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养出一个急性子孩子,你得从他1岁开始努力

本文为小步在家早教原创,欢迎个人关注、转发、分享

闺蜜最近在家被孩子折磨到头大:

“孩子听风就是雨,要求没有立马满足他就又哭又闹。”

“我和老公脾气都不急,孩子这急性子到底是随谁啊!”

很多孩子都有过这些表现:

饿了要立刻把奶头塞嘴里,第一口没吸出来就大哭;

想要看书,三秒钟没给拿来就发脾气了;

应该排队玩滑梯,总是想冲上去自己先玩……


看着孩子把自己急得满头大汗 ,甚至无理取闹、乱发脾气的样子,家长真是又生气又心疼。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改掉急性子呢?

不想养出一个急性子孩子,你得从他1岁开始努力

不想养出一个急性子孩子,你得从他1岁开始努力

急性子的优势和劣势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孩子是急性子,可不代表他是个“坏孩子”,急性子也有不少优势。

01

头脑聪明

急性子的孩子一般头脑比较聪明,反应更灵活,在一群孩子里很容易凸显出来,如果能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急性子孩子往往都会有不错的成就。

02

目标明确,执行力强

“我不吃这个,快给我那个虾!”

“我现在就要看动画片,等会儿就不想看了!”

虽说这些话听起来让家长很头疼,但是我们会发现,急性子的孩子目标都很明确,他们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要做什么,并且敢于表达和尝试。这样干脆果断的处事风格也会让孩子在未来获得更多机会展现自己。

03

性格直爽开朗

急性子的孩子往往没有太多心机,很直爽大方,更容易交到朋友,吵架了也不必担心隔夜仇,他们的脾气往往来得急,去得也快。

另一方面,急性子也有它的劣势所在。如果我们不帮助孩子学会控制情绪,随着年龄增长,这些负面影响也将成为孩子成功路上的拦路虎。

不想养出一个急性子孩子,你得从他1岁开始努力

01

爱发脾气

急性子和发脾气是一对相伴相生的伙伴。急性子的孩子往往脾气都很大,动不动就会发火哭闹,甚至会因为自己不痛快打人。常发脾气不仅影响身体健康,如果不加以引导,还会让孩子形成冲动暴戾的性格,伤害到他人。

02

缺乏专注力

急性子的孩子很难专注于一件事,他们往往吃着碗里的,就想着去拿锅里的。缺乏专注力的孩子更难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同时急性子孩子做事更容易走神,影响听课效率,也会给学习造成干扰。

03

没有耐心,不易成功

做事没耐心,“三分钟热度”,是急性子孩子的典型特点。比起过程,孩子会更着急看到结果,这样会使孩子怕苦怕累,不愿意克服困难,阻碍成功。

邻居家孩子毛毛很聪明,但做作业时总是还没读完题就下笔了,导致作业本上一片飘红,每当班里要派代表参加比赛,老师考虑到毛毛可能会因为急躁粗心发挥不稳定,便会挑选更细心更有耐心的同学参加,严重挫伤了小朋友的自信心。

不想养出一个急性子孩子,你得从他1岁开始努力

04

影响社交

孩子如果自己性子急,就会对他人也过分苛刻,脾气上来后,免不了会在言行上对他人造成伤害。同样,性子急的孩子更易相信自己的感觉,很难听进他人意见,久而久之,可能会被身边人孤立起来。

不想养出一个急性子孩子,你得从他1岁开始努力

为什么孩子容易急躁?


想帮助孩子管理急躁情绪,就要了解原因,只有“对症下药”才能达到引导作用,养出平和宽容的孩子。

01

大脑发展飞跃期

西南伦敦罗汉普顿大学研究表明:孩子急躁发脾气似乎是灵长类动物的一种进化行为。所以孩子性子急,有需求就想马上得到满足,和大脑发育阶段也有关联。

当孩子大脑发育进入了一个飞跃期,但是语言行为又无法及时表达出来时,孩子就会陷入一种急躁的状态。家长要用平和包容的心态引导孩子,帮助他度过这段过渡期,如果任由他发脾气,孩子就容易成为一个急性子。

02

家长脾气急躁

家长脾气急躁,孩子受遗传影响也可能天生急性子。急性子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会把急躁情绪传递给孩子,比如一直催促快快快,但又没有给孩子预留时间,不管是吃饭、出门总是临时准备手忙脚乱,孩子稍微慢点便大发脾气。

在父母的高压催促下,孩子也会渐渐变得急躁、没有耐心。

不想养出一个急性子孩子,你得从他1岁开始努力

03

没有建立时间观念

孩子很小的时候并没有时间观念,只是明白当自己有了需求,就用哭闹的方式来获得满足。如果家长总是急匆匆地不指导孩子学会合理规划时间,那么孩子也会形成“临时抱佛脚”的习惯。长此以往时间总显得不够用,孩子脾气就会越来越急。

不想养出一个急性子孩子,你得从他1岁开始努力

如何磨掉“急性子”?


孩子的性格大部分是天生形成,但后天的引导对塑造个性也必不可少。如果家里有个急性子小朋友,家长不妨试试这3种方法。

01

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你这孩子真是个急脾气!”千万不要再随便说这种话,给孩子贴上“急性子”标签啦。

从心理学上来说,贴标签是一种心理暗示,不仅会固化我们对孩子的判断,还会让孩子向着标签方向消极发展。

一旦孩子接受了“我就是急性子,我就是改不了”的设定,再想改变就很困难了。

比如电影中的哪吒,生来就被大家说成“妖怪”,慢慢地就把自己塑造成了暴戾的形象,“他们说我是妖怪,我就当妖怪给他们瞧瞧!”

所以,别把急性子这事儿看得太过于严重,反应过激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

不想养出一个急性子孩子,你得从他1岁开始努力

02

用感兴趣的方式做耐力训练

在孩子着急得到什么时,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你会得到的,但是我们需要等一下。这样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让他在等待中体会时间和忍耐。注意不要为了追求效果迟迟不满足孩子,可以先从等待1分钟开始,慢慢延长到3分钟,5分钟。

学龄前孩子很难理解等待5分钟是什么意思,我们可以用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帮忙转移等待的注意力,比如让孩子画画,看书,和他一起唱首歌,做个游戏。不要把玩具扔给孩子自己走开,这样就成了无效训练。家长应该陪在旁边,让孩子安心:你想要的我都记着呢,你会得到的。

如果孩子不能耐心等待,就要和他说明理由,规定时间内狠下心来不理会他的要求。

不想养出一个急性子孩子,你得从他1岁开始努力

03

家长要以身作则

想改变孩子性格,家长就要改掉自己的急脾气,给与更多耐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帮助他磨掉“急性子”。

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会以家长为榜样,当家长表现更耐心,孩子的急躁也会大大缓解。

麻省理工学院认知学家劳拉·舒尔茨曾做过一个实验。第一轮实验中,他将15个月大的宝宝分成2组,由研究成员向他们演示从盒子中取出小青蛙玩具的过程。

第一组:非常耐心,尝试多种办法后,才取出了小青蛙;

第二组:直接取出小青蛙;

第二轮实验开始,给每个宝宝一个带假开关的音乐盒,真正的开关在玩具的底部。结果,第一组宝宝成功打开盒子的人数是第二组的2倍,即使自己没打开,他们也没有哭闹,而是向父母寻求帮助。因为第一组的宝宝在第一轮中,和大人学到了耐心和坚持。

不想养出一个急性子孩子,你得从他1岁开始努力

孩子如果犯错了也不要过分责骂,家长要多些倾听,多些沟通,给孩子更多时间来学会忍耐,改变自己。

让孩子戒掉急躁,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要一直以包容、豁达的姿态去理解孩子、指引孩子。每一个急性子的孩子都需要一对耐心的父母去引导他们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