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战“疫”群英谱︱邱斌:战“疫”未止,钟南山院士留下我们做科研

【口述】邱斌,男,30岁,潍坊卫恩医院主治医师、中医科主任,全国第一支呼吸与危重症非公立医疗机构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整理】陈建志,农村大众报记者

【日期】2020年3月11日,星期三

【地点】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

山东战“疫”群英谱︱邱斌:战“疫”未止,钟南山院士留下我们做科研

邱斌医生。

这几天,好消息接踵而至,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的越来越多,在医院治疗的越来越少,新增确诊病例大幅度减少,16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

但我现在还在湖北武汉,没有返回山东潍坊。到目前,我们医疗队驰援武汉的时间超过一个月了,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工作告一段落,现在有空回顾、思考一些问题了。如果你前些日子找我,我天天忙着救治患者,整天想的就是“能救一个是一个”,真没有时间跟你聊这些事儿。

山东战“疫”群英谱︱邱斌:战“疫”未止,钟南山院士留下我们做科研

医院为驰援武汉医疗队,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出征仪式(前右为邱斌)。

山东战“疫”群英谱︱邱斌:战“疫”未止,钟南山院士留下我们做科研

出发前,医疗队队员与战友们合影留念。

一、 驰援湖北,是医护人员的使命,也是机遇

从头说起。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每天我都在关注疫情动态。身为一个普通人,我感到担心、焦虑;作为一名医生,我则“内心骚动”,跃跃欲试,想奔赴疫病防控一线,参与对患者的救治。

机会终于来了!1月31日,我们潍坊卫恩医院接到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的紧急通知,要求派医疗队,驰援武汉,还收到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医院发来的一封信,邀请我院赴汉支援。当天,在前期发出倡议,医护人员初步报名的基础上,医院党支部再次发出驰援武汉的倡议。第一时间,我向党支部重申了驰援武汉的决心。

报名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多,而名额少,我担心自己选不上,下午下班回到家,拿出手机,给魏春华院长发了一条短信,再次请战,并列举了四个“必须去”的理由——

第一,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必须勇敢地站出来;第二,我拥有中级职称,是主治医师,年轻,男性,体力好,能够在医疗队中起到中坚作用;第三,我读硕士时专业是中医,在医院工作这几年,主要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诊疗,对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这类疾病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可以在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时发挥更大作用;第四,我爱人是大学老师,现在还没有开学,有时间照看孩子,因此我没有家庭负担,没有后顾之忧。

第二天,2月1日上午,接到医院通知,我被选上了。医疗队总共由5人组成,院长魏春华教授带队,还有2名医护人员、1名救援保障人员。

当时什么心情?担心、害怕,还是幸运、兴奋?

如果说没有一丝担心和害怕,是不可能的,毕竟我们面对的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现在,机会终于来了,可以直面新冠病毒,施展自己的本事了,“幸运”“兴奋”占领了我的大脑,当时我真心期盼尽快奔赴武汉。

我把要去驰援武汉的消息,第一时间告诉了妻子。电话那头的妻子,声音有些哽咽。妻子的心情,我能理解,哪个妻子会舍得丈夫面对危险,甚至是死亡呢?!我对妻子说,别怕,别哭,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生,武汉告急,国家需要,我必须冲在前面,这是医护人员的担当和责任,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次磨练、成长的机会……等我回来,我们一起去吃火锅。

之后,我们耐心等待通行证,希望早一点签发下来。2月2日中午,拿到了通行证,我们医疗队一行5人,参加了一个简短的出征仪式,便由救援保障人员韩明师傅开车,于2点从潍坊启程,直奔湖北武汉。

山东战“疫”群英谱︱邱斌:战“疫”未止,钟南山院士留下我们做科研

潍坊卫恩医院医疗队一行五人,抵达武汉市汉阳医院。

二、初识武汉,患者排成长龙,有些车上也“住”上了人

手持通行证,沿着高速公路疾驰,一路顺利,2月3日下午,我们抵达武汉市汉阳医院。

尽管早有思想准备,但是踏进汉阳医院大门,还是吃了一惊。前来就诊求医的人排起了长龙,诊室前、院子里,到处都有患者及其家属。甚至有些人,驾驶私家车来医院,由于长时间排队看不上门诊或者住不上院,就直接“住”在车上,在车里输液。

病房里,问题也很严重。汉阳医院是一家综合医院,各类科室基本齐全,包括一个呼吸科。可是,疫情突如其来,新冠肺炎患者、疑似患者和普通发烧的人蜂拥而至,原有的呼吸科床位远远满足不了就诊患者的需求。医院无奈,只得让有关科室停诊,整栋内科楼完全腾空,临时改建成呼吸科,计划设置300张新冠肺炎患者住院床位(最终新建了7个呼吸科病区,这是后话)。

按照医院的统一安排,我们医疗队,与来自其它地区的医疗队组成一个团队,由魏春华教授和我牵头着手筹建呼吸三科,作为医院感染预防管理规范标准化示范病区。

这是一项艰巨而又必须完成的任务。在我们医疗队抵达汉阳医院以前,那里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和普通的发热患者,混杂在一起,极易导致交叉感染。

汉阳医院里,医护人员对自身的保护也不到位。究其原因,一是非呼吸科的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自从疫情爆发之后,医护人员每天加班加点,超负荷工作,依然无法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导致许多患者不能及时诊治,越积越多。面对如此之大的压力,医护人员长时间连续工作,身心极度疲惫,抵抗力大大下降。二是医用防护物资紧缺。正常情况下,无论是在门诊还是在病房,面对传染性极强的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医护人员必须严格穿戴防护服、医用口罩和护目镜,“全副武装”。可是,当时的情况是,医院原来储备的医用防护物资不足,后期供应又跟不上。用过一次的防护物资舍不得扔,有的医护人员竟然穿着同一套防护服,连续工作三四天。这就是导致当地医护人员新冠病毒感染率高的原因。

山东战“疫”群英谱︱邱斌:战“疫”未止,钟南山院士留下我们做科研

病房里,邱斌“全副武装”,预防交叉感染。

三、患者痊愈,是我们医护人员最大的心愿

前面说过,我们医疗队抵达汉阳医院之后,首要任务是筹建呼吸三科,作为医院感染预防管理规范标准化示范病区。这是在医院里阻断病毒传播、减少交叉感染的关键举措。

这个病区总共有17名医生、50多名护士,科室执行主任由我们潍坊卫恩医院院长魏春华教授担任。从2月4日下午开始,我们严格按照规范,加班加点筹建新病区。

仅仅用了2天时间,新病区便建成了。2月6日下午2点开始接收患者,实施医疗救治。这个病区共设置了55张病床,不到3天时间就住满了患者,都是已经确诊且病情较重的,其中10人属于危重患者。

在专家团队指导下,魏春华教授带领我们科室的医护人员,按照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合理使用抗病毒药物、激素、中药和经鼻高通气氧疗呼吸机,结合独特的中西医结合穴位封闭注射救治患者。在没有气管插管、没有用ECMO(人工膜肺)的条件下,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山东战“疫”群英谱︱邱斌:战“疫”未止,钟南山院士留下我们做科研

邱斌(右)协助魏春华教授救治患者。

一名62岁的患者,连续高热5天,第4天开始呼吸困难,神智恍惚,血氧饱和度不到80%,CT影像“大白肺”。魏春华教授用肺俞、定喘穴注入药物,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5分钟后,这名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开始缓解;半个小时之后,氧饱和度升到95%;24小时后,血氧饱和度稳定在97%以上,呼吸功能得到了改善。

媒体广泛关注的武汉“敲锣救母”事件中的患者,经过多方协调,2月9日入住我们病区。这名患者今年57岁,在家中已经发烧十几天,体温最高时超过40℃。入院时,她高烧依旧未退,神志恍惚,无法与人正常交流。我们对症下药,给予治疗。第二天,她体温开始下降,之后神志逐步恢复正常,慢慢地能与我们正常拉呱了。

经过十几天精心治疗,到2月25日,这名患者已经转危为安,能自己下床活动了。“感谢大夫把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救了我的命。我能跟您合个影吗?”临走之前,她向我们提出要求。

还有一位75岁的男患者,给我印象也很深。2月22日,我跟随魏春华教授查房时,走到他跟前。他咕咕哝哝说了一番话。因为当地方言太重,我没有听明白。原本躺在床上的他,坐起来,问我要纸和笔。我找了一张白纸和一支签字笔递给他。他执笔,颤颤巍巍地写下几行字:“伟大的白衣战士救死扶伤,是扫除传染病魔的英雄人物。”然后,郑重签上自己的名字:“汤冀湘”。

山东战“疫”群英谱︱邱斌:战“疫”未止,钟南山院士留下我们做科研

一位年逾古稀的患者,执笔颤颤巍巍写下几行字,称赞白衣战士是扫除传染病魔的英雄。

如果不在现场,体会不深。我置身现场,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幕,真切感受到患者表达的真挚谢意,融洽和谐的医患关系,泪水止不住涌了出来。说实话,作为一名医护人员,看到患者病情好转,便是我们最高兴的事儿;患者身体痊愈,就是对我们医护人员的最高褒奖。平时连续加班,身体疲惫,苦啊累啊,顿时烟消云散。

按照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统一部署,2月25日以后,汉阳医院不再作为诊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要逐步恢复正常的医疗秩序。因此,除了此前治愈出院的患者以外,2月25日,其余的患者全部转至其它定点医院继续治疗。

救治工作结束,我们病区做了一个小结:入住病区的55名新冠肺炎患者,前期有9人陆续痊愈出院,后来又有29人痊愈,患者零死亡率、零插管率,而且医护人员安然无恙,没有一人感染!

出院或转院,分手告别时,这些患者,跟我们恋恋不舍,有的跟我们拍照合影留念,有的邀请我们去家中做客……他们纷纷以不同的形式,向我们表达谢意;武汉市汉阳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和汉阳医院,专门向我们团队和个人颁发了荣誉证书,汉阳医院特聘魏春华为终身教授和荣誉员工,聘请我为荣誉员工。

山东战“疫”群英谱︱邱斌:战“疫”未止,钟南山院士留下我们做科研

潍坊卫恩医院医疗队获得抗击疫情荣誉证书。

山东战“疫”群英谱︱邱斌:战“疫”未止,钟南山院士留下我们做科研

因抗击疫情贡献突出,魏春华被武汉市汉阳医院聘为终身教授。

山东战“疫”群英谱︱邱斌:战“疫”未止,钟南山院士留下我们做科研

因抗击疫情贡献突出,邱斌被武汉市汉阳医院聘为荣誉员工。

四、不是尾声,钟南山院士把我们留在武汉做科研

按照原定计划,驰援武汉市汉阳医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工作完成之后,3月3日,我们医疗队就要告别武汉,返回山东潍坊。

但是,现在情况有变。钟南山院士邀请我们留下,在武汉继续参与一项课题研究。

插一句话,我们医疗队的队长魏春华教授,是钟南山院士的学生,1995年到1996年,曾经在广州,跟随他读书学习做科研。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后,钟南山院士邀请魏春华参加课题研究,还请她担任一个子课题的负责人,探索如何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当我们医疗队依然在武汉市汉阳医院,援助工作尚未结束的时候,魏春华就接到了钟南山院士的邀请电话。

研究什么课题?说起来,这话挺专业的,叫做“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症状的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这是一个大课题,由钟南山院士领衔组织研究。这项研究不仅对当下疫情防控具有极高的价值,而且涉及到新冠肺炎病人出院之后的身体康复。

山东战“疫”群英谱︱邱斌:战“疫”未止,钟南山院士留下我们做科研

钟南山院士邀请魏春华、邱斌留在武汉,继续做科研。这是钟南山与魏春华(右)师徒合影。

钟南山院士希望,魏春华和我继续留在武汉,到雷神山医院、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医疗机构,推进、督导开展这项研究。

起初,我们驰援武汉,目的只有一个: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到了武汉,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多救一些患者,能救一个是一个。当下,实施的这个课题项目,与整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疫情防控需要我们,国家需要我们,我们义不容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