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mag:室外喷漂白剂无益于消毒,反而伤呼吸道

Sciencemag:室外喷漂白剂无益于消毒,反而伤呼吸道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周亦川

近期,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严重的城市采取广泛的消毒措施,常常有洒水车、背着消毒罐的环卫工人沿人行道、公园和广场喷洒消毒剂。这真的有用吗?Sciencemag网站3月12日发布文章指出,我们需要经常洗手并经常清洗消毒室内经常接触的表面,但室外不必,大量使用消毒剂反而带来一系列副作用。

新冠病毒与其他冠状病毒传播途径相似,当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无数无形的呼吸道飞沫进入空气,被其他人吸入;或者落在经常接触的表面上,当他们再用手接触眼睛、鼻子或嘴时也可能造成感染。

美国埃默里大学的环境健康科学家Juan Leon说,新冠病毒外层是脂质的包膜,消毒剂可以将其撕开杀灭,相较诺如病毒等其他具有坚固蛋白质外壳的病毒而言,新冠病毒在消毒剂面前还是很弱的。根据当前的研究结果,普通的家用消毒剂,如稀释的漂白剂即可使室内各个表面的潜在新冠病毒失活。

新冠病毒会在物体表面存在多长时间?近期Medrxiv发布的一项研究称病毒在不锈钢和塑料表面可存在2—3天,而医院感染杂志的一项研究称它最长可持续9天。在粪便中可以检测到病毒,说明它也可能通过接触传播,但是,目前美国CDC称没有迹象证明病毒可通过饮水、游泳池或浴缸传播。

一些新闻报道指出,中国上海和韩国光州等多个城市使用稀释的次氯酸钠溶液(漂白剂)对城市进行大范围消毒。Leon说,尽管它可以消灭物体表面的病毒,但空气中却不一定,同时次氯酸钠在室外环境也很容易分解。紫外线可以杀灭新冠病毒,在室外接触新冠病毒的可能性也很小,因为没有人会舔舐人行道和树木。

Leon实验室成员Julia Silva Sobolik补充,大范围使用漂白剂消毒会带来健康负面影响。漂白剂对人体粘膜有很强的刺激性,经常接触漂白剂的人,特别是喷洒消毒剂的环卫工人更容易面临呼吸系统疾病和其他疾病的风险。2019年10月,一项JAMA的研究发现,经常使用消毒剂的护士患慢阻肺的风险增加;2017年一项德国研究则证明成年人哮喘与经常接触消毒剂有关。

近期,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张流波也在新闻发布会中表示,室外环境不应反复消毒,大面积喷洒消毒剂可能造成环境污染,以下六种情况不应消毒:

一、不对室外环境开展大规模消毒。

二、雨雪天气不对室外环境进行消毒。

三、不对外环境进行空气的消毒。

四、不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员全身进行喷洒消毒。

五、不对外环境的水塘、水库、人工湖这些环境投加消毒剂进行消毒。

六、不在有人的情况下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Leon说,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是最常见的新冠病毒传播途径,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如何减少可能性。常规的卫生建议为:生病时呆在家里,减少他人密切接触,打喷嚏、咳嗽时捂住嘴,经常洗手每次至少20秒。听上去很简单,同时也最有效。

1.Sciencemag

Does disinfecting surfaces really prevent the spread of coronavirus?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3/does-disinfecting-surfaces-really-prevent-spread-coronavirus

Sciencemag:室外喷漂白剂无益于消毒,反而伤呼吸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