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妙招:不打不骂如何“降伏”孩子?共同规则帮你忙!

育儿妙招:不打不骂如何“降伏”孩子?共同规则帮你忙!

不打不骂,真的能让孩子“乖乖就范“么?

昨天晚上我在客厅这头书桌写文章,儿子和爷爷在客厅那头的沙发边玩玩具。我专心地做着手头上的事,时不时也听进那么一两句爷孙俩的对话。

写着写着,儿子掷地有声的几句话钻进了我的耳朵,只听他铿锵有力地说:“不是这样的,玩玩具要专心、读书也要专心、吃饭也要专心,妈妈说的!”听到他这几句话,我虽不做声,但是内心已心花怒放,开心得不得了!

儿子为什么会说这样的话呢?因为我和他制定了这么一条共同的规则: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专心、用心。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连续强化这一规则,所以今天他已经能结合场景把这一规则复述出来了。

大家都知道,2-3岁左右的孩子好动,比较难长时间的专注于某件事物。比如孩子吃饭,吃了几口就开始玩勺子、筷子,吧啦吧啦地讲这讲那,甚至开始背诗。以前对付这种情况,我和钱生(我先生)常用的方法就是抬高声音教育他(比如“要好好吃饭“、”吃饭不要讲话“之类的),奶奶一般是“微恐吓”他(比如“你再不吃小猫就来吃掉了”、“不吃饭警察叔叔回来抓人的”、“你不想吃我们全送给别的小朋友了”),有时闹大了他爸还会打下他屁股。几次下来,这些用权威压制的方法就不奏效了,孩子该怎样还是怎样。

育儿妙招:不打不骂如何“降伏”孩子?共同规则帮你忙!

后来我想到了“共同规则”这一方法。有天儿子吃饭又故伎重演,我就认真、严肃地和他讲了这一规则: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专注,不管是你还是我们大人。同时我跟他简单讲解了专心做事所带来的好处之后,提出以后吃饭要做到三点:用心吃、不玩东西、不讲话。

制定规则后,小孩子不可能立即就能完全理解和执行,这就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不断的强化以及做好榜样的作用。

这不,有天我们被他抓了个现行。那天我、钱生还有儿子三人坐饭桌上吃饭,我和钱生一面吃一面热烈的讨论问题,儿子忽然大声喊:”吃饭不能讲话!“
他的气势完全镇住了我们,我和钱生两人的谈话戛然而止,钱生给我使了个眼神,然后对他说:”对的,吃饭不能讲话。爸爸妈妈做错了,我们不讲话了,大家专心吃饭吧!“然后我两就认真埋头吃饭,不讲话了。儿子也不吭声了,大家都一起专心吃饭了。

制定可多场景适用的共同规则

因为跟他约定的共同规则是“做事要专注”,所以不仅在吃饭上可用,在其他场景也是可用的。

以前只要我在家,儿子会一直很黏我,做什么都要我陪伴。有时我需要在家工作,但只要他不是在睡觉,那我基本没法做事,他会跑到身边爬到我腿上或者随意摁键盘。

育儿妙招:不打不骂如何“降伏”孩子?共同规则帮你忙!

自从我们制定了专注的规则后,当我工作的时候他来找我玩,我这样和他说:”宝贝,妈妈现在要专注的工作,如果不专注的话就会做得很慢,这样可能会导致妈妈要在公司加班。(讲这个理由前提是他知道加班会导致我晚回家)我们来约个时间,到了那个时间我就放下工作陪你玩好不好?“

这时候如果他答应了,我们就会约定一个时间点,到了时间后我就会遵守诺言,放下工作陪他玩。经过几次之后,他现在看到我工作,要不自己跑去看书/画画/玩玩具,要不就去找爷爷一起玩,基本不会来打扰我了。当然共同规则也有不奏效的时候,这再正常不过了,我们平常心看待就好,大人对于自己制定的规则都不能百分百遵守,何况孩子。

大多数父母对于孩子的养育,首要采用的方式更倾向于”使用权威“,这是人的一种本能——控制欲。我们如果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和产生的根源,那很可能被这种控制欲”操控“,我自己每天也都在和这种掌控权威的本能冲动做斗争。

我在公号之前的文章《6岁的孩子,家里每个人都想在他身上找到权威感,我该怎么办?》有解释成人倾向对孩子使用权威的根源,这里就不再展开。在养育孩子时,我们应该抛弃”使用权威力量“的原始冲动,取而代之的是和孩子一起建立家庭共同规则,然后照料者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孩子。我想这才是最好的养育孩子的方式。

共同规则实施注意事项

不过共同规则虽好,在实施时也要注意以下事项:

1、 孩子至少要2.5岁以上才适合使用共同规则方法;
2、 共同规则的制定,要获得孩子的认可,且家里主要照料人之间要沟通达成一致;
3、 规则制定后,约束的是所有人,孩子主要照料人要做好榜样作用,以身示范。如果大人违反了规则,则需向孩子郑重地道歉;
4、 当孩子违反共同规则时,平常心对待,不应愤怒指责。


以上是我对家长权威和共同规则的一些见解,欢迎您留言分享或一起探讨好的育儿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