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清算:什麼是信息流與資金流?

在一個完整的支付過程中,交易動作或者說是支付動作,代表的就是信息流,而清算則代表資金流。本文將以“POS機線下收單、第三方支付機構線上收單”為例,讓大家瞭解信息流與資金流是怎麼在一個完整的交易流程中體現出來的,希望能幫助你理解這兩個概念。

支付清算:什么是信息流与资金流?

在上一篇文章中《“支付”環節的發展與特徵》,筆者介紹了支付的概念:

支付又稱付出、付給,多指付款,是發生在購買者和銷售者之間的金融交換,是社會經濟活動所引起的貨幣債權轉移的過程。支付包括交易、清算和結算。

從上述定義可以看出,一個完整的支付流程是由三部分組成的,分別是交易、清算和結算

大多數人眼中的支付其實就是交易,可以看成是狹義的支付。比如我們用微信掃碼付了款,我們會認為這是支付。

確實,對於用戶來說,我已經付錢了,這筆交易便完成了,所以筆者認為,我們也可以把這個交易動作當成是支付,問題不大。

但如果你是支付行業或者與支付行業有關聯的從業者,僅僅認識到狹義的支付,肯定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瞭解支付背後的清算與結算。

這就涉及到兩個新的概念,信息流與資金流

在一個完整的支付過程中,交易動作或者說是支付動作,代表的就是信息流。而清算則代表資金流。

清算其實是兩個動作,先是清分,然後結算。

通俗來說,清分就是在用戶完成支付動作後,清楚的算出誰付誰多少錢,誰欠誰多少錢,最終得出誰該付誰多少錢的。而結算就是根據清分的結果,進行執行,併發生資金的實際劃撥。

下面我將舉兩個例子來讓大家瞭解信息流與資金流是怎麼在一個完整的交易流程中體現出來的,分別是POS機線下收單與第三方支付機構線上收單。

一、線下收單

一般指POS機收單,即收單機構向簽約商戶提供的本外幣資金結算服務。

通俗來講就是收單機構為特約商戶安裝POS機具,持卡人在特約商戶進行購物消費時通過刷卡方式支付款項,收單機構負責將扣減一定手續費後消費資金記入商戶賬戶。

以你在星巴克刷卡消費為例:

  • 持卡人:你自己
  • 髮卡行:給你發這張卡的銀行,假設是農行
  • 特約商戶:與收單行簽有商戶協議的組織,比如星巴克
  • 收單行:星巴克刷卡機的歸屬行,假設星巴克在建行開設了結算賬戶
  • 轉接機構:負責髮卡行與收單行的信息傳遞,也就是銀聯
  • 清算機構:負責信息清分與資金結算,也就是銀聯與央行

當你用農行卡在星巴克刷卡消費時,資金流與信息流如圖:

支付清算:什么是信息流与资金流?

簡單介紹整個流程:

  1. 你在收單行(建行)的POS機上刷卡消費(信息流)
  2. 建行將消費信息發送給銀聯(信息流)
  3. 銀聯記錄交易數據,將消費信息給你的髮卡行(農行)(信息流)
  4. 農行從你的卡中實時扣費,完成實時結算,並通知銀聯(資金流)
  5. 農行發送消費扣款短信給你,提醒餘額減少(信息流)
  6. 銀聯更新交易數據,通知建行的POS機已完成扣款(信息流)
  7. 日終後銀聯在其清算系統完成清分,先把賬算好(信息流)
  8. 清分完畢後,銀聯通過央行的清算系統,完成農行與建行清算賬戶的資金劃撥(跨行清算)(資金流)
  9. 進行銀行內部結算,完成建行和星巴克結算賬戶的資金劃撥(收單清算)(資金流)

在這個過程中,銀聯提供兩種清算:

  • 建行和農行的清算叫“跨行清算”,一般為T+1日凌晨。
  • 建行和星巴克的建行賬戶之間的清算叫“收單清算”,在跨行清算之後。

二、線上收單

一般指第三方支付機構(包括銀聯)的提供無卡化電子支付服務,持卡人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介質,輸入銀行卡相關信息從而完成交易,並實現資金的清結算。

通俗來講就是消費者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完成支付,收單機構(即第三方支付機平臺)收到資金後結算給對應的商戶。

以你在每日優鮮通過在微信支付綁定的農行卡消費為例:

支付清算:什么是信息流与资金流?

簡單介紹整個流程:

  1. 你在每日優鮮上通過微信支付的農行卡支付訂單(信息流)
  2. 第三方支付平臺將消費信息發送給網聯(信息流)
  3. 網聯記錄交易數據,將消費信息給你的髮卡行(農行)(信息流)
  4. 農行從你的卡中實時扣費,完成實時結算,並通知網聯(資金流)
  5. 農行發送消費扣款短信給你,提醒餘額減少(信息流)
  6. 網聯更新交易數據,通知第三方支付平臺(微信)已完成扣款(信息流)
  7. 第三方支付平臺(微信)通知商戶平臺(每日優鮮),支付成功(信息流)
  8. 每日優鮮通知你訂單已支付成功(信息流)
  9. 日終後網聯在其清算系統完成清分,先把賬算好(信息流)
  10. 清分完畢後,網聯通過央行的清算系統,將收單金額結算給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備付金銀行賬戶。(資金流)
  11. 第三方支付平臺(微信)按照一定的結算週期(一般為T+1)結算資金給每日優鮮在微信開設的虛擬賬戶。(信息流)
  12. 商戶平臺可通過自動或者手動的形式,將資金提現到實體銀行卡。(資金流)

三、支付相關的基本概念

01 支付渠道:

支付渠道是錢走的路,即資金轉移的通道。

從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角度出發,支付渠道有網聯、銀聯、直連銀行、或者其他第三方支付等渠道。

從支付平臺類電子商務公司的角度出發,支付渠道有第三方支付平臺、銀聯、直聯銀行。例如:微信、支付寶、蘇寧支付對於電商平臺來說,都是可供選擇的支付渠道。

從銀行類平臺(銀行、銀聯、網聯)的角度出發,支付渠道有人行的大小額系統、超級網銀系統。

支付方式:

支付方式可以簡單定義為用戶在消費時,支付商品金額的方式,它是針對支付種類特性的一種歸類。比如你在京東進行購物時,可以選擇使用微信支付、雲閃付、Apple pay、銀行卡快捷支付、白條支付。

支付路由:

有句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理論上沒錯的,但是每條路的通勤成本可能都不一樣的,支付路由的作用就是根據各種因素的綜合考慮,提供最優的支付渠道。它考慮的因為包括但不限於支付渠道的穩定性、費率、限額、卡類型、卡銀行。

02 中國銀聯:

中國銀聯(China UnionPay)成立於2002年3月,是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的中國銀行卡聯合組織,總部設於上海。

核心職責,建設和運營銀聯跨行交易清算系統(CUPS)並以該系統為依託,推廣統一的銀行卡標準規範,為商業銀行、特約商戶、持卡人提供便捷銀行卡支付收單業務。

銀聯的業務重點側重線下,在線下收單業務基本處於壟斷地位,比如pos機收單與ATM業務均要通過銀聯完成統一的清算。

中國網聯:

網聯清算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8月, 是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清算平臺的運營機構,也稱線上版銀聯。

具體則是指為支付寶、微信這類非銀行的第三方支付機構搭建的一個共有的轉接清算平臺,處理第三方支付平臺與銀行交互的支付業務。該平臺受央行監管。

網聯出現的背景?

在網聯出現之前,第三方支付此前普遍採取的是直連銀行模式來進行資金的轉接清算。

支付清算:什么是信息流与资金流?

支付機構通過在多家銀行開設備付金賬戶實現資金的跨行清算,變相具備了清算職能。

這種模式繞開了央行的清算系統,使銀行、央行無法掌握具體交易信息,無法掌握準確的資金流向。

同時也給反洗錢、金融監管、貨幣政策調節、金融數據分析等央行的各項金融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

舉個例子,在直連模式下,你在淘寶上購物,通過支付寶上綁定的農行卡進行支付,同時賣家的結算賬戶綁定了建行的卡。當你支付成功時,你在農行行的錢會從你的銀行卡劃扣入支付寶在農行開設的備付金賬戶,當你確認收貨,交易成功時,支付寶會通過其在建行開設的備付金賬戶,將資金劃入賣家的建行卡。

在這種情況模式下,央行無法掌握完整的資金鍊路,相當於是把央行架空了,這肯定是不被允許的。

網聯的出現從根本上斷了第三方支付平臺的直聯模式,所有的支付機構必須統一接入網聯,由網聯統一對接各個銀行機構。

支付清算:什么是信息流与资金流?

為了讓各支付公司快速的接入網聯繫統,央行也做了如下規定,主要有:

  • 所有交易必須通過網聯進行清算。
  • 備付金全部集中存管,存放到人行。
  • 同時停止支付備付金利息。

作為唯一兩家大型具備合法資質的清算機構,銀聯和網聯扮演的角色並不相同。銀聯主要佔領線下市場,而網聯負責第三方支付線上與各家銀行之間資金清算的職責。

不管是銀聯還是網聯,本質上都是提供交易轉接、清分和對賬,最終銀聯跟網聯都要通過央行的清算系統完成結算。

中國人民銀行:簡稱央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央銀行。

中國現代化支付系統(CNAPS)

主要提供商業銀行之間跨行的支付清算服務,是為商業銀行之間和商業銀行與中國人民銀行之間的支付業務提供最終資金清算的系統。

最開始央行的CNAPS一代系統包括,大額支付系統與小額支付系統。

2013年,央行的CNAPS二代系統投產運行,其中就包括超級網銀系統,是對大小額支付系統的一個補充。

大額支付系統:

全稱為大額實時支付系統,簡稱HVPS,用於處理同城和異地跨行之間和行內的大額貸記及緊急小額貸記支付業務。

開放時間:工作日的 8:30 ~ 17:00

金額限制:無,一般銀行會以5萬為邊界,大於5萬走大額系統,小於5萬走小額系統

到賬時效:實時發送交易,實時清算,資金基本能夠實時到賬

小額支付系統:

全稱小額批量支付系統,簡稱BEPS,是對大額支付系統的一個補充。

開放時間:7*24小時

金額限制:單筆金額上限5萬元

到賬時效:批量發送,定時清算,所以有些銀行的轉賬可能要5分鐘到1個小時內到賬

超級網銀系統:

全稱網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統,俗稱超級網銀,是對大小額支付系統的一個補充,有兩大亮點:

  • 接入機構不再限於銀行。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也可以接入;
  • 7*24小時實時到賬,單筆上限5萬元。這就相當於在非工作日非營業時間增加了一種大額支付系統特性的渠道了。只不過金額限制是跟小額系統一致的。

03 支付:

狹義上,支付可以認為是用戶通過銀行類平臺或者第三方/四方支付平臺,使用銀行卡進行組付款的過程。

代扣:

即基於用戶與商戶簽訂委託協議,許可商戶根據協議約定,向用戶指定交易賬戶請求並完成指定款項支付的業務,實現用戶資金向商戶商戶的定向劃轉。一般用於保險扣費、水電費繳費、消費信貸還款等場景。

代付:

即付費企業在提供收款人(企業或個人)相關賬戶信息以及對應款項後,完成向目標賬戶劃款的業務模式,一般用於餘額提現、交易結算等場景。

清算,包括清分與結算。

  • 清分:指對交易日誌中記錄的成功交易,逐筆計算交易本金及交易費用(手續費、分潤等),然後按清算對象彙總軋差形成應收或應付金額。簡言之,就是搞清楚今天應該向誰要多少錢?應該給誰多少錢?
  • 結算:從商戶與收單機構(第三方支付平臺或銀行)的角度出發,結算即交易完成後,收單機構根據清算結果將資金劃入賣家賬戶的過程。這一過程的背後又依賴著銀行與銀行之前的結算、銀行與收單機構之間的結算。

備付金:

關於客戶備付金央行給出的定義是這樣的:

“客戶備付金是指支付機構辦理客戶委託的支付業務,實際收到的預收代付貨幣資金。”

比如你通過支付寶上的農行卡完成了淘寶訂單的支付,資金不會先進入賣家賬戶,而會先進入支付寶在銀行開設的備付金賬戶,第三方支付平臺無法直接接觸資金。央行規定支付機構的備付金需要全額上交央行監管。

入金:

在對接第三方支付平臺或者銀行系統的時候,必定會接觸入金這個名詞。

入金,所謂的金,指的是資金流,也就是你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實現將銀行卡資金轉入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備付金賬戶,並完成虛擬賬戶入賬的過程。

最典型的入金業務是充值,當你在微信上使用農行卡充值時100元時,你的農行卡會實時扣款100元,這筆資金會通過清算系統進入微信在銀行開設的備付金賬戶,同時,你會看到你的零錢餘額新增100元,完成入金流程。

出金:

與入金相反的業務就是出金,也就是你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實現虛擬賬戶扣賬,並通過備付金賬戶向你的實體銀行卡轉賬的過程。

最典型的業務就是提現,當你微信上將零錢提現時100元,零錢餘額扣減100元,同時微信的備付金賬戶會轉100元進入你的銀行卡,完成出金流程。

T+1/T+0、D+1/D+0

出金之後什麼能到賬呢?下面對幾個概念做簡單介紹:

  • T+1為第二個工作日到賬;
  • T+0為當天工作日到賬;
  • D+1為第二天到賬(包含休息日,節假日);
  • D+0為全年當天到賬(包含休日,節假日)。

髮卡行:

髮卡行是向持卡人(即用戶或消費者)發行各種銀行卡,並通過提供各類相關的銀行卡服務收取服務費,是銀行卡市場的發起者和組織者,是銀行卡市場的賣方。

收單機構:

包括第三方支付機構與銀行機構,負責特約商戶的開拓與管理、授權請求、賬單結算等活動,其利益主要來源於特約商戶交易手續費的分成、服務費。

收單行:

負責對分發請款指令,同時存管用戶備付金的銀行。即用戶付款後,需要有一個銀行賬戶來存放用戶所支付的資金,該備付金存管銀行就是收單行。

特約商戶:

特約商戶,是指與收單機構簽訂銀行卡受理協議、按約定受理銀行卡並委託收單機構為其完成交易資金結算的企事業單位。

關於以銀聯、網聯為核心的支付與清算流程簡介,同時對信息流以及資金涉及的支付行業相關概念介紹,本文暫時介紹到這裡。

支付清算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系統,以上分享源於本人在對接第三方平臺與銀行系統的經驗總結以及前人的經驗分享,歡迎隨時交流探討。希望能夠幫到對支付行業有興趣或者剛剛接觸支付業務的朋友們。

作者:小狼人,微信公眾號:人稱產品汪。不定期更新本人在對接第三方支付平臺與銀行存管系統中的經驗心得、支付知識等。

本文由 @ 小狼人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