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戏诸侯(二)棋局 祸起萧墙

危机在夷王的儿子厉王在位时达到高潮。这一次对周王朝的挑战来自东南方向。鄂侯(今南阳盆地)在商朝时期就已经是和周文王平起平坐的“三公”之一,进入周代后依旧是南国最强大的诸侯,有着“驭方”这样尊贵的头衔。但这位南方诸侯的首领却联合山东地区的东夷、淮河流域的淮夷发动了对成周的全面入侵,不但东方的诸侯无力阻挡,派去抵抗的成周八师和西六师也纷纷落败,入侵者逼近与洛邑咫尺之遥的伊洛流域。最后由朝廷重臣武公派遣骁将禹率领自己的私家部队战车一百乘和一千步兵才出奇制胜,俘虏了鄂侯,解除了洛邑受到的威胁。这次军事行动挽救了成周的危局,因此武公得到了厉王赐予的大量田产,禹则得到了玉器和铜器作为奖赏。但与此同时,王师都无法击败的敌人却被一位贵族的私家武装所制服,肯定给厉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烽火戏诸侯(二)棋局 祸起萧墙

自西周中叶之后,不但诸侯尾大不掉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甚至齐国这样与周王朝关系极为密切的诸侯国也居然诛杀天子册立的国君,并举兵抵抗讨伐的王师。而且就是在王畿之内,王朝的高级官位也成为贵族们的私物而代代传承,如金文中所见的周氏、召氏、毕氏、南宫氏、史氏、虢氏、毛氏、微氏、井氏、荣氏等,他们或世代出任军事长官,或垄断祝、史、卜、乐官员,或连续几代出任卿士,乃至三公中父子兄弟相继出任者亦不少见。而为了获取他们的支持、奖励他们的功勋,一代代周王又不断地把田产、属民、财宝赏赐给他们,如克一次就得到了七处地方的多片田产。如南宫家族一次就得到了17个家族的属民,包括1709名男丁。随之而来的则是渭河流域周王直属的领地一点点落入贵族们的手中,而厉王被群起而攻之的理由竟是他禁止贵族们继续侵蚀王室的土地与山林,他希望贵族们至少要向王室缴纳一定数量的税赋,当然也包括他曾如大簋盖和吴虎鼎所记载的那样,多次将贵族的领地赐予其他官员以提高自己的权威却不给予足够的补偿。


贵族和国人的怒火最后在一位大人物的领导下被点燃了,他就是国人暴动的真正主角——共伯和,在金文中则被称作“伯龢父”。从元年师兑簋上的记载中可以得知这位来自卫国的大贵族曾担任宗周禁卫部队的指挥官,而在国人暴动之后他则被贵族和国人们拥立摄行天子事,在师毁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铭文:“惟王元年正月初吉丁亥,伯龢父若曰”,而根据金文的习惯,只有天子发号施令时才能用“若曰”,这正符合了古本竹书纪年中“厉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摄行天子事”。而正统的周天子厉王则被放逐到彘地(今山西霍州),并最终客死他乡。尽管共伯和的权力可能还受到周公和召公等大家族的制约,但周王朝自诞生之日起第一次出现天子被武力推翻的局面,无疑已经敲响了这个王朝的丧钟。

厉王二十九年(公元前828年),遭放逐14年的厉王结束了其悲剧的一生,共伯和再也没有了摄政的名义而退位还政,在周公和召公的支持下厉王之子静(即宣王)继位。宣王继位后表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智慧,他非但没有与这位将自己的父王推翻、流放的政敌发生冲突,而且与之始终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多年后,当这位叱咤风云的大贵族去世时,我们从师釐簋中得知器物的主人釐穿上隆重的丧服将共伯和去世的消息报告给周宣王,而不管此时的宣王是何等复杂的心情,都表示了足够的重视,并给予了釐厚重的赏赐。

新王的沉稳、宽厚和睿智,给了走在衰落历程中的西周王朝最后一分希望。

宣王四年(公元前824年),宣王派蹶父出使韩国(位于冀北平原),旨在恢复与东北诸侯的联系。这次外交努力是成功的,韩侯觐见周宣王,不但得到了丰厚的赏赐,而且娶了蹶父的女儿也就是厉王的外甥女为妻(出自《诗经·韩弈》)。

烽火戏诸侯(二)棋局 祸起萧墙

p

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宣王御驾亲征,太师南仲和皇父追随,出动大军联合山东诸侯发动了对淮夷的大规模进攻。战线一直逼近到淮河流域南部,曾屡次进犯成周的徐戎被重创,不得不臣服“。四方既平,徐方来庭”(出自《诗经·常武》)胜利之后,曾对宣王有拥立之功的召公虎受命治理南国。“式辟四方,彻我疆土”(出自《诗经·江汉》)。

宣王五年,宣王亲征西戎,尹吉甫率军将已经打到泾阳的敌人赶回太原。“薄伐玁允,至于太原”(出自《诗经·六月》)。

宣王六年,宣王派出七千军队支援秦人,秦仲的5个儿子奉命讨伐西戎,将其逐出犬丘,秦仲的长子因功被封为西垂大夫(即后世所称的庄公)。

宣王七年(公元前821年),宣王将自己的舅舅、即申侯之子分封于鄂国故地南阳盆地为申伯,“登是南邦,世执其功”(出自《诗经·崧高》)为了与原本的申侯相区别而被称作南申,此举明显是为了遏制楚国。同年,宣王命卿士仲山甫出使齐国,不但结束了自夷王时代以来与齐国的敌对关系,而且在齐地修筑城池,加强了东方的防御力量。

宣王八年(公元前820年),武公朝觐宣王,带来了儿子括和戏,宣王干涉鲁国的君位继承,将戏立为武公的世子。尽管宣王二十一年(公元前807年)括的儿子伯御杀死了懿公(即原来的世子戏),但宣王三十二年(公元前796年)王师讨伐鲁国,处死了伯御,再次维护了王室的权威。

宣王九年(公元前819年),宣王在成周召开了诸侯大会,自西周中叶以来逐渐尾大不掉的诸侯们纷纷赶来朝觐天子,中兴气象一时无两。

棋局:祸起萧墙


然而一种可怕的力量却在慢慢的滋生,不但让宣王中兴的努力化为乌有,而且最终颠覆了整个王朝,那就是在三代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西戎。这个分布在从河套平原到河湟流域的西北民族,并非如人们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属于游牧民族,而和周人一样同样掌握着青铜冶铸技术和战车战术,并可能是兴盛于商末周初的鄂尔多斯青铜文化的继承者。至少在西周灭亡之前,他们还是和周人一样为农耕畜牧混合社会。

烽火戏诸侯(二)棋局 祸起萧墙

周人的先祖很早就与西戎接触,并且有过长期的政治同盟与婚姻关系,在西周王朝诸侯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姜姓集团便来自西戎。然而由于灭商之后周人把大批贵族、国人派往东方封邦建国,大半兵力也集中于成周,周戎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成康之际许多西戎部落便已叛服无常,但总体来说是安定的。这种微妙的关系在穆王十二年被打破,穆王发动了对玁允的扩张战争,虽然俘虏了5位戎王,戎人被迫迁往太原(今宁夏固原),但却导致了周戎间原本就很脆弱的臣属关系的破裂。直到几百年后,在《国语》中东周的史官还在批评穆王此举造成“自是荒服者不至”。

此后周戎之间便开始了百年的持久战。

懿王二十一年,虢公率领周军北伐犬戎,战败逃还。

夷王七年,虢公率西六师征伐太原之戎,追击戎人直到俞泉,俘虏上千匹马。

厉王十一年,西戎攻克犬丘,秦人的母邦大骆之族被灭。

烽火戏诸侯(二)棋局 祸起萧墙

厉王某年十月,当周人困于国内的内斗与南国的叛乱时,西戎发动了对成周的入侵。戎人接连占领了京地和筍地,俘虏了两地的民众。厉王连忙命令武公派兵抵御,武公派出年轻的将领多友,周军和戎人在漆地相遇,经过激烈的战斗,杀死戎兵二百余人,俘获战车一百多辆,解救了筍地的周人。接着在龚和世周军连败戎人,最终在杨冢重创入侵者,并解救了京地被俘的周人。周军通过艰苦的战斗获得了胜利,但仅是一场防御战的胜利,并且这次战斗对西戎的打击也是有限的,因为共伯和摄政的第二年,玁允又一次发动了入侵,一度进入镐京的郊区。

宣公初年虽然接连取得对外战争的胜利,但是西北边境的局势依旧十分紧张。宣王五年的战斗中虽然周军最后取得胜利,但西戎军队已经推进到离镐京仅有40公里的地方。从金文资料中我们还知道在一次战斗中当周军追击西戎时,对方不但能集结援军反过来追杀周军,还能同时从另一个方向同时出兵入侵宗周。随着宣王后期周天子力量的再度削弱(如宣王二十一年鲁国的叛乱,宣王二十九年不籍千亩),西戎给周人的压力再次加大:

烽火戏诸侯(二)棋局 祸起萧墙

春秋时期地图


宣王三十三年(公元前795年),周军再次征伐太原之戎,以失败告终。

宣王三十八年(公元前790年),王师联合晋国讨伐条戎、奔戎,大败而回。

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王师讨伐姜戎,在千亩大败而回,连从南方调来的军队也全军覆没。

宣王四十一年(公元前787年),王师被申国打败。

面对沉重的边境危机(甚至一度已经逼近镐京郊区),已经进入暮年的宣王已经不堪重负,尽管他有过料民于太原的努力,但终究无力回天,反而因错杀大夫杜仲而让朝廷更加离心离德。宣王四十六年(公元前782年),这位生不逢时的伟大君王结束了其46年的漫长执政期,带着对王朝命运的不安离开了人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