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糧液人在行動|疫情下的五糧液制曲工

“不能像醫生那樣去一線抗疫,就在本職崗位上多作貢獻。”

曲為酒之骨,釀酒的秘密盡在其中。

3月,正是油菜花盛開的時節,岷江河畔的孜巖山上,502車間的制曲工人們,正忙著生產“包包曲”。

這種五糧液獨創的“包包曲”,皮薄心厚、菌系豐富、濃香純正,糖化力高、發酵力強。以它為糖化發酵劑,發酵的不同溫度,形成了不同的菌系、酶系,有利於酯化、生香和香味物質的累積,保證了五糧液“酒味全面”的獨有品質。


五糧液人在行動|疫情下的五糧液制曲工


一顆顆飽滿的小麥經過磨粉機粉碎,變成了“梔子花瓣狀”,再經過加水拌和、壓制成型,一塊塊長方體狀、曲胚表面如山丘般隆起的“包包曲”就誕生了。接著,工人們再把它們送進發酵房,開始一個月的培菌管理。

502車間管理人員李超說, 從2月10日起,車間開始有序組織復工復產,截至今天,全體制曲工人都回到了工作崗位,已實現了全面復工復產。

目前正是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時節,也是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最佳季節。為了彌補受疫情影響而耽擱的制曲產量,制曲工們在必須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的前提下,既要保安全、又要保質量,抓住制曲的“黃金季節”加班加點滿負荷進行制麴生產。

“每天對到崗員工進行嚴格體溫檢測;班前安全會反覆宣貫,讓防疫知識入心入腦;生產過程中,員工必須做好自我防護措施,保證足夠安全距離;分批次、‘高考式’用餐;嚴格執行消殺工作;以網絡會議代替傳統集會……”李超說,車間“苛刻”的疫情防控措施,就是為了保障復工復產正常運行。


五糧液人在行動|疫情下的五糧液制曲工


神秘的大自然中隱藏著許多釀酒微生物,它們是不說話的精靈,也是我們常說的“看不見的釀酒工人”。要釀造出一杯好酒,核心就是如何培育、管理好這些微生物。

為了把空氣中有益釀酒的微生物“捕捉”到曲塊上,並給這群“看不見的釀酒工人”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和條件,五糧液502車間的制曲工們,把“包包曲”整齊地安放在發酵房,蓋好草簾,控制好溼度、溫度,用心觀察、細心呵護、耐心培育,好像呵護孩子一樣每天精心地照料著。

“雖然我們不能像醫生那樣到一線抗疫,但卻可以做好本職工作,在本職崗位上多作貢獻。”車間生產技術人員李朝君告訴記者,“制曲工作雖然辛苦,但卻是釀造五糧液的關鍵環節。我們要用心做好每一塊‘包包曲’,努力保障公司生產用曲的供應”。

五糧液人在行動|疫情下的五糧液制曲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