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底薪+提成早已经落后了,现在都在给业务员用这种模式!

随着房价物价的日益升高,很多人找工作都会先选择薪水高的,毕竟生活起来也轻松些。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来讲,要找份工资高的工作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通常只能进厂赚点小钱。

老板:底薪+提成早已经落后了,现在都在给业务员用这种模式!

有的工厂开出了六七千的工资,都招不到人,而很多招聘会上招聘的人比求职的人还要多,社会舆论纷纷都在指责这一现象。真相到底是怎样呢?让我们今天彻底撕开工厂的伪善面具。首先工厂的工作非常辛苦,流水线上的工人一天要干10到12个小时。工作也很枯燥,永远都只重复着一个动作,时间长了以后人会变得麻木,甚至还会落下一身病。工厂的工资制度是由年薪加上加班费,还有全勤奖和过年过节发的红包。社保和公积金很多厂都没有买过。而工人的底薪非常的低,如果想挣钱,就需要不停的加班。这样的后果就是基本上没有自己的空闲时间,要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另外,厂规也非常严格,上下班必须按时到,平时有保安在厂门口盯着,盯厂工就像盯犯人一样。招聘会现场所谓的七,八千工资也是诓人的,到了厂里以后你就会知道底薪只有2000到3000,目的就是为了先将你吸引过来。更何况在化工厂和制衣厂这些厂里工作,长时间接触化学物品对身体非常不好,有可能会患有各种各样的疾病。工资这么低,要求还这么严格。赔上健康的身体,有几个人会愿意去呢?难怪现在的工厂都招不上人。如果底薪就有六七千,我想年轻人一定会挤破头去工作。

进过厂的人应该都知道,在工厂里面基本上是没有休息的,一年365天都在工作。这里所说的是指小工厂小企业,大企业像富士康这种一般不会。小工厂的老板为了利益扩大,不只是让员工加班,还分黑白两班倒。把人当机器一样,争取不放过一分钟。国家劳动法有规定节假日加班可以,但是要支付三倍的工资,可许多人进了小工厂发现全都不一样。什么都没有,放假休息没有,工资加班费也没有。原本这些在大工厂里面都有的,但这种十来个人小工厂里完全没有。为了生活许多人混日子一般能过一天是一天。主要是过年回家都不给假。比较过分的是年终奖就包个红包给你,里面就一两百块钱。在小工厂里,加班费这些福利都少的可怜,过年都还要加班。有时候老板心情好就给你承诺一些福利。但贵人多忘事,基本都是没有实现的。

老板:底薪+提成早已经落后了,现在都在给业务员用这种模式!


工资看起来高薪却招不到人的主要原因是以下四点:

1.工厂制度

很多工厂天天都在招人,甚至还有招临时工的,有不少工厂招人之后设定3个月的试用期,这三个月除了吃住也没有其他待遇了,而三个月一到或者旺季一过,马上就想办法把你辞了,这么一来工厂就省了很多钱,很多工人发现这里头的坑实在太多。

2.管理混乱

如今很多工厂的管理真的很成问题的,一方面是打工者的自我意识越来越强,一方面就是管理者本身的能力。

3.工作无聊

在工厂流水线待过的人都知道,里面的活基本上都是重复那几个简单的动作,短时间做下来还好,如果长时间加班做,那真的是让人感觉非常压抑的。

4.没前途

如今的很多人都不甘于一辈子在工厂打工,总希望能够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在工厂打工没有升值空间,干几年下来人老了但是什么都没学到,加上如今很多大型工厂开始引进工业机器人,工人未来的命运到底如何真的很难说了。

其实如今大多数人遇到的问题都是千篇一律的,人们只知道我不想干这个也不想干那个,但是从来不知道自己想干哪一个,在这种内耗状态当中,时间一天天过去,人则是变得越来越迷茫,想要根本解决这个问题,那就得明确自己想要干什么,不被金钱所诱惑,未来掌握自己手中!

老板:底薪+提成早已经落后了,现在都在给业务员用这种模式!

现实很多中小企业,做绩效为什么容易走向失败?

很多企业的绩效考核还是:底薪+提成+ 绩效工资

详细说明:底薪较低,提成较高,每月将“底薪+提成”总工资的30%来做 绩效 工资,如:“底薪+提成”=1万元,就会有3000元拿来做 绩效 工资,然后按占不同比例分解到不同指标上,企业每月对每个绩效指标都会提出相对应的目标,最后根据目标达成率用KPI评分方式进行打分,最高分得100分!但员工几乎没有拿到过100分,也就是说员工每个月都会被扣掉几百元!

老板:底薪+提成早已经落后了,现在都在给业务员用这种模式!


设计销售、业务人员的多元化激励:如下图

老板:底薪+提成早已经落后了,现在都在给业务员用这种模式!

业务人员的激励机制

解决方案:

一、建立不同等级业务员KSF薪酬体系:

1)入职3个月以上:业绩平衡点为低值(如10万/月),主要关注过程性指标(如:跟踪量、询盘量、电话量、考核分值等),奖励力度偏较小值。

老板:底薪+提成早已经落后了,现在都在给业务员用这种模式!

2)入职6个月以上:业绩平衡点为中值(如20万/月),主要关注效果性指标(如:毛利额、回款率、培训考核等),奖励力度偏中间值。

老板:底薪+提成早已经落后了,现在都在给业务员用这种模式!

3)入职1年以上:业绩平衡点为常规值(如30万/月),主要关注效果性指标(如:毛利额、回款率、培训考核等),奖励力度为常规值。

老板:底薪+提成早已经落后了,现在都在给业务员用这种模式!

4)高级业务员:1年平均业绩达500万以上,次年自动升级为高级业务员,KSF薪酬增长20%-30%,奖励力度为高值。

老板:底薪+提成早已经落后了,现在都在给业务员用这种模式!

二、建立业务经理晋升机制及年终奖分配机制

只有高级业务员才资格晋升为业务经理,业务经理采用根据下属业务员人数定出相对应的团队业绩平衡点(不含个人),等级薪酬也将进一步提高。

1)业务经理:1年平均业绩达500万以上的业务员,均有机会成为业务经理带团队,业务经理享有团队业绩提成分配。

2)高级业务经理:1年团队(3个业务员以上,不含本人)人均业绩达500万以上,次年即可晋升为高级业务经理,享受更高的团队提成分配。

当然这种方式是在提成的基础上,年终时额外进行奖励优秀业务员,每年奖励金额分3年奖励,让员工一直在公司里有预留的奖金,员工如果主动离职,剩余的奖金就不再发放,这是通过增加员工的离职成本来降低优秀人才的流失。

三、建立更高级别的内部合伙人机制

老板:底薪+提成早已经落后了,现在都在给业务员用这种模式!

凡是高级业务员、业务经理,即可成为企业当年的内部合伙人,一起分享企业增量利润。

我的建议是可以先做3-5年的合伙人模式,再做股权激励是最好的,合伙人同样要员工掏钱入伙,但并不拥有公司的股份,并且合伙人不是分享所有的剩余价值,而是分享增值增量部分的剩余价值,我们主要匹配好企业的分配率、员工的回报率即可,员工有钱放在银行只有极低的利息,如果放在公司有20%以上的回报率,员工肯定希望把钱放在公司获取更高好的回报。

合伙人可分为两种方式:

  • 1.公司合伙人制:合伙人一起分享整个公司的经营成果;
  • 2.项目合伙人制:仅针对核心业务或项目做合伙人分配,员工可以成为多个项目的合伙人;
老板:底薪+提成早已经落后了,现在都在给业务员用这种模式!

没有利益的趋同,就没有思维的统一!!别因为工资设计的不合理,而丧失员工心甘情愿为你拼命的机会,这是最不划算的投入成本!


私信小编“绩效”两字,免费发送100分钟薪酬绩效管理内部培训视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