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討好型人格的你,累嗎?三個方法撕掉「職場老好人」標籤


職場:討好型人格的你,累嗎?三個方法撕掉「職場老好人」標籤

職場“老好人”保持微笑

奇葩大會上蔣方舟說過自己是職場”討好型人格“,聽的我很是觸動,這讓我想起職場中,有這樣一類群體存在:

1.對任何同事的要求,都不會拒絕,不會說“不”;


2.害怕同事之間發生衝突;


3.面對不公待遇,習慣性忍氣吞聲;


4.以溫和示人,哪裡需要幫哪裡,像個創可貼;


5.. .....

這就是傳說職場中的”老好人“。

這類人會把別人的感受看的比自己都重要,常常忽視自己的感受,很難快樂。

“老好人”習慣於將一切的問題都歸咎於自己的問題,別人不高興了,是我的錯,我自己不高興了,還是我的錯,陷入自責的漩渦中久久不能自拔。

記得小時候長輩們總是教導小孩子“吃虧是福”,那個時候的解釋就是“什麼都讓著別人一下,不要什麼都爭搶”,結果就是長大後,成了最受累的一類群體。

什麼都要“體諒”別人,什麼場合都要講究“和諧”,把自己搞得心力憔悴。

請問,做個“老好人”真的好嗎?

這樣真的不好,思考後,還是鼓勵大家別做職場“老好人”。

正視“職場老好人”

職場:討好型人格的你,累嗎?三個方法撕掉「職場老好人」標籤

真假“老好人”

說到職場“老好人”,要細分的話,還有「真假」之分。

為何這麼說?

我見過有的人,是真的沒有脾氣,怎麼都是“好好好,是是是。”從來不會生氣,也不會讓你不舒服,為人溫和,不設立矛盾。

常常這類人在職場中能夠生存,一是靠的自己過硬的業務能力,二是大家也會喜歡罩著這樣的人,不允許受太多委屈,整走了可是公司損失。

這樣的人不會往往不會因為自己這樣的性格特質所折磨,這可能是他長這麼大的生存之道,這種我們可以稱之為“真老好人”。

另一種,才是我們說的大多數職場“老好人”,所謂“假老好人”。

這類人變成這樣,有不同的原因致使他們成為了這樣。

為何會成為職場“老好人”

職場:討好型人格的你,累嗎?三個方法撕掉「職場老好人」標籤

職場上一般變為“老好人”,主要有幾種原因促使:

001 強中有強人

有的人身處的工作環境,到處都是比自己牛很多的人,能力人氣各方面都比自己優秀。

在這樣的環境中,容易被“職場虐”,時間久了,想要在公司存活下去,找到了做“老好人”這樣一種生存之道。

這樣的原因造成的“老好人”,會在強人逐漸退去或者離開後,慢慢恢復自己的本色。

002 性格內向

我們會發現,在外面一旦不怎麼愛說話,大家會習慣覺得你害羞,內向,在氣勢上就容易弱於外向的人。

性格內向,害羞彷佛和“老好人”貼上了鉤,但我想說這還是有區別的。

有的害羞內向的人,本來無意做“老好人”,但被身邊的人看作定義為“老好人”後,就會潛移默化的去扮演這樣一種角色,結果弄巧成拙,越來越像。

有的害羞內向的人,並不是不想去爭辯和忍讓,而是你讓他去做起衝突的事情,不是他擅長的啊,太難了。

003 高標準嚴要求

有些人對自己的職場期待過高,總想著自己到了職場中,是大家都喜愛的樣子,希望自己成為越發完美的人,自己恨不得能夠滿足所有人的期待。

期待過了頭,就容易受挫,一點問題都會開始責備自己,自己這不好,自己那不行的,很不容易開心。

慢慢延伸出渴望別人的認可,什麼事情都要解釋半天,來龍去脈說一遍,才可放心,這樣的人活的好累。

為了獲得自己期待中的樣子,淪為了“老好人”,認為這樣可能會離自己的期待更近一步。

為何職場“老好人”不容易自拔

職場:討好型人格的你,累嗎?三個方法撕掉「職場老好人」標籤

很多人會問,既然都知道職場“老好人”的不好,為何還是有那麼多“老好人”的存在?

因為這種習慣性,會讓當事者越來越沒有自己,失去自信,找不到方向。職場全方面討好後,很容易一直處於“老好人”位置。

人一旦被稱為“老好人”,常見的一種思維模式是:

呀,我被稱為“老好人”了...


咦,我是不是太沒主見了...


不行,我要轉變,於是開始積極.....

這個過程,給自己徒增了大量的心理壓力,而健康的認知模式會給自己儘量減少很多壓力。

畢竟職場壓力太大,對任何人都不是長久之計。

被別人稱為“老好人”時,可以換個積極的想法,比如:

哈哈,我被稱為“老好人”了....


我可以有更多的機會觀察瞭解大家了...


等等

你看,同樣的事情境遇,換個想法讓自己心裡壓力小了很多。

如何改掉“老好人”性格

職場:討好型人格的你,累嗎?三個方法撕掉「職場老好人」標籤

職場“老好人”開始改變

長期的習慣都是一點一點的積累而成,想改變,也可以一點一點轉變:

step.1 避免條件反射啥都說:“好”,留給自己思考時間

當別人找到我們有事情相求時,如果你不想做,可以直接表明拒絕;如果礙於面子,可以回覆:“這件事情很重要,我考慮一下回復你,可以嗎?

這個時候有大量的時間讓自己思考,這件事情是不是我真的想要做的,可以讓自己清晰很多,不要條件反射啥都說“好”。

step.2 不要自責

我知道有些人拒絕別人或者沒答應別人時,即便知道自己所需,但還是會對自己的反應自責,覺得這樣欠妥,那樣不行。

減少這種行為自己的自責感覺,學會愛惜自己,堅定相信自己一些,明白你是在為誰而作決定。

step.3 自問法則

常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沒人認可我,我會怎麼樣?

讀到這裡,親愛的您,也問下自己。

這個思考的過程,你會發現自己的優點,自己的獨特,自己的價值,也有助於建立自己對自己的接納。

有個老段子:

當全世界都不喜歡你的時候,你別忘了還有我,我也不喜歡你。

讀完文章的你,會怎麼回答?

我會說:“那又怎樣。”


核心:認知自己的價值,尊重自己的感受,拒絕“討好”。

我是職場生涯教練郝跳舞,您的分享可能會讓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