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不過來”是病,得治


整天忙忙碌碌,卻還是感覺時間不夠用,這樣的感覺你有過嗎?

要努力學習,因為有考試的壓力;要不斷的刷新自己的知識體系,不小心就會亂了方向;要精益求精,因為渴望工作更上一層樓;要交際,因為我們是社會性動物;要呵護愛的人,那是我們情感的渴求;要健身,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的精力被大缷八塊,好像我們一直沒閒著,日程排的滿滿的,焦慮疲憊也隨之而來,深層次的匱乏枯竭並沒因忙碌而得到緩解。

忙不過來”是病,得治


記得在前幾年姚未老師的教練課堂上,他把忙碌分為四種:

第一種是“故意忙“,即逃避壓力或內心需求得不到滿足,而故意用忙碌把時間填滿。

第二種是“感覺忙”,即錯綜複雜的事情沉甸甸的壓在心底,感覺事情很多,而真正有效的利用時間並不多,這屬於心理事件。

第三種是真正忙,即事情確實多忙不過來。

第四種就是忙到爽,這是最理想也是我們最渴望的那種有成就感的充實生活。

我有一段時間停留在“

故意忙”,面對非常重要的事情無力解決,為了緩解焦慮和壓力,我拼命把自己的時間填滿。參加各種活動,去做各種無關的事情,讓自己各種忙碌,去轉移注意力,但這種逃避的方式只是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混亂和疲憊。所以,面對問題不要逃避,勇敢面對反倒是最好的捷徑。

感覺忙”,就是屬於個人內耗太大,比如說在人際關係不暢,心裡擁堵,情緒消沉低落沒有足夠的能量放到做事上。如果存在這種情況,應該從調理自己的情志入手,比如堅持一項運動,和朋友交流自己的情緒,做自己喜歡的事,提升自己對自己和他人的理解能力,從而慢慢提升自己內在的能量,內在力量充沛了,做事效率自然就會提升。

"真正忙",這個是很多人面對的問題。在這個信息過載的時代,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聲音和誘惑,令我們眼花繚亂,不知不覺中分散了我們很多的注意力。所以明確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且堅持,放棄那些無意義的追趕,在這個年代便顯得尤為重要。

吳軍老師說過:

“只做幾件事,做好。”這就要求我們應首先明確自己的侷限,每個人的時間精力都是有限的,學會取捨,把精力用於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然後,把需要做的事情“列清單”,一件一件的去完成。沒有完成的事件寫下來,給它定個時間期限,而不是沉甸甸的壓在心裡。

最後呢,記得給自己“留白”,這一條很重要。當把所有的時間都填滿,最後反倒什麼都不想做。我個人對此深有體會,比如說我每天就用keep運動幾分鐘,很容易就實現,如果要用一大塊的時間,可能就會因為時間緊張而放棄掉了。這也逼迫著我會認真掂量哪些事情更重要,留出一部分空白時間供自己隨意揮霍,不再作硬性的規定。當一天結束後,看到自己沒有緊迫沒有疲倦拖延的完成任務,心裡還是蠻有成就感的。

忙不過來”是病,得治


你現在處於忙碌的哪個階段呢?

忙到爽,大概就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吧。當然每個階段我們都會有不同的目標,側重點也有所不同,但基本核心都是希望能夠活在自己喜歡的願景裡,歸根結底,忙碌就是是為了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如果你覺得哪裡不對了,就應該停下來審視一下,然後對症下藥吧。

作者簡介:我是熱愛文字的孫行者七十二變,專注於家庭教育和生涯規劃,歡迎互動和交流,願與您共同打造一個美麗新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