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瑞医疗:如果再给你一个回调的机会,你会不会跟它走?


对于市场的参与者来说,投资不是坐而论道,最终还是需要落实到交易的层面。

交易无非三种状态:买入,卖出,或者持股不动。

看上去很简单的三种操作方式,遇到迈瑞医疗这样的公司,往往就会比较纠结。

迈瑞医疗是不是一个好公司?当然是。它是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领头羊,是国内进军高端医疗器械的种子选手。

然而,这样一家代表了全村人希望的优秀公司,估值一直太贵,让投资者无从下手。

一、到底有多贵?

2月27日,迈瑞医疗发布了业绩快报,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65.56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81亿,实现每股收益3.85元。参照周五(2月6日)263.50元的收盘价,其PE估值达到了68.44倍。

这个估值贵不贵?我们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进行对比,就能够一目了然。

纵向的历史对比:

迈瑞医疗:如果再给你一个回调的机会,你会不会跟它走?

自2018年10月16日上市至今,迈瑞医疗的滚动PE一直随着股价水涨船高,目前的估值处于99.70%的历史分位点,基本上可以看作历史最高估值。

高处不胜寒。

换个角度从PB来看。

迈瑞医疗:如果再给你一个回调的机会,你会不会跟它走?

PB的估值也处于86.65%百分位的高位。当然,从历史的曲线来看,自上市至今迈瑞医疗有一半左右时间的PB估值都处于这样一个位置。这个角度观察的话,心理上的紧张感觉能够稍微有所缓释。

总体来说,纵向上从PE和PB两个维度来度量,迈瑞医疗都可以说是挺贵的。

我们再和同行进行横向对比。

迈瑞医疗:如果再给你一个回调的机会,你会不会跟它走?

上次谈及的家用医疗器械龙头鱼跃医疗(002223-SZ),历史上滚动PE的波动比较剧烈,在25.66倍到146.69倍之间上下翻滚。从其历史估值的角度看,目前44.07倍的滚动PE处于50%分位点下方,明显拥有比较好的安全边际。亦远远低于迈瑞医疗71.06倍的滚动PE。

有些朋友可能会疑问,家庭医疗器械和高端医疗器械技术门槛不同,简单横向对比,似乎缺少足够的说服力。

这确实是一件有点为难的事情。在高端医疗器械领域,除了迈瑞医疗,还真缺乏能拿得出手与之对比的公司。以医疗器械细分领域的两个领头羊横向对比,虽不完美,但相对来说不失公允。

由此可见,两个不同的视角,都显示出迈瑞医疗太贵了。

二、贵有贵的道理

众所周知,一瓶茅台的终端零售价可以卖到2000元上方,是因为其产品的高端定位与稀缺性。在医疗器械领域,迈瑞医疗的股价能够一直高高在上,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和茅台有异曲同工之妙。

贵有贵的原因。

很多投资者朋友已经从「国产替代」这个角度谈公司的未来前景,最近中央定调的新闻也在狂轰滥炸——这确实是迈瑞医疗的投资逻辑之一。对于大伙儿已经分析过的视角,丫丫就不赘述了,今天从另外一个视角谈一下。

增量市场。

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在这份公报里,我们看到了关于医疗卫生领域的一组数据。

迈瑞医疗:如果再给你一个回调的机会,你会不会跟它走?

如果放在以往,相信大部分朋友对这样的信息都会熟视无睹,毫无感觉。

然而,这次疫情暴露了这些冰冷数据之下,国内医疗资源的严重不足。

全国共有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2万个——考虑到大部分民营医院为专科医院,比如莆田系的两性医院以及享有盛誉的眼科医院,而公立医院聚集了国家最优势的医疗资源,是国人看病的首选。所以我们得到的一个现实结论是:

进一步从床位数来看,截止到2019年年末,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共有床位892万张。对应14亿的人口总量,每万人拥有病床数63.7张。

这个是全国的情况,但是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各地的情况并不均衡。通过各省最新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我们可以看到部分省份的情况。

根据广东省政府公布的数字,2019年末,广东常住人口为1.152亿。我们可以算出,广东每万人拥有病床位47.70张,每万人拥有医护人员56.25人。

深圳特区的数字更是夸张,每万人拥有床位数仅仅为36.50张。

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长三角的数据虽然略微比较好一些,但亦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18年的数据显示,浙江省每万人拥有床位数57.87张,江苏省每万人拥有床位数60.96张。

可以作为对比的是,作为疫情的核心区域,湖北省每万人拥有床位数57.63张,武汉市每万人拥有床位数更高达74.8张。

丫丫简单做个图表如下:

迈瑞医疗:如果再给你一个回调的机会,你会不会跟它走?

补齐医疗卫生资源的短板,加大医疗卫生资源建设,应该是国家下一阶段「新基建」工作的重要一环。尤其对于富余的珠三角地区来说尤甚。对于医药行业,尤其是中高端医疗器械行业而言,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而且是一个暂时无法量化的增量市场。

充满想象的增量市场。

三、为什么不到用PE估值的时候

PE是用来估值的,充满想象就无法估值,也就用不上PE。

自2018年年尾至今,虽然大盘的涨幅不大,但是5G和半导体板块真真切切已经走出了一轮波澜壮阔的长牛行情,十倍股比比皆是。

当然,能完全吃到这轮行情的投资者可谓屈指可数,频繁上车下车最终浮亏是投资者的常态。

为什么?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这是人的贪婪与恐惧的外化。

对金钱的贪婪,以及对市场高涨的恐惧——确实,相关板块的大部分股票都已经涨到了市梦率阶段。

单纯用估值去看市场的话,肯定会迷茫无措的,甚至会对市场产生怀疑乃至轻蔑的态度。事实上,市场虽然看上去杂乱无章,却是沿着产业链条自有其节奏。这显然不是一句「瞎炒」来就可以简单概括的。

任何对市场的轻蔑,都很容易造成自己对知识盲点的固守。

我们在之前的一篇《写在美股大跌之际:中国最终将超越美国的内在逻辑》一文中,旗帜鲜明地表达这样一个观点:中国将会超越美国。这种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超越,不是单维度的某一具体领域,而是全方位的碾压。

表现在股票市场上,部分中国头部企业的市值陆续接近乃至超越美国的同行,也将会是这个历史必然的一个真实写照。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但是,美国并不是老虎。认为美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长期以来把美国奉为圭臬思维的惯性使然。

当然,就历史的视角来说,最终能够在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世界性公司是微乎其微的,大部分公司都会在喧嚣一时之后持续沉沦乃至一蹶不振。这是考验投资者辨别力的地方,也考验投资者个人的火眼金睛。

然而,即便未来的市场不可避免尘归尘,土归土,就市场的脉动来说,这个价值回归前热火朝天的炒作过程,或许是不可避免的程式。

迈瑞医疗,估计也很难免俗。

所以,如果迈瑞医疗再给你一个回调的机会,你会不会跟它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