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谷名吃張秋燉魚


陽穀名吃張秋燉魚


此菜為陽穀地方傳統名 吃。最早始於張秋南街李文端師傅之手,李文端過世後,其兒子李登誠繼承父親傳統工藝,取名“張秋燉魚”。由於李登誠膝下無子,祖傳工藝被侄子李學敏所繼 承,一直延續至今。京杭運河漕運時期,雅號“小蘇州”的張秋鎮,“繁華壓兩京,舟車似潮湧,河中魚蝦鱗如玉,兩岸鵝鴨白如雲。”張秋鎮又鄰黃河堤岸,據 《陽穀縣志》記載,清順治年間,黃河幾次決口流潰張秋,大小河流與黃河相通,這就為魚類的滋生提供了優越的條件。李學敏幾代人就在這種條件下研製出倍受食 客歡迎的“張秋燉魚”。經他們燉出的魚,風味與眾不同,骨酥肉嫩,口味鮮香,回味無窮。

他們發明出這種燉魚技藝之後,備受當地人民的歡迎。為了更好地滿足當地群眾的口味要求,經過李家三代的精心琢磨,他們又掌握了“壯饃”的製作工 藝。其製作工藝純為手工,製作壯饃的工具就相當複雜。他們的壯饃味道鮮美,與燉魚搭配在一塊更是人間美味,令人垂涎!目前,具有地方特色的壯饃經常被前來 景陽岡旅遊的遊客搶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