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上的“第三隻眼”——記輝縣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護士長朱興靜

疫線上的“第三隻眼”——記輝縣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護士長朱興靜

她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卻在疫情到來之際,用孱弱的肩頭挑起了千斤重擔;一個多月日夜值守,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使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始終安全有序運轉,和全體醫護人員一起,為人民群眾築起了一道堅固的防護牆。

她,就是河南省輝縣市感染性疾病科護士長朱興靜

疫線上的“第三隻眼”——記輝縣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護士長朱興靜

戰前準備

輝縣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是輝縣市唯一收治新冠肺炎的定點科室,疫情防控工作開始後,朱興靜頭腦中的那根“弦”一直繃著:揣摩領悟防控標準和要求,對照標準準備防護用品,籌劃病房分區......

2020年1月21 中午12:00疫情警報拉響:一武漢返鄉的發熱患者前來就診,朱興靜匆匆給家裡打了個不回去的電話,就立即著手物質、人員和病房的準備,完善科室的區域劃分,嚴格執行汙染區、半汙染區、清潔區三區劃分,潔汙通道和區域完全分開,不交叉不逆流,並準備相應的防護用品,培訓疫線人員相關疾病知識和班次流程職責,穿脫防護衣及戴口罩,根據標準要求,設置崗位,因地制宜,制定工作流程,合理調配人力資源,帶領科室人員對病房進行徹底消毒。

疫線上的“第三隻眼”——記輝縣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護士長朱興靜

龐雜的事務隨著疫情警報拉響,大山一樣地壓了下來,朱興靜一件件一條條地捋,一遍遍地對照推敲,唯恐工作上一個小小的疏漏,造成防控中的漏洞,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對她來說,這項工作必須做到萬無一失。

“第三隻眼”

雖然都是醫護人員,但是,隔離病房的工作對每個人都是陌生的,儘管上崗前都經過了短暫的培訓,但是因為練習不夠,都不能熟練掌握,而防控工作事關重大,容不下半點疏忽,這就需要有人監管督查,朱興靜就是疫線上洞察秋毫的第三隻眼。

疫線上的“第三隻眼”——記輝縣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護士長朱興靜

新的醫護人員到崗,對科室工作流程、穿戴流程都是陌生的,她只能集中培訓,然後一個人一個人盯,嘴說幹了,嗓子也啞了。

白天,朱興靜需要巡視一樓門診,查看醫護防護、隔離措施是否到位,督導二樓、三樓各項防護,從著裝到流程到操作細節有無疏漏,隨時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晚上,她蹲守在發熱門診,查看督導各項流程……

朱興靜最怕的就是“戰友”防護意識差,看到誰防護不到位,一向寬容的她會毫不客氣地糾正,再次發現就直接用腳踹。一位25年護齡的老護士防護沒有做到位,朱興靜含淚說:“如果做不好,就請馬上離開,一線不需要不會保護自己的人”。也許,有人會怨她說話重了,可是,她要保證大家平安,把所有一線醫護人員完整地交還到家人手裡,醫護人員的健康無恙對她來說就是天大的事情。

事無鉅細,千頭萬緒,朱興靜時刻緊盯。她說:防控無小事。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疫情面前,我們作為一線人員,必須小心小心再小心,謹慎謹慎再謹慎。我總感覺時間不夠用,恨不得長出三頭六臂,一天過成48小時。

疫線總管

疫情發生後,她成了他們醫院的大總管,大到各類防護用品的補充、接待安排各級各類人員、工作人員和病患的飲食調整安排,小到垃圾的存放運送處理、人員物資的分流-----白天從發熱門診、疑似病房到隔離病房,哪裡都有她的身影,她像只陀螺一樣不停地快速運轉。電話從白天到黑夜,24小時隨時響起,朱興靜常常一邊工作一邊接聽,休息時手機放在耳邊,調成最大音量,唯恐錯過任何一個緊急電話……她總是隨響隨復,隨叫隨到。

疫線上的“第三隻眼”——記輝縣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護士長朱興靜

疫期辛苦不尋常

從1月21日醫院開始疫情防控至今已有40天了,朱興靜只回家吃過一頓午飯。晚上和衣而睡,記不得自己一天是否吃飯,一日三餐對於她來說形同虛設,喝水更成了奢求,一天時間幾乎不去廁所,累了就趴在護士站休息一會。渴了就先忍著。1月30日晚上9點時,朱興靜突然眼前冒了金星,一陣頭暈目眩,險些栽倒,心突突地亂跳,她趕緊扶著桌子,同事見狀立馬給她衝了一碗麥片,她眼睛模糊的看到貌似豆漿的杯子,顧不得想裡面是什麼,抓起來一飲而下,剛放下碗電話又響了,來不及讓自己緩和一下,就踉蹌著跑到發熱門診處理事務了。

疫線上的“第三隻眼”——記輝縣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護士長朱興靜

不知什麼時候,朱興靜的腳後跟、腳背磨出了水泡,如果不是疼痛難忍了,她可能永遠不會知道,為了減輕疼痛,每天她都用膠布胡亂粘一下,竟然忘了消毒,等到她想起來關注時,發現已成繭子了。有次她無意聽到護士說:你知道興靜多可憐嗎,一天她都吃不了飯,也喝不了水,你看她都瘦了一圈了。這時候,她下意識地摸摸自己的臉,才想起來已經好久沒有洗臉,也忘記刷牙了。摸摸自己的手,像砂紙,裂了好多血紅的口子,每次洗手都生疼生疼。

“等你回家”

大年初七之前,朱興靜沒有給家裡打過電話,家裡的電話她也從沒有接過,微信沒有回覆過。愛人和孩子在擔心和思念中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黃昏和黎明。

2月3日一天,輝縣確診了四個新冠肺炎,住院患者驟增至6人,疫情形勢一下子嚴峻起來,那天她破例給愛人打了一個電話,告訴愛人:家裡的錢在哪,自己都有什麼保險,密碼是多少……沒等她說完,一向順從疼愛她的愛人,在電話裡罵她神經病,直接掛斷了電話,掛斷後,愛人握著手機的手在顫抖,淚如泉湧。

疫線上的“第三隻眼”——記輝縣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護士長朱興靜

11歲的兒子在旁邊看見了,擔心地說:“爸爸,媽媽是不是很危險?趕快讓她媽媽回來吧!不行的話,我們和媽媽一起去上班,就算被感染了,我們也是在一起的”。

2月14日情人節,朱興靜的愛人實在坐不住了,藉著給朱興靜送書的由頭見她一面,朱興靜讓愛人把書放在指定的地方,走遠了,她才過來取,愛人遠遠地看著她,忍著想衝過去抱她的衝動,在心裡一遍又一遍地祝禱:老婆,你要好好的,我在家等你,我會督導好孩子的作業,當一個好良人,等你回家!


疫線上的“第三隻眼”——記輝縣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護士長朱興靜

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對朱興靜來說,上一線,不需要豪言壯語,只是最本分的履責:守土有責,守土擔責。疫情來臨,作為感染性疾病科的護士長,她首當其衝,怎麼能退?怎麼敢退?只能拼死和病毒展開一搏。

在朱興靜和她的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輝縣市人民醫院沒有發生一例感染,9名確診新冠患者,1名轉院,8名先後治癒出院。

疫線上的“第三隻眼”——記輝縣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護士長朱興靜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負重前行。疫情防控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朱興靜經過十四天的隔離,就可以回家和家人團聚了,彷彿一道光照進了黑暗幽長的隧道,她的世界豁然開朗,彷彿看見了春暖花開,聽見了春天的召喚:願江山無恙,人間皆安。

疫線上的“第三隻眼”——記輝縣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護士長朱興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