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宮裡小皇帝是怎麼讀書的?末代皇帝溥儀說他讀了假書

N海都記者 郭大路

超長的宅版寒假,“小皇帝”們在家,都用功讀書了嗎?

100多年前,有個真正的小皇帝溥儀,也是被宅在宮裡上學。那時的宅讀書,是什麼情形?

小皇帝在宮裡開學

1911年9月10日,虛歲6歲的溥儀開始上學。

上學是宅在宮中,書房設在紫禁城的毓慶宮——也是光緒皇帝小時候的教室。書房佈置很簡單:南窗下是一張長條几,上面陳設著帽筒、花瓶之類的東西;靠西牆一溜炕,起初唸書是在炕上,炕桌就是書桌;後來移到地上,用八仙桌代替了炕桌。靠北板壁擺著兩張桌子放書籍文具;靠東板壁是一溜椅子、茶几。東西兩壁上掛著醇賢親王親筆給光緒寫的誡勉詩條屏。北板壁上有個盤面直徑將近2米的大鐘,指針比小孩胳臂還長。

宅在宮裡小皇帝是怎麼讀書的?末代皇帝溥儀說他讀了假書


當時,溥儀讀的主要課本是十三經:《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易經》、《左傳》、《公羊傳》、《榖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

他用的教輔是《大學衍義》、《朱子家訓》、《庭訓格言》、《聖諭廣訓》、《御批通鑑輯覽》、《聖武記》、《大清開國方略》等等。到十四歲,添了英文課。除了《英語讀本》,還有英文版的《愛麗思漫遊奇境記》,以及譯成英文的中國《四書》。當然,滿文也是基本課。溥儀說,他連字母也沒學會,滿文只學了一個字,這就是每當滿族大臣跪在地上用滿族語請安的時候,溥儀作為小皇帝必須回答的那個字:“伊立(起來)!”

溥儀從來沒學過加減乘除、聲光化電。什麼華盛頓、拿破崙,瓦特發明蒸汽機,牛頓的蘋果,全不知道。談到經濟,也從來沒有一個人提過一斤大米要幾文錢。

溥儀說,自己唸書是“極不用功”的,經常藉口生病不去。毓慶宮對他最大的吸引力,是東跨院裡檜柏樹下的那窩螞蟻,溥儀用點心渣子喂螞蟻,幫螞蟻搬運食品。後來又養起了蛐蛐、蚯蚓——用的是古瓷盆缸。

沒有同學的溥儀完全是個熊孩子,一高興就把鞋襪全脫掉,把襪子扔到桌子上,老師只得給他收拾好穿上。徐坊老師眉毛長得長,人說這是“長壽眉”,溥儀非要叫老師低下頭給自己摸一下眉毛,還冷不防拔下了一根。後來徐坊去世,太監們都說這是被“萬歲爺”拔掉壽眉的緣故。

老師們制訂了檢查作業和複習的辦法:一條是讓溥儀每天到太后面前請安的時候,在太后面前把書從頭念一遍;另一條是每天早晨起床後,讓總管太監站在溥儀臥室外面,大聲把昨天的功課念幾遍給他聽。

皇宮課堂上,有了同學

九歲開始,宮裡陸續給溥儀配了三個伴讀生。他於是有了三個同班同學:溥傑、毓崇(伴讀漢文)、溥佳(伴讀英文)。

伴讀學生每月可以拿大約八十兩銀子的賞金。但是每當小皇帝不好好唸書,老師就會指桑罵槐,責備伴讀的同學。最倒黴的同學是毓崇。因為溥儀頑皮,毓崇是念得好也捱罵,念不好也捱罵——有一次溥儀在書房裡蹦蹦跳跳,陳寶琛就對坐得好好的毓崇說:“看你何其輕佻!”

宅在宮裡小皇帝是怎麼讀書的?末代皇帝溥儀說他讀了假書

所以毓崇對唸書一點興趣也沒有,成績很差。

每天早晨八點前,溥儀坐著轎子到毓慶宮。到了以後,說一聲“叫”,太監即應聲出去,把配房裡的老師和伴讀者叫了來。伴讀學生進門後要向小皇帝請安,然後大家就座——小皇帝坐桌子北邊朝南的獨座,老師坐面西的位子,其他伴讀者順著坐。太監們魚貫而退,課堂就開始了。

課堂要做哪些事呢?溥儀十五歲時寫過日記:

(十一月)二十七日,晴。早四時起,書大福字十八張。

八時上課,同溥傑、毓崇共讀《論語》、《周禮》、《禮記》、唐詩,聽陳(寶琛)師講《通鑑輯覽》。

九時半餐畢,復讀《左傳》、《穀梁傳》,聽朱(益藩)師講《大學衍義》及寫仿對對聯。至十一時功課畢。

下午是英語課。是日莊士敦因感冒未至,遂還養心殿,書福壽字三十張,複閱各報,至四時餐,六時寢。

臥帳中又讀《古文觀止》,甚有興味。

——現在福州的學校中,只有福州一中學生是要讀《古文觀止》的,不知道是不是從陳寶琛手裡留下的傳統?

小皇帝最愛的老師,是福州陳寶琛

最早教溥儀的是陸潤庠、伊克坦和陳寶琛。陸潤庠是同治十三年(1874)的狀元。伊克坦教滿文,他是滿文翻譯進士出身。福州人熟悉的陳寶琛,是和溥儀相處最久的師傅。後面來了徐坊教漢文,還有南書房翰林朱益藩。梁鼎芬是當時很有名的大藏書家,他給溥儀當老師,是陳寶琛推薦的。

溥儀說,對他影響最大的老師是陳寶琛。


宅在宮裡小皇帝是怎麼讀書的?末代皇帝溥儀說他讀了假書


在溥儀的記憶中,陳寶琛在福建有才子之名,二十歲點翰林,入閣後以敢於上諫太后出名,與張之洞等有清流黨之稱。陳寶琛不像張之洞那樣會隨風轉舵,因此得罪慈禧,被降了五級回家賦閒,直到辛亥前夕才被起用,原放山西巡撫,未到任,就被留下當帝師。溥儀說,陳寶琛是他“惟一的智囊”。事無鉅細,他都要問過陳寶琛。

在溥儀的印象中,陳寶琛常微笑著,讚歎說:“有王雖小而元子哉!”他笑的時候,眼睛在老光鏡片後面眯成一道線,一隻手慢慢捋著雪白而稀疏的鬍子。

每天早晨,溥儀總愛聽陳寶琛講新聞,像南北不和,督軍火併,府院交惡,等等。說完這些,少不得再用另一種聲調,回述一下“同光中興、康乾盛世”,當然,他特別喜歡說他當年敢於進諫西太后的故事。每當提到給民國做官的那些舊臣,他總是忿忿然的。陳寶琛常給溥儀講臥薪嚐膽的故事,講了“遵時養晦”的道理。

溥儀常常給老師賞賜名家書畫,老師也會向溥儀討賞,比如陳寶琛快70歲的時候,就向溥儀說,他無意中看到兩句詩:“老鶴無衰貌,寒松有本心”。他請溥儀把這兩句話寫成對聯,賜給他做壽聯。溥儀自然答應了。

不知道陳寶琛的福州後人,還有沒有收藏著這幅壽聯。

小皇帝的“期末考”

1917年初,“鐵帽子王”奕劻去世,奕劻家人來求諡法。

諡,就是死後給予的稱號,關乎對死者一生的評價。貴族大臣的“諡”,要通過皇帝。

奕劻這位“鐵帽子王”,生前抱慈禧大腿很緊,因此一直加官晉爵,但他和李鴻章一起簽署過《辛丑條約》,又一力提拔袁世凱,還在民間大事斂財,名聲不好。

宅在宮裡小皇帝是怎麼讀書的?末代皇帝溥儀說他讀了假書

奕劻家先是通過內務府,把擬好的字眼送來——而且是趁溥儀感冒沒有上課、老師們都不在跟前的時候送來的。

其實,就是算計著皇帝年紀小,欺負他“不懂事”,把事兒給辦了。

溥儀把內務府送來的諡法看了一遍,很不滿意,就扔到一邊,另寫了幾個壞字眼,如荒謬的“謬”,醜惡的“醜”,以及幽王的“幽”,厲王的“厲”,作為惡諡,叫內務府拿去。

奕劻家沒法,只好請了溥儀的生父載灃來求情。

載灃也是趁老師不在的時候來,偷偷來了:

“皇上還還是看在宗宗室的分上,另另賜個……”

“那怎麼行?”溥儀理直氣壯地說,“奕劻受袁世凱的錢,勸太后讓國,大清二百多年的天下,斷送在奕劻手裡,怎麼可以給個美諡?只能是這個:醜!謬!”

“好,好好。”載灃連忙點頭,拿出了一張另寫好字的條子來:“那就就用這這個,‘獻’字,這這個字有個犬旁,這這字不好……”

“不行!不行!”溥儀也看出這是哄弄,又急又氣,哭了起來,“犬字也不行!不行不行!……不給了!什麼字眼也不給了!”

載灃慌了手腳,腦後的花翎跳個不停:“別哭別哭,我找找找上書房去!”

第二天溥儀到毓慶宮上課,把這事告訴了陳寶琛,陳寶琛樂得兩隻眼睛又眯成了一道縫,連聲讚歎:

“皇上跟王爺爭得對,爭得對!……有王雖小而元子哉!”

“有王雖小,而元子哉”出自《尚書·召誥》,意思是“雖然年幼,但他卻是真正有智慧的天子啊”。

老師們要教的就是“怎麼做皇帝”,這次“大考”,溥儀可以說是成績優秀。

梁鼎芬在《侍講日記》裡,記錄了溥儀和父親的這次爭論,還稱讚說:“凡為忠臣義士,靡不感泣曰:真英主也!”

可惜,成年後的溥儀卻沒有再聽從陳寶琛的教導,一意孤行去東北折騰了個偽“滿洲國”。

陳寶琛苦勸不住,自己也堅決不肯追隨,保持了中國人的氣節。

在這次最大的考試中,福州陳老師給他的學生,應該是打了個“不及格”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