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常讀常新


《論語》,常讀常新

常常聽到戲言,高中是一個學生的知識巔峰期,英語水平最好的時候就是高考那天。雖是一種玩笑話,但也有一些真實在其中。

暫不談其他,曾經如果有人問我最熟悉《論語》這本書是在什麼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高中了。可是稍微再思索幾秒鐘,就會意識到這是一個很虛假的記憶,高中雖然因為應試要求而熟記不少內容,可卻沒有真的拿起這本書從頭到尾讀上一遍。

幾年後,我在上大學時才算是看了第一遍,有了些新的讀後感悟,舉幾個例子。


《論語》,常讀常新


《論語》為政篇很著名的一段話,其中被常引用的是“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看了完整的這一段後,覺得自己一直誤解了。

完整原文是: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說的是孔子十五歲立志於學習,三十歲能自立於世,四十歲時遇事就不迷惑,五十歲懂得了什麼是天命,六十歲時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了七十歲時才達到了隨心所欲的同時也不會逾越規矩。

而由於中間的三小句最為著名而常被單獨拿出來講述,常聽見的語境是用於表達人在三十、四十、五十歲時達到這樣的境界。

而和原文對比後可以發現意思是有差距的,我覺得,若是真如此,那麼每個人就都是孔聖人了。更何況,現在有多少人在十五歲時就立志於學習了?這個立志學習必然也不是指我們的應試教育。


公冶長篇,又是一句常聽到的話“三思而後行”。

原文如下: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這句話的翻譯有分歧,問題出在孔子的“再”這個字上。譯文有以下幾種,“再借鑑以往的經驗”、“考慮兩次”、“再多思考幾次”。第一種有很強的推衍成分存在,第二種選擇了“再次”、“兩次”的含義,最後一種承接前句,也考慮孔子“慎”的觀念而翻譯。

我偏向於第二種譯法。季文子,魯國的大夫,史稱他“無衣帛之妾,無食粟之馬,無金玉重器,忠於公室者也。”他以行事過分謹小慎微而著名,孔子回答了這句話,與其說是贊同或者更加勉勵,不如說是一種含蓄的批評和勸導。“事有貴於剛決,多思轉多私”,也是這個意思。

如此說來,孔子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提倡“三思而後行”的。然而這句話流傳至今,已被用於教育多思考再行動,旨在不能莽撞行事,多用腦,多思考。也是正理,但換個角度看,明顯是相悖於孔子的原意了。


《論語》,常讀常新


泰伯篇,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意思是說,愛勇敢並且厭惡貧窮的,會闖亂子。對待不仁的人,若是恨得太厲害,也會激起禍亂。

想來能理解出,凡事不能太過,無論初衷是好是壞,總有一個度需要注意,不得超過,過分的行為和想法,都不會是好的。


子罕篇,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比如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能完成,這時停止,是我自己要停下來的。又比如填平土地,雖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決心繼續,是我自己要繼續做的。做事中道而止,則前功盡棄,停止或是前進,責任皆在自己而不在別人。


鄉黨篇,“席不正,不坐。”

孔子在落座之前,若是發現席子沒有擺放端正,他是不會坐下的。古人在坐席方面仍有嚴格的禮儀,孔子對任何不合禮制的事情,他都是不會接受的。雖然講的是禮儀,但看到這句話時我卻想到了另外一個觀念,在現代社會,若是一個職位“不正”,那麼就不該因為被利益引誘而“坐”。


《論語》,常讀常新


《論語》一書共11705字,不長,易懂,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等多方面,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一方面我們要承認,隨著時代的變化,一些內容已然不適合當下,但同時,很多觀念和思想仍有著重大的意義與價值,會植根於這本儒家經典,永久流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