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数学博士:儿子获诺贝尔奖后更改国籍,他至死也没有原谅

中国第一数学博士:儿子获诺贝尔奖后更改国籍,他至死也没有原谅

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什么苦楚,什么冤屈都能受得了。——冰心

伟人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建国初期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都不如西方,甚至还达不到最基础的温饱水平,发展科技更如同纸上谈兵。但是,中国也从来没有放弃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放弃科技人才的培养。在那个非常困难的时期,也曾有杨振宁物理学家这样优秀的人才获得过诺贝尔学奖。但是,由于他当时已经不是中国籍华人。所以这个奖项倒也不能算中国的。

当时,有很多国人因为这个事情对杨振宁感到非常不满和失望。当然这其中,也包含着他的父亲杨武之。"我知道,父亲在临终前,在他内心的深处,也始终没有原谅我这个抛乡弃国的罪名。"在一次访谈中,杨振宁说到。他的父亲杨武之,乃是我国第一个数学博士。曾是清华大学的教授,在清华大学的算学系教书。数学界中,大名鼎鼎的华罗庚、陈省身

就是他的学生。

中国第一数学博士:儿子获诺贝尔奖后更改国籍,他至死也没有原谅

数学天才——杨武之

杨武之是安徽合肥人,他从小就天赋异禀,在清末曾考取过秀才。民国时期,他又凭借自己的聪慧考入了全国最好的师范大学。杨武之毕业之后,很多人都看中了他的才华,向他抛出橄榄枝。但都被他一一回绝,他选择在自己的母校做一名人民教师,之后他又被调到了安庆中学教书。在中学里,他没有像传统教书先生那样古板的传授知识,而是更加注重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希望能培养孩子对理学的兴趣。

考虑到当时国内教育资源比较匮乏,他决定出国留学。当他在准备留学考试的时候,与自己早就订好娃娃亲的罗孟华结了婚。罗孟华虽然没有杨武之那般有才华,但是为人贤惠,性格贤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贤妻良母。两人的婚后生活,琴瑟和谐、举案齐眉、相敬如宾,不久后便有了长子——杨振宁。

中国第一数学博士:儿子获诺贝尔奖后更改国籍,他至死也没有原谅

杨武之的报国之心1923年,他又轻而易举的通过留学考试,前往美国留学。在美国,他拿到了斯坦福大学的学士学位,又在芝加哥获得硕士学位。等回国的时候,他已经是个学识渊博的博士了。而他完成这一切,只用了短短三年的时间。

他算是开创了中国数学学习的先人。

因为在他之前,中国并没有这方面的博士。面对这样炙手可热的人物。美国方面也很想把他留在美国,为美国的科学研究发展做贡献,甚至不惜花重金给他抛出了很多优厚的条件,但是被他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因为他在心里就觉得,自己是个中国人,应该要拿自己的毕生所学为自己的国家贡献一份力量。

回国后,他不忘自己的初心,做起了大学的任课教师。认真的将自己的毕生所学的知识传授给中国的青年之辈。发展时期的大多数数学人才,基本上都是他的学生。杨武之的孩子杨振宁,更是从小就感染了他的理学天赋,耳濡目染之下喜欢上理科,尤其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杨振宁日后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和他的父亲杨武之的熏陶是离不开的。

中国第一数学博士:儿子获诺贝尔奖后更改国籍,他至死也没有原谅

"叛国之举"——更改国籍

在他们家,可真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他的儿子杨振宁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同时,也是极具争议的一位科学家。大家的话题点,永远都是在讨论关于杨振宁更改国籍的事情。因为杨振宁曾将中国国籍改为美国,而后又改了回来。他表示,自己这么做的理由是为了感谢美国的科学研究发展给了他这么好的机会,于是,不顾亲朋好友,还有自己父亲的劝阻,义无反顾的将自己的国籍加入美国。

很多国人都对这件事情感到非常的不理解,感激的方式多种多样,没必要去更改自己的国籍。国人不理解,他的父亲杨武之也是更加不理解。他的做法反而让他的父亲对他,甚至对美国产生了抵触情绪。1957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时候,他的父亲杨武之,还为此对他感到十分高兴和骄傲。

中国第一数学博士:儿子获诺贝尔奖后更改国籍,他至死也没有原谅

但对于长期在国外工作的儿子,杨武之生怕国外优越的条件让自己的孩子迷失了自我,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所以每次见面都会时常提醒杨振宁,勿忘国恩,将来一定要报效祖国。听到自己的儿子加入美国国籍的杨武之感到十分生气。自己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他从此以后再也不去美国,就连每次和杨振宁见面,都是约在香港。香港的美国驻香港总领事知道这件事后,甚至亲自打电话邀请杨武之前去美国,甚至说如果杨武之答应这个请求,自己可以亲自去帮杨武之办理入境手续。面对总领事的盛情邀请,杨武之毫不客气的拒绝了。杨武之甚至还企图劝说杨振宁回上海学习。可是考虑到自己留在国内可能自己的学术研究就要重新开始,杨振宁忍痛回绝了父亲这个请求。

中国第一数学博士:儿子获诺贝尔奖后更改国籍,他至死也没有原谅

杨振宁的赤子之心

杨振宁坦白,自己虽然加入了美国国籍,但时刻不忘父亲的教诲,始终强调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身体里流淌的照样是中国的血,是中华文化的血液。到了晚年,为了完成自己父亲的遗愿,他还是坚定的,更改国籍,回自己的国家。可是让他遗憾的是他父亲杨武之没有看到这一幕。曾在1971年的时候,杨振宁主动回国造访,可却是作为美籍知名学者。但是,他还是为中美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相信在天上的杨武之看到自己儿子杨振宁后来所作所为,一定会原谅他的。杨振宁那时候的选择也并不完全是错的,他能清楚的看清国情。中国那个时候别说做物理研究,就是简单的制造飞机大炮就已经是很难。毅然回国,他只能终止自己的研究,放弃自己的研究成果。顶着"卖国贼"的压力,一个人在异国他乡深造,成名后,在祖国最需要他的时候又能毅然回国,这是杨振宁的智慧和隐忍。

中国第一数学博士:儿子获诺贝尔奖后更改国籍,他至死也没有原谅

在他们父子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的绝不只是对科学事业的热爱。如果不是对祖国怀有如此的感恩和热爱,又怎会放弃功名利禄,毅然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正可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