年,東京與橫濱鐵路通車;

1872年,富岡繅絲廠成立,成為日本第一個制紗廠;

1878年,東京銀座點亮用電池供電的弧光燈。

以上說明,在國家最高權利統治者的意志下,對整個社會進行了自上而下的徹底改革,社會能不進步嗎?此時西方工業革命已完成幾十年,向西方學習先進的技術,工業能不發達麼?這就是內因。

明治維新發生在19世紀中期,對比此時清朝處於什麼情形之下?剛經歷完鴉片戰爭,賠款割地。

為什麼我們在19世紀末也進行了一場"戊戌變法",最後卻失敗了?因為"戊戌變法",雖然得到了名義上最高權利者光緒皇帝的支持,可實際上國家權利是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改革侵犯了大地主階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變法能不失敗麼?


外因:因為此時西方等資本主義國家對東方富饒大國實施侵略和掠奪,無暇顧及日本這個"彈丸小國",這客觀上給了明治時代充分的發展時間,這也是明治維新能夠取得成功,工業大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的一個重大轉折點。通過明治維新,日本迅速走上了發現資本主義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於資本主義強國之列。但是,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舊制度的殘餘,軍國主義色彩濃厚。它強大起來後,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

結語:明治維新能夠取得成功,實現工業大發展,對內是最高意志從上到下的各方面的改革,對外是由於西方列強無暇東顧,給了其發展機遇!


南山以北


內部原因如下

一、政治方面,實行“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

二、經濟方面,承認土地私有,推行“殖產興業”,鼓勵發展近代工業。

三、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學習西方的生活方式、科學技術、文化教育、思想風尚等。

外部原因如下

1歐洲列強三足鼎立的互相牽制有利於日本進行改革

在十九世紀的歐洲大陸,在英國、俄·法、德·奧匈·意三方勢力之間逐漸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局勢,致使一直致力於貫徹本國“南下政策”的日耳曼帝國在巴爾幹半島問題上受到德國及其同盟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的牽制,開始把博弈的目標放在了亞洲大陸的清朝身上;另一方面,秉持著孤立政策的英國,在跟其它兩方勢力進行較量的過程中,也逐漸開始考慮與英國曾經給予過扶持的日本明治新政府建立同盟國關係,以牽制俄羅斯在亞洲、特別是在清朝的勢力擴張。這幾方勢力在歐洲以及亞洲特別是清朝國內的勢力較量,引起當時清朝國內的諸如太平天國等組織的反抗殖民侵略的民族運動,諸列強國家已經無暇顧及遠離亞洲大陸的日本國內進行的維新改革。這一現狀使得明治維新改革具備了不受干擾、相對安定的國際環境並最終取得成功的外部條件。

2 英國對西南雄藩的支持給日本提供了成功改革的經驗

另一方面,歐洲三足鼎立的局面,也使英國對俄法同盟在一直對日對清殖民侵略的過程中亦保持有著諸多防備。當日本國內開展推倒幕府的運動的時候,法國一如既往地支持幕府的統治。與此相反的是,英國卻對西南雄藩支持的明治天皇一方勢力表達出了充分的好感並在軍備、軍隊建設、經濟改革等諸方面給薩摩藩提供了支持。西南雄藩在經濟軍事等方面進行的一系列改革,不但證明了經濟實力的提升能夠對推翻幕府統治提供有力保障的作用之外,還為之後的明治維新改革運動提供了很好的參考範例。


Xiao胖2


原因只有一個,日本的統治者覺醒了,有大智慧。


用戶1540562832550


美國給的大量軍工訂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