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權美元的"黃金—石油—信用"三步走,成就美國稱霸世界之夢

上篇回顧:

霸權美元開始登上國際舞臺

1. 發戰爭財

一戰之前,都是英國佔據著全球霸主的地位,因為英國是國際貿易和金融領域的老大,國力強盛且信譽優秀,並且當時的英鎊也與黃金有等價關係,算是英鎊與黃金的自然掛鉤。然後英國還創造出了"信用貨幣"——國債,即發行的英鎊超過了實際等值的黃金儲備的那部分的價值。

霸權美元的

美國這個由英屬殖民地發展起來的國家,當然知道霸權貨幣意味著什麼。所以美國一直在等待機會,踢掉英國,取而代之。

兩次世界大戰,給美國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兩次世界大戰中,美國的套路都是一樣的。由於地理位置的獨特性,美國在一開始都並未參戰,只是作為一個吃瓜的商人,一邊幫各國保管黃金,一邊向各國兜售軍火和物資,大大的發了兩筆戰爭財。

霸權美元的

雖然在後期,美國也都加入了戰爭,但那都是"象徵性"參戰,並且美洲大陸遠離主戰場,所以美國的工業成果和國家建設都沒有遭到破壞。

二戰結束後,美國擁有了世界上超過70%的黃金儲備,以及大量的外國債券。1945年的時候,美國黃金儲備價值200億美元,是當時英國黃金的兩萬倍。事實證明英國及英鎊早已落寞,規則是時候該改寫了。


2. 佈雷頓森林體系

1944年7月,各國派代表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佈雷頓森林舉行國際貨幣金融會議,目的是要討論出一個全球貨幣體系。英國和美國各提出了一套方案。

霸權美元的

佈雷頓森林會議

英國派出了著名的經濟學大師凱恩斯,他的方案是建立一個叫"銀行幣"的國際貨幣單位,用一定的權重包含各國的貨幣。美國則派出了懷特,他提出以美元為中心的"雙掛鉤"方案,即美元掛鉤黃金,其他貨幣掛鉤美元,實行固定匯率,不得超過限度隨意波動。

凱恩斯與懷特是什麼關係呢?相當於偶像與迷弟的關係。然後這是一個粉絲打敗了偶像的故事。美國贏了,美元贏了,懷特贏了。是因為懷特的方案真的比偶像凱恩斯的更好嗎?不,霸權的鬥爭從來都不是議事的鬥爭,而是霸凌與屈服的鬥爭。

美國憑藉佔據全世界1/4的經濟總量,全球70%以上的黃金儲量,毫無懸念的憑國家實力建立起了這一個美元霸權的貨幣體系,因為歐洲各國要進行戰後重建,都要依靠美國的貸款,不得不從。

通過佈雷頓森林體系,實際上是把美元變成了黃金的等價物,

以往各國都在儲備黃金,現在只需要儲備美元就夠了,這也是美元為什麼又被叫做美金的原因。

霸權美元的

從此,美元霸權便名正言順地登上了世界舞臺,也更堅定了美國"金融立國"的道路。


3. "馬歇爾計劃"遭遇"特里芬難題"

二戰結束後,美國提出了"馬歇爾計劃",即歐洲復興計劃,美國要對被戰爭破壞的歐洲各國進行經濟援助與重建。因為這是時任美國國務卿喬治·馬歇爾提出的,所以因此得名。

霸權美元的

美國怎麼突然變成了慈善家?這好像不是我們認識的那個霸權美國啊。

不,美國還是那個美國,霸權也還是那個霸權。

"馬歇爾計劃"的背後,是美國與日漸強大的蘇聯共產主義的對抗,更是為了把美國霸權主義滲透進歐洲政治經濟體系的關鍵動作。通過援助使歐洲經濟恢復,並且控制和佔領歐洲市場,使歐美形成政治經濟一體化,共同打擊共產主義,這才是美國真正的如意算盤。

霸權美元的

可惜,歐洲這些老牌列強並不那麼好操縱,並且單一美元成為國際貨幣也逐漸暴露出了這個貨幣體系的原則性問題。

佈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之前,即美元的國際結算貨幣地位確定之前,各國的財富儲備都是黃金。霸權美元確立之後,各國自然都改成了儲備美元。這就促使各國不斷地去賺取美元,並留存在本國的國庫當中。

在佈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元並不能被隨意創造,

每一美元都必須要有實物黃金相對應,只有這樣才能保障美元有其對應的價值。

戰後各國要去賺取美元,美元的幣值是穩定的,意味著美元的總量是固定的,歐洲的美元留存了增加了,必然是因為美國的財富流失了、美元減少了,也就使美國出現了"逆差"。如果歐洲不能復興、不能留存下財富"美元",那又如何叫發展?

這就是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特里芬提出的"特里芬難題":美元作為單一的國際結算與儲備貨幣,各國在發展國際貿易的過程中必要會沉澱美元,美元流出美國就會造成美國國際收支發生長期逆差;而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的的關鍵前提又是必須保持幣值穩定,穩定必須要有國際收支順差作為基礎。這兩個要求相互矛盾,是一個悖論。

霸權美元的

羅伯特·特里芬

4. 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

除了"特里芬難題"這個天生的不可調和的矛盾,美國還一反以往的和平姿態,開啟了燒錢打仗的模式。美元是徹底不夠用了,怎麼辦?先自己偷偷開印鈔機多印一點。但是明顯還是不夠用啊。別急,跟老祖宗學學,英國早在一戰之前就發明了國債,這種憑空創造的財富,美國拿來就可以用。

於是,印鈔+發債,好像美國擁有了源源不斷地財富。然後歐洲列強有一天突然醒悟了,你搞那麼多國債和美元,到底美元還值不值它對應的黃金價值?我儲備那麼多美元到底是不是在存廢紙?醒悟過來的歐洲國家開始找美國兌換黃金。

很快,伴隨著各國紛紛拋售美元,兌換和買入黃金,使得美國的黃金儲備急劇下降,同時市場上黃金價格上漲,美元貶值,最終爆發美元危機。1971年8月,美國不得不宣佈停止美元兌換黃金,各國也放棄本國貨幣與美元的固定匯率,標誌著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即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崩潰。

霸權美元的

石油美元的信用時代

1. 石油美元

深知擁有霸權貨幣才能掌控世界經濟的美國,當然不會那麼輕易的放棄美元霸權策略,它在尋找著有什麼新的錨定物可以取代黃金。

1973年,中東戰爭爆發。戰敗後以沙特為首的中東國家搞起了石油報復,全球陷入了石

油危機當中。危機,危機,美國看到了機會。

霸權美元的

石油是現代最重要的基礎資源,各個國家、各個行業都需要石油。很多看似跟石油毫不相關的物品,它的原材料當中總有石油。美國人腦子很靈,只要美元與石油綁定,那麼需要石油就等於需要美元。

於是,美國去跟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的首領國沙特談判,因為沙特的石油產能與出口量都遠超其他國家,

控制了沙特就相當於控制了OPEC,控制了OPEC就控制了全球的石油市場。

以往,石油是可以採用任意貨幣自由結算的,對於這些產油國來說,哪國的錢都是錢,無所謂用什麼貨幣結算。當美國找上門談判,沙特覺得並沒有反對的理由,還能傍上美國撈到各種好處,於是欣然接受。

1974年,在佈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的三年後,美國與沙特達成協議,沙特將以美元作為石油出口的唯一定價與結算貨幣。隨後其他產油國也紛紛將石油與美元掛鉤,美元又成為了世界的剛需貨幣、霸權貨幣。

霸權美元的

這一次,石油並不像黃金,它沒有穩定的價值,美元不需要再去圍繞著錨定物穩定幣值。然而作為剛需的霸權貨幣,石油美元開啟了它的全新時代,一個以國家主權代替貴金屬作為信用的時代,這才是真正的國家霸權。


2. 信用美元時代

理論上,一個國家合理的貨幣增長率(即M2增速)=GDP增長率+通貨膨脹率(CPI),由此來控制市場中應該流通的貨幣量。但是美國卻不是這樣的立場。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美國實際上已經相當於世界央行的角色,而美國的所有決策都只以美國人的利益為中心,就發生了無數全世界為美國人買單的事件。

所謂信用美元時代,可以理解為美國能夠肆意的打開印鈔機印鈔(實際是通過發債的形式),卻不用擔心貨幣超發在美國國內造成通貨膨脹,因為全世界都需要美元,全世界都在分擔消化美元的貶值,那麼貨幣貶值、物價膨脹這件事在美國國內就顯得沒那麼重要了。

霸權美元的

打個比方更好理解,如果說美國是一個巨大的蓄水池,並且連接了各個國家的小水池,只要美國的貨幣當局一打開水龍頭放水(一般通過發行國債的方式),美國這個蓄水池裡的水直接就流入了各國的小水池。對於美國而言,既讓一潭死水流動起來(即資金流通),也讓各國一起分擔水漲船高的壓力。如果不是作為霸權貨幣,如果不是與各國經濟緊密相連,單個蓄水池若是把水龍頭打開過猛,池子裡的水馬上就能淹死人了。

不僅能放水,美國還能抽水。作為霸權貨幣,美國一加息,就能引發抽水迴流效應。這是由金錢逐利的本質決定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所以為什麼全世界都緊盯著美聯儲的政策,因為美聯儲的一句話,影響的都不止是美國,而是整個世界經濟體。

同時,美國更狠的是,他還能掌控與各國小水池連接的閥門。所謂經濟制裁,就是美國有辦法控制給你加水、抽水、還是把閥門阻斷讓你成為一潭死水,大國尚能與美國進行些許對抗,小國則是被拿捏得死死的,毫無還手之力。

霸權美元的

這就是貨幣霸權帶來的好處,所以但凡是威脅到美元霸權地位的,美國都會在第一時間毫不猶豫地出拳打擊。

1999年1月1日,歐元正式發行。三個月後,美國攻打南聯盟發動科索沃戰爭,70多天的戰爭,打得歐元直線下挫30%。2003年美國打伊拉克,推翻薩達姆政權,因為薩達姆用歐元結算石油;2011年利比亞戰爭打卡扎菲,也是因為卡扎菲想建立非洲中央銀行與投資銀行,發行非洲貨幣,擺脫金融控制。

可見,甭管美國找什麼藉口發動戰爭或制裁,根本原因都是因為對方動到了美元利益。只有保持美元霸權,才能把利益最大化,風險分散化,這就是美國的"金融立國"之路。

霸權美元的

總結

五百多年前,歐洲移民者帶著獨特的分權制衡的"信用基因"和極具活力的政治金融制度來到美洲大陸上,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形成了一個統一的、獨立的、強大的國家。自由狂奔了一個多世紀後,摔了大跟頭的美國進行了一系列的自我修整,並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坐收漁翁之利。通過"黃金美元—石油美元—信用美元"三步走,坐實了霸權美元的全球統治地位,同時也鞏固了工業革命、科技創新的各項成果,這就是年輕美國的"金融立國"稱霸之路。

霸權美元的

延伸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