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熊,外邊慫?兩招幫孩子建立“外交思維”克服“社交恐懼症”

荀子曰:人之生也,不能無群

01

家裡熊孩子,外邊慫娃子,孩子不學“外交”怎麼行?

我家侄子4歲時,在家裡非常活潑好動,經常向鄰居家孩子炫耀分享自己的玩具,雖然常常也會和他們爭搶玩具,但基本上都能和他們玩得很好。可是她一到學校、外邊兒(尤其是生人面前)就很膽小,比較安靜,也沒有多少朋友。

經過細心觀察,總結出他的表現是“家裡倔強頑皮,外邊聽話膽小”,簡單說就是:家裡熊,外邊慫

孩子生活在人群中,不與他人打交道是不可能的,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是孩子成功適應社會生活的表現。

家裡熊,外邊慫?兩招幫孩子建立“外交思維”克服“社交恐懼症”

02

孩子不懂“外交”的主要危害

倘若一個孩子在人際互動方面的社會技能沒有得到良好的發展,而表現出害羞,膽怯等行為,往往不能從容地與同齡人交往,而且也不能夠從容地與老師等成年人交往。長大後是要吃虧的。

美國著名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曾說:“一個成功者,專業知識所起的作用是15%,而交際能力卻佔85%。人際關係的和諧,交往本領的高強,是未來社會判斷成功者的重要標準。”

一個年輕人想要贏得成功,必須學會交往的藝術。許多科學研究發現,不管一個人從事什麼類型的工作,就算是整日搞科研的科技人員,他的工作績效都和他的交際能力成正比。

孩子是否具備成功交往的能力,是否善於同別人打交道以及在人群中人緣如何,對他以後的學習和人生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

所以,我們父母一定要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外交思維”。

03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建立孩子的“外交思維”,克服兒童“社交恐懼症”呢?

第一:利用“螞蟻思維”,幫孩子建立群體意識,從思維層面打牢“社交根基

螞蟻是自然界最為團結的動物之一,一隻螞蟻的力量確實是微不足道的,但10萬隻甚至更多隻螞蟻組成的軍團則可以橫掃整片樹林,可以將一隻獅子或老虎在短短的時間內啃成一堆骨頭。

《兒童心理學》裡提到,所謂螞蟻思維就是要有群體意識,人心齊,泰山移,團結產生力量。

美國學者朱克曼曾做過一項研究。他發現自1901年諾貝爾獎金頒發以來,286位獲獎者中2/3的科學家是與人合作而獲獎的。他又以25年為一段進行了比較研究,發現與人合作而獲獎者,第一個25年為41%,第二個25年竟達到79%。

一個人要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就越需要具備與人合作的良好品質。沒有互相關心、支持與合作將很難獲得成功。

家裡熊,外邊慫?兩招幫孩子建立“外交思維”克服“社交恐懼症”

那麼在家裡,我們家長該怎麼做呢?

想要建立螞蟻思維主要有以下三個步驟:

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讓小螞蟻的觸角更加“靈敏”

現在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小學,學校都會組織許多課外活動。每次看著女兒興奮期盼的小眼神,我都不忍拒絕,無論工作多忙多累,都會請假參加,讓孩子在與同齡孩子的相處中,感受到集體活動的幸福與快樂。

但是隻讓孩子參加學校的集體活動還不夠,家庭也是一個小集體。如果父母外出遊玩或拜訪親友時,不妨帶著孩子也一起參加,不要因為孩子小而拒絕他參與大人的活動,讓他體會到與大家在一起的快樂。

②引導孩子與同學和睦相處,找到身邊可以合作的“工螞蟻”

有次,上一年級的女兒放學回家跟我抱怨說:“同桌老是借我的橡皮擦用,好煩人哦,自己不知道帶。” 我問她:“你們最近會換座位嗎?”女兒想了想回答道:“老師說了,座位會調整,但同桌不會換。”

然後我告訴她,同桌會和她相處很長時間,只是借用下橡皮擦,人家用了就還你了,說不定哪天你忘記帶東西了,還要向他借東西呢?結果,還真有一天,女兒的顏色筆忘帶了,他同桌主動借她用的。

在學校每個班級都是一個集體,有時候,孩子會抱怨“某某同學不好相處”,這時候,父母要正面引導孩子,讓孩子明白他所處的環境就是一個集體,讓孩子學會與同學和睦相處,互幫互助。

③ 教孩子學會欣賞他人,做到不因為太“自我”而打亂的“蟻群關係”

駱駝高,羊矮,駱駝說長的高好,羊說長的矮好,於是他們邊走邊討論如何一比高下,不到幾步,有一個院子圍牆很高,駱駝一伸脖子就能吃到院裡伸出的樹枝,駱駝神氣的說:“你看,我說的對吧,長的高好。”羊不肯認輸,他們又走了幾步,圍牆上有個又矮又窄的門,羊大模大樣走進去吃草,並對駱駝說:“誰說長的高好,你能鑽進門裡來吃草嗎?”

每個人各有各的優點和缺點。在學校裡,看著優秀的同學,孩子難免會感到羨慕,甚至是嫉妒。看著有缺點的同學,孩子難免會感到有優越感,高高在上。

因此,父母既要鼓勵孩子勇敢地表現自己,同時,也要教孩子學會欣賞他人的長處,肯定他人的優點。每個人的個性是不一樣的,自然想法也是不一樣的,學會認可別人的意見與想法,寬容對待集體裡的每一個人。

家裡熊,外邊慫?兩招幫孩子建立“外交思維”克服“社交恐懼症”

第二:互惠是長久合作的前提,要通過有效的運用“同理心”來幫孩子搭建社交“平臺”

愛爾蘭劇作家曾說: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彼此交換,每個人只有一個蘋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彼此交換,每個人就有了兩種思想。

這很好的解釋了《父母要懂的兒童心理學》中作者提到的互惠原理:我們應該儘量以相同的方式回報他人為我們所做的一切。簡單說就是要學會分享互惠。

有次與朋友聚會,朋友的兒子表現得非常霸道,獨佔欲很強,在遊戲中經常把玩具放在自己的周圍,並對那些企圖想玩他玩具的小朋友說:“這是我的玩具,你不能玩!”

生活中,許多孩子都有這樣的表現。造成這種情況,與家庭教育環境有著密切關係。現在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家裡的“小太陽”。缺乏同理心,以自我為中心,不在意別人說什麼,有什麼需求感受,不會分享是關鍵。

父母需要從這些根源出發,對症下藥,讓孩子體會到分享的快樂,繼而學會分享。

①溺愛是孩子成熟的最大“毒藥”,通過克服過分寵愛,幫助孩子樹立分享“意識”

有的父母出於對孩子的愛,就把那些好吃的好玩的全讓給孩子,即使孩子想著與父母分享,父母也會推辭,讓孩子一個人獨享。

在電視劇《都挺好》中,蘇家老二蘇明成欺負妹妹、啃老、有暴力傾向、幼稚。電視劇播出後。網友們對他一片的聲討聲。

這與蘇母從小的溺愛脫不了干係。小時候,蘇家條件不好,即使不好家裡所有好吃的好玩兒的,蘇母都會無條件的送到他面前。與姐妹間有矛盾了,也會毫無原則的站在他那一邊。時間長了,就強化了他的獨享意識,理所當然的把好東西佔為己有,自私自利。蘇母的溺愛最終把他推向了深淵。

高爾基曾說:溺愛是誤入孩子口中的毒藥。如果僅僅為了愛,連老母雞都能做到這一點。

慣子如殺子,所以,父母不要嬌慣和溺愛孩子,不要以孩子為中心,甚至無限制、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任何需求,而要讓孩子們學會感恩,學會把自己喜歡的東西拿出來與家人共享,讓孩子體會到分享的快樂。

②獲得“甜頭”才是分享的最大動力,通過不斷的給孩子“糖果”,讓孩子找到分享的“樂趣”

《猶太人教子和你不一樣》裡提到:許多孩子之所以不願意與別人分享,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分享了就意味著失去。

林姐有個4歲的女兒,她的玩具堆積如山,數不勝數。林姐說:“我給她買這麼多玩具,就是希望她能懂得分享,和小區裡的孩子一起玩兒。”可是,每次當林姐把其中一個拿給其他小朋友時,她女兒就是不答應,偏偏想要這個玩具,林姐很苦惱,“為什麼讓她分享這麼難呢?”

這時候,父母應該理解孩子這種不願意失去的心情,慢慢引導,讓孩子明白分享並不是失去而是一種互利,分享體現了自己的大度與關懷,自己與別人分享了,別人也會回報自己的大度與關懷,這樣就會在分享中獲得一種快樂。

一旦孩子在分享中獲得了互利與快樂,他就會樂於與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

家裡熊,外邊慫?兩招幫孩子建立“外交思維”克服“社交恐懼症”

③孩子互惠思維的建立不能“硬來”,要通過“他例論證”,來幫助孩子打造分享“品牌”

《幼兒行為問題應對》裡提到:媽媽想讓孩子懂得分享,不能硬來,而應當“以理服人”,先對孩子進行說服教育,讓孩子主動地拿出自己的東西與人分享。

小聰聰人緣非常好,雖然只有8歲,但是做事情儼然一副“小大人”的模樣。家裡來了客人,尤其是小朋友的時候,聰聰總是把自己好吃的、好玩的拿出來和客人一起分享。吃東西的時候也會遵循“大人吃大的,小孩吃小的”或“老人先吃,小孩再吃”的原則。大家都誇聰聰懂事。

聰聰的媽媽說,這和她經常給聰聰講傳統故事有關,他從小就喜歡聽故事。媽媽在他很小的時候就給他講過“孔融讓梨”的故事。

家長鼓勵孩子學會與他人分享,單純行動上的管教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家長們可以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尤其是一些傳統的故事,教育意義非常明顯。

寫在最後

今天與大家分享了兩招幫孩子建立“外交思維”克服兒童“社交恐懼症”的方法:

第一:利用“螞蟻思維”,幫孩子建立群體意識,從思維層面打牢“社交根基

第二:互惠是長久合作的前提,要通過有效的運用“同理心”來幫孩子搭建社交“平臺”

一個人不管努力的目標是什麼,不管他幹什麼,單槍匹馬總是沒有力量的。孩子的成長和成才離不開人群,學習社交,學會交往,善於交際應酬,是父母留給孩子一生最好的禮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