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歌教給王凱的職場潛規則:低調做事的人都有這個病!得治!

1

《琅琊榜》中梅長蘇幫靖王站穩腳跟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讓他做好事要為人所知。

譽王為了扳倒太子,悄悄的炸了他參股的私炮坊,造成死傷無數。

靖王主要負責善後安置工作,其中有個小插曲:一些屬於軍資的帳篷和棉被被用於救助災民,需要上報兵部。但是梅長蘇堅持讓靖王在這件小事上疏忽,如果被其他大人參奏,那正是借別人的嘴,說自己做的好事。

耿直的靖王說:我做這些事,不是為了做給比人看的。

但是為靖王籌謀的梅長蘇卻說:若是做了好事還沒讓人知道,那就是我這個謀士無用了。


胡歌教給王凱的職場潛規則:低調做事的人都有這個病!得治!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的情況,一個勤勞肯幹的員工升職總是升不過那些能力一般,做事高調的人?

這時候就謹記梅長蘇說的話:做事要讓別人知道。

我們常說,低調做人,高調做事。低調做人很簡單,而高調做事,則需要對自己有足夠的信息,同時又能夠有足夠的抗壓能力。

所以,即便再不喜歡錶現的人,也要記得適時高調,適當表現自己。否則職場人才濟濟,低調的人可能就會成為第一批被淘汰的人。

除了被淘汰,適時的表現自己,也會帶來其他的好處。


2

適當表現,能夠給自己爭取到機會。

想必大家都看過《甄嬛傳》,除了女主甄嬛,配角中華妃絕對是一亮點。蔣欣也因為飾演華妃大紅大紫,此後好戲邀約不斷。

其實當初導演鄭曉龍定下的華妃並非是蔣欣,而是另有她人。在跟臨時演員華妃對戲的時候,她覺得沒有演出自己眼中華妃的樣子,於是蔣欣就要求導演,讓她試一小段華妃的戲。誰知導演以一句“你不合適”為由被拒絕了。


胡歌教給王凱的職場潛規則:低調做事的人都有這個病!得治!

在蔣欣一再的爭取下,導演勉強同意她試戲。進入角色之後,蔣欣直接上去就拍了桌子,而且還大吼了一聲,就是這一聲直接把導演給驚著了,對比試戲華妃的那些演員,還是蔣欣最好,所以這才定下了蔣欣飾演華妃。

如果當初蔣欣沒有堅持,現在她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演員。正是因為抓住了機會表現自己,才讓她星途無限。

適當表現,還能夠倒逼自己成長更快。

張倩最近升職了,以前的領導跳槽到其他地方,剛好空出一個位置,於是在前領導的推薦下,她成功晉級。

前領導臨走之前跟張倩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談話,他說張倩業務能力絕對的強,而且為人踏實肯幹,就是缺一個機會。如今他給她這個機會,努力的人應當獲得一個機會,但是要抓牢這個機會,就要適當的表現自己,展示出自己的才華。

以前的張倩不敢表現,生怕表現之後如果出現失誤,會被批評,顏面盡失。所以她努力工作,但是不敢高調,就算是加班都默默無聞。

從此張倩按照前領導的指點,凡是重要的公司事宜,都會在公司群裡發佈成果。也正是這個行為,促使她對工作更努力也更認真,結果也要求自己一定要比上次好。


胡歌教給王凱的職場潛規則:低調做事的人都有這個病!得治!


正是這樣適時的表現,她和她的團隊在年終獲得了最佳員工和最佳團隊獎。

但凡責任心強的人,對於自己說出的話就會盡力去實現。因此把自己的目標告訴眾人,就會讓自己對這件事更加在意,更加努力。

為了自己的發展也要適當的表現。

因為你的機會可能就從適當表現中來,你的地位也從適當表現中來。適當表現,會讓你的同事看出你的能力,從而能夠讓同事對你心服口服,也會讓領導看出你的優勢,從而對你更加看重。


3

為什麼會有人做事不想讓人知道?一是習慣了默默無聞,二是害怕擔責。

有些事說出來再做和做出來再說是不一樣的。

說出來再做,會受到其他人的關注,難免過程中會受到別人的質疑,甚至結果低於比人的期望,會受到非議。

而出來再說壓力就會小的很。做事過程中時間節點自己訂,結果做好做壞,壓力並不是很大。

所以這也透露出一個問題,那就是習慣於先做後說的人,可能是對自己的信心不足。

有人說,先說再做的人不踏實,真正腳踏實地的人都是默默無聞的做事。

但是當今時代已經不同,優秀的人層出不窮。如果不找機會表現自己,那麼就很容易把自己埋沒。更重要的是,把目標公之於眾,相當於很多人在幫你監督你自己,會讓自己更加謹記目標,從而拼盡全力。


胡歌教給王凱的職場潛規則:低調做事的人都有這個病!得治!


一味的低調其實是沒自信的表現。

我們提倡用心做事,但是用心做事不代表要不為人知。請認真的審視自己,是真低調,還是真不想負責。

適當的逼自己一把,會讓你變得更優秀。不要怕錯,怕被批評,怕被關注,這些負面情緒只會讓你關注自己的劣勢,從而影響自己的信心。把注意力聚焦在做事上,敢於承擔,敢於大聲說出自己的目標,持續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自己會變得更加自信。

所以,做事不想讓別人知道,是病,得治!

要想更優秀,得逼自己一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