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的"胡服騎射"側重於軍事而輕於農業的後果:制度配套不可少

一,戰國時期,各國均在變法圖強

趙國的

商鞅變法後的秦國軍隊


戰國時期的幾次變法,惟有商鞅變法取得極大成功,不僅是變法的後果突出,存在的時間長久,更是由於商鞅變法的配套關係互相依存,相相制約而相輔相成的變法藝術,經幾世而繼續,使秦國最後統一中國。而再看吳起在魏國、楚國的變法,由於不徹底,不全面,不配套,結果人去法空,人走法亡,存在一段時間後又被廢止,舊有頑固勢力捲土重來,變法者不死則亡。李悝在韓國的"術治",由於控制不當,結果變成了特務機構,弄得上下猜疑,左右矛盾,前後離析,不但強不了國,反而國家早亡。今天要來討論的是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

二,胡服騎射是什麼意思?

趙武靈王的貢獻對於趙國來說,即是《胡服騎射》,胡服騎射,簡單地說就是穿著胡人的服裝,學習騎馬射箭,廣而言之,要求趙國軍民改穿胡服,招募騎兵,改革軍隊。

趙武靈王的改革有兩次,趙武靈十九(前307)年的初步改革,取得成效後的第二次改革是趙武靈王二十四年,是進一步改革。但是,這兩次都沒有提及到土地制度的改革。幾乎是一點也沒有提及。它不想商鞅變法是一次配套的全面的改革變法。由此說它是一次單獨的變法一是有理由的。

趙國的

秦惠王時期的六國形勢圖

不管趙武靈王的改變碰上多大困難,反正他是辦成了。目的有三個,一是擴大疆土面積。根本目的是要北取胡地,內滅中山。"雖驅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於是遂胡服矣。"趙國的周圍除北方外,均是成氣候的燕齊魏韓秦,向這些地方擴張,肯定會遭到猛烈還擊。中山國與胡人,在中原人眼中,是"夷狄",儘可打,沒有人幫你當然也不會有人反對你。這就好比當初的秦國的司馬錯伐蜀滅巴取漢中。反正這些是蠻夷,打生打死,中原文明人才懶得管,結果,升起了個強勢的秦國。這次趙武靈王要收胡滅中山,當然不是沒有人來管,而是管不了。因為秦與楚在張儀的攪拌下成了一鍋粥,結果把魏國齊國拖入粥裡,而中山國是向來依賴魏國齊國的。趙武靈王經過十二年消化掉了"千乘之國"的中山國。北邊降服林胡東胡,使趙國空前強大。尤其是趙國軍隊在消滅中山國和北方討伐胡人的戰鬥中擁有了實戰經驗。

三,趙武靈王的這一軍事成果,威脅到了諸侯各國。但沒有配套的耕作制度作保障

但是,這次改革,正如一把柴刀,磨鋒利了刀刃,卻忽略了刀背。它不象商鞅變法的刀刃,刀背兩方都錘鍊,在磨利刀刃的同時,再把刀背錘鍊得堅實厚重些,否則,利刃易折!這個刀背就是"耕作"制度。不解決這個問題,軍隊將無法持久發展。

趙國的

成都平原上的春季作物

商鞅變法是從富國強兵切入變法的。封建社會的經濟是自耕自給的自然經濟。因此,土地和農業對於經濟有直接影響,封建社會的經濟在於農業。誰在改革中有相對進步的農業政策,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激發了廣大農耕者的熱情,誰就擁有更多的糧食貯備。趙武錄王沒有從土地改革入手,使有效的農業生產水平與軍事改革配套,造成農業底子薄弱。軍隊建設也就建立在脆弱的經濟基礎之上,造成後來一系列的被動局面。這在長平之戰中,長期無糧是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四,趙國是三分晉國而來的,晉國秉承於西周的"井田制"

這種土地制度為土地是國家的,把土地分成九區,中間一份是公田,其餘八份由八家人去耕種,順序是先公後私,做完了公田,才可以做自己的私田。公田所有全部交國家。這種土地制度是西周生產力低,生產工具不發達,農戶也就沒有更多精力去耕種更多的土地。到了戰國,鐵製農具的發生,提高了生產力水平,農戶有能力做更多的土地。而井田制又限制了他們,以故他們的生產積極性受到壓制。

趙國的

成都平原上的水田春季播種圖

趙國在"胡服騎射"期間,這種制度還在趙國實行。農耕者早就開始逃亡。逃亡到秦國去了。秦國以最優惠條件招攬天下才士的同時,也招納到秦國就業的打工者,這些到秦國的人叫"客民",而秦國本土的居民叫"主民"。客民負責種地,主民負責打仗。韓,趙,魏的民眾湧向秦國,就在於關中自然條件好,秦國商鞅變法裡的"耕作"制度先進。

趙國的民眾跑了許多去秦國,勞力減少不少,這又是個原因。唐代的杜佑《通典》卷,這樣描述秦國的土地制度,道出了其優越性:

鞅以三晉地狹民貧,秦地廣人寡,故草不盡墾,地利不盡出。於是誘三晉之人,利其田宅,復三代無知兵事,而務本於內,而使秦人應敵於外。故廢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數年之間,國富兵強,天下無敵。

這就是秦國的新的土地制度,把趙國等地的民眾招去耕種,優惠政策誘拐了大量韓,趙,魏的勞力。趙國自然勞力流失不少。再加上舊有的土地制度,農業生產水平一直低迷,這無疑扯了國庫貯藏的後腳。趙國的"胡服騎射"僅僅是在軍隊上取得一定成功。經濟薄弱也就是農業乏力,支撐不起趙國的對內對外征戰。這一點它又跟不上商鞅變法的"誘民耕種"而使國庫充實。

趙國的

變法後的戰國軍隊,從戰鬥後退下來

五,結論

長平之戰連續打了三年,又加上後來的邯鄲之戰幾年,秦國客場於千里之外而不乏糧,源源不斷的糧草運往長平邯鄲,這是秦國有貯備的原因。而趙國在本土作戰,糧草不繼,是國庫沒有貯備。因此,在某種意義上說,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的改革,只是在軍隊裝備及選材上成功,在後勤保障上幾乎沿用舊的耕作制度,沒有相應的配套制度,措施使軍隊的強大得以持久地發展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